笔趣阁 > 尼旎的九死一生 > 二十五

二十五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着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对白鼠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精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的美国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直到今天,斯金纳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行为矫正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有趣的是,斯金纳在1928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之前,根本没有上过一堂正规的心理学课程。
  人生转折
  大学时期,斯金纳已经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诗歌和小说经常出现在汉密尔顿学院的学报上,不仅赢得了“作家”的美誉,还有几部小说得到了文学大师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rost)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当他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时,斯金纳说服了半信半疑的父母,允许他用一年的时间在家中专门从事写作,以完成一部伟大的小说。
  而这一年后来被证明是斯金纳人生的转折点,他在自传中将它称为不堪回忆的“黑暗之年”。整整一年,他没有写出任何东西,每天都在阅读、整理、弹琴甚至制作模型中消磨时间。当这灾难性的一年接近尾声,斯金纳不得不同意父母的观点,承认失败并放弃写作。
  但失败总是很难被承认的。这时,斯金纳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科学是20世纪的艺术”,终于为解释自己的失败找到了一种适时的办法——责怪文学本身。他宣称:“文学是一门已经死掉的艺术,我要去研究科学”,而他选择的科学就是心理学。
  但这种心理学并不是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在“黑暗之年”年末,斯金纳研读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Watson)的经典之作《行为主义》,并且大受启发。这种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反应的心理学,正好可以允许斯金纳将他的失败归结为文学本身的错误,而不是他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给斯金纳带来一种在未来完全控制人们行为的希望。他开始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生活,还可以有效地实施控制。
  “控制”与“自由”这一主题在斯金纳后来的理论中总是反复出现。他的小说《沃尔登第二》和《超越自由与尊严》甚至表达了他试图把行为操控的观点运用到社会管理之中。现在我们可以重温斯金纳的生平,从他一生经历的大小事件中找寻这是为什么。
  逃离控制?
  斯金纳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叫做萨斯奎汉纳的车站小镇,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中学时代。在那里,车站是整个小镇的中心,镇上的人们习惯于根据早、中、晚响起的汽笛声作息。斯金纳的母亲也是如此,她总是严格地据此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也许就是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使斯金纳从小就对环境的有序和控制感触颇深。
  而斯金纳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严格,孩子们一旦触犯规则,就会得到家长们的惩罚。当斯金纳还是一个小孩子时,他只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尝试摆脱这种令人厌恶的被控制感。他喜欢制作可以自由活动的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带有十足的想要逃离家庭的象征意味。
  斯金纳在自传里写道:“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还有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做了弹弓,弓和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的蒸汽炮……我做了陀螺、空竹,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
  除此之外,斯金纳还着迷于扑捉所有他身边捉得到的小动物:青蛙、乌龟、蛇、蝴蝶、蜜蜂、萤火虫,小动物。但他从来不饲养他们,只是观察他们努力逃走的过程。他曾经把一朵蜀葵的花瓣抓在一起,观察被困在里面的蜜蜂如何努力离开困境,直到他厌倦了这个游戏,不过,也许是充分体会到了被困的感受,斯金纳从来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把这种困境保持太久,总是过一小会儿就放掉它们。
  自由幻想
  如果说童年时的斯金纳对于摆脱控制还心存希望,那么,他在汉密尔顿大学的经历则使他对自由的追求彻底绝望。当他在18岁那年离开家,开始大学生活,现实立刻无情地打破了他对自由的美好想象。
  不过是每天12次准时敲响的钟声替代了小镇的汽笛声,汉密尔顿学院严格的作息表令斯金纳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依然还是充满了秩序和控制。而且,他的处境也并不比家中好到哪里去。汉密尔顿的新生必须要为二年级以上的老生服务,斯金纳还经常被老生们欺负。【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有一次,他被两个二年级的学生结结实实地绑在教室里的椅子上,但当时的斯金纳已经放弃了任何反抗,完全把自己的控制权交给那两个坏家伙。他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我没做反抗,也没有抗议,只是让我的抓获者把我绑了起来。”
  也许这个时候斯金纳已经对于充满控制的环境缴械投降,放弃了追求自由的努力。而他的不做任何反抗,可能也预示着他的理论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支处:人类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做出简单反应,而是为了得到一定结果的操作性行为。既然自由是不可能的,我又何必去努力反抗?
  厌恶惩罚
  5、6岁时,斯金纳曾被祖母带到火炉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煤炭,听她绘声绘色地警告撒谎的孩子在死后如何在地狱里遭到火烧炭燎。而他美丽的母亲则因为听到他讲了一句脏话,就立刻把他揪到卫生间,用一块涂满肥皂的湿布,把他的嘴完完整整地刷洗一遍。
  至于他的律师父亲,尽管从来没有体罚过孩子,却在营造一个严格的家庭环境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当他发现4、5岁大的斯金纳从奶奶的钱包里拿走了一个硬币,就和他大谈犯罪的危害。还多次带他去参观监牢,介绍里面的罪犯都在过着怎样的日子。
  也许就是这些惩罚带给斯金纳太多的负面感受,他的理论一直拒绝将惩罚视为行为塑造的好办法。在他看来,要想教育孩子从事良好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的偶尔出现的好行为报以积极反馈,也就是正强化。
  而第一次让斯金纳体会到正强化的积极作用的人,则是小他两岁半的可爱的弟弟埃布。有一天,埃布生病在床,斯金纳用一些橘子箱上的木板制作了一个小板凳。当他把这个作品拿给埃布看时,埃布立刻表现得兴高采烈。于是斯金纳马上又做了一个,看到埃布继续手舞足蹈之后,他又做了一个。如果不是他们的妈妈阻止,天知道那天他会接着做出多少个。
  斯金纳在传记里总结,埃布的笑容对他产生的动力,要比父母们的惩罚对他的行为控制更效用。这也与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吻合。
  拒绝情绪
  而斯金纳对于“情绪”的态度,实际上十分矛盾。他主张将情绪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用一系列动作来出解释。比如“愤怒”是指高攻击,低关爱,低取悦的各种行为;而“恐惧”是指用逃跑或闭上双眼来避免对特定刺激的接触。但与此同时,情绪却一直是他思考和论证的重要课题。在他的自传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大篇大篇有关情绪的文字。
  所以,与其相信斯金纳对于情绪的否定,还不如把这种否定看作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他的家庭一直把情感的流露看作是一种愚蠢和懦弱,经常对表露情感者报以讥讽和嘲笑。比如斯金纳在刚上大学时饱含思乡之情的文字,结果却成了父母的笑柄,这让他深感羞愧。
  而这种对情绪的克制和忽视,几乎在他幼儿时期就能初见端倪。斯金纳在自传中这样描述祖母对他进行撒谎教育的那个夜晚:“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哭泣,我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只是没有让她亲吻我说晚安。至今我仍然能感到当时我内心中的懊悔、恐惧和绝望。”
  斯金纳从小就习惯了对自己的情绪故意视而不见,用一种麻木来减少令自己不适的感受。所以,在他在自传中提到被老生欺负,或者弟弟不幸猝死的事件时,他都用“完全没有感觉”来描述当时的感受。这也许就是他的理论拒绝研究情绪的原因——他不想重新体会那些痛苦的记忆。
  斯金纳生平
  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
  1922年,考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期间获得希腊文特别奖。
  1926年,从汉密尔顿学院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着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对白鼠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精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操作性条件反应原理,设计和发明的“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在60年代的美国曾风行一时,对西方教育界产生深刻的影响。
  直到今天,斯金纳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行为矫正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有趣的是,斯金纳在1928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之前,根本没有上过一堂正规的心理学课程。
  人生转折
  大学时期,斯金纳已经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的诗歌和小说经常出现在汉密尔顿学院的学报上,不仅赢得了“作家”的美誉,还有几部小说得到了文学大师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rost)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当他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时,斯金纳说服了半信半疑的父母,允许他用一年的时间在家中专门从事写作,以完成一部伟大的小说。
  而这一年后来被证明是斯金纳人生的转折点,他在自传中将它称为不堪回忆的“黑暗之年”。整整一年,他没有写出任何东西,每天都在阅读、整理、弹琴甚至制作模型中消磨时间。当这灾难性的一年接近尾声,斯金纳不得不同意父母的观点,承认失败并放弃写作。
  但失败总是很难被承认的。这时,斯金纳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科学是20世纪的艺术”,终于为解释自己的失败找到了一种适时的办法——责怪文学本身。他宣称:“文学是一门已经死掉的艺术,我要去研究科学”,而他选择的科学就是心理学。
  但这种心理学并不是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在“黑暗之年”年末,斯金纳研读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Watson)的经典之作《行为主义》,并且大受启发。这种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对环境的反应的心理学,正好可以允许斯金纳将他的失败归结为文学本身的错误,而不是他自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给斯金纳带来一种在未来完全控制人们行为的希望。他开始相信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人们的生活,还可以有效地实施控制。
  “控制”与“自由”这一主题在斯金染坊的小老板经不住诱惑,染赌上身,输光钱不说,还赔上了漂亮媳妇。后悔的时候,一切晚矣!
  早先,辽东镇有个开染坊的叫叶青。叶青不但活计做得好,媳妇紫乌长得更是如花似玉,尤其那一头瀑布般飘逸的长发,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染坊对面有个六和酒楼,掌柜刘恒和叶青挺熟。这天,叶青又在街上遇到刘恒了,刘恒乐哈哈地拉着他的手,非要领他到一个好的去处开开眼。盛情难却,叶青就跟着刘恒来到一个高楼之上。屋子里边乌烟瘴气,几十个赌徒赌得正欢。叶青抽身,被刘恒给拦住了。刘恒拿出10两银子交给叶青说:“兄弟,赌靠的就一个运气,这10两银子你先拿去,赢了归你,输了就归我。”叶青说:“大哥,这如何使得?”刘恒说:“叶青啊,咱哥俩谁和谁?你尽管玩就是了。”叶青一想也是,就拿他给的10两银子当赌注。叶青怎么也没想到,一下午,他赢了100两。
  刘恒说:“兄弟,我知道你收入不高,看看你今天手气多好,一下子就赢了这么多银子,够你做一年的活儿了。循规蹈矩过日子,永远都成不了气候。你要是在哥哥我这儿,凭你的聪明劲,用不了多久,也比哥哥差不到哪儿去。”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叶青甭提有多高兴了。
  打那儿以后,叶青没事就往赌场里溜达。叶青运气还真不错,每回赌的时候,少则赢三五两,多则赢上百两,从来没输过。叶青也弄不明白自己的运气咋就这么顺。
  这天,叶青又去了赌场。刘恒指着一个精瘦的汉子说,昨天来了个自号赌仙的汉子。这家伙带来了1000两白银,要是把这1000银子全赢到手,你这辈子也不用开什么染坊了。这一回叶青赌得也特顺,赌仙的1000两银子也被他赢了。这时,赌仙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5000两的银票说,他要背水一战,可要叶青也要下同样的赌注,否则,就不让他出这个门。
  刘恒悄悄告诉叶青,赌仙的姐夫是当朝一品大员,他要是不答应和人家赌,弄不好命都得丢在这儿。叶青见对方傲慢的样子,知道今天要是不和人家赌,就出不了这个门。可他上哪儿弄那么多银子去?刘恒说,他现在手头上也没那么多银子,如果叶青愿意借贷,他可以为他引荐。没办法,白纸黑字,叶青通过刘恒,从开钱庄的孙掌柜那里借了5000两银子。在借据上按完了手印,叶青的冷汗就下来了。怕啥来啥,这回叶青不但输得身无分文了,还欠了5000两银子的高利贷。
  转眼到了还贷的期限,叶青瞒着媳妇去找刘恒借,可刘恒的家人告诉他,掌柜有急事去了外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紫乌见丈夫唉声叹气的样子,就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叶青只好将输银借贷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时,孙掌柜居然让人来催债来了。来人说,三天内要是还不上,就拉着他去告官。来人一走,两口子就为还贷发起愁来。
  这时,刘恒的家人来告诉叶青说,他们掌柜的回来了,有事找他商量。叶青就去了刘恒那儿,刘恒摆了一桌子酒菜等着他呢。一见叶青来,刘恒就拉着他的手说:“兄弟啊,我这些天忙于生意上的事情,把银子都流动在生意上了。没办法,我就去了孙掌柜那儿,请求他宽限些时日,等我的银子下来后就替兄弟还上,可孙掌柜就是不依啊!说三天内要是还不上,就拉你去告官。白纸黑字,还按着你的手印,你是非输不可啊!”
  叶青知道上了刘恒的当,可为了套出他的话儿,面上只好打着唉声:“大哥,我这小门小户你也不是不知道,就是把土变成金,也值不了5000两银子啊!实在不成的话,我只能等着坐牢了。”刘恒说:“兄弟,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叶青点了点头,刘恒压低声音说:“其实,事情并不像你所想的那样糟糕,只要你想得开,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叶青示意刘恒说下去,刘恒说:“孙掌柜跟我说,只要你把媳妇休了让给他,他就把这张借据给撕了。”叶青哪儿知道,这是孙掌柜和刘恒做的扣儿啊!原来,孙掌柜早就相中了紫乌,可一直无从下手。有一回当着刘恒的面说起了紫乌的美貌,刘恒就给他出了这个主意。
  叶青回家向媳妇说出了孙掌柜的真正目的,叶青怎么也没想到,紫乌竟然答应了。紫乌对孙掌柜派来的人说,要她嫁给孙掌柜可以,不过必须答应她两个条件:第一,她和叶青毕竟夫妻一场,她再服侍他两天,以尽夫妻之情;第二,迎娶她的时候,必须带来借据,她亲手撕了借据方能上轿,否则,她就一头碰死。孙掌柜立马答应了。
  到了娶亲的前天晚上,紫乌说:“明天一早孙家就来抢亲,你今天晚上必须趁黑离开这里,出了镇子,一直往西北走下去,天亮后,你会发现有一个叫牛庄镇的地方,租间房子改名住下。记住,无论你以后听说到什么事情都不要相信,哪怕传言我死了,你也不要相信。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我一定会去找你。”
  紫乌这么一说,叶青就更加不解了。紫乌说:“有些事情现在不便说破。这次,无论如何你得听我的。前因后果,以后我再和你说。我刚才叮嘱的话你可一定要记住了啊!”叶青还想问,紫乌说:“时候不早了,该上路了。”说着在叶青的后背轻轻拍了一巴掌。说来也怪,叶青觉得自己情不自禁地和媳妇摆了摆手走出了院子,脚下就像腾云驾雾似的,不一会儿就走出了辽东镇。
  天亮时,叶青到了500里外的牛庄镇。直到这时,叶青才纳闷,往常走这么远的路得几天几夜才能到达,可一夜之间怎么就走了500里?叶青觉得肚子饿了,找了家客栈吃了顿饭,然后租了间房子住了下来。一晃叶青在客栈里住了半个月了,还不见紫乌来找他。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有得到紫乌的任何消息,叶青就有点坐不住了。这天,叶青到客栈的楼下吃饭,邻座的两位客人说,辽东镇前些日子发生了一起奇怪的命案。有个孙掌柜的,仗着手里的权势强娶了一位有夫之妇,这女子竟然趁人不注意吊死在孙家大门外的歪脖柳上了。孙家人一见就毛了,想将女子的尸体从歪脖树上拿下来,可孙家的人费了九牛二虎的力量,这女子的尸体像重了千斤似的,就是拿不下来。可县官一到,捕头轻而易举将尸体拿了下来。县官说,这女子定是屈死的,于是就验尸。在女子的衣服里,仵作发现了一封写好的血书。血书上写着孙掌柜如何伙同他人设下巧计逼娶她的来龙去脉。县官当场下令治了孙掌柜的罪。
  叶青犯了合计。这两位客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紫乌该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转而一想,紫乌一定是让他离开是非之地,自己却抱了必死之心啊!想起紫乌的万般好处,叶青肝肠寸断。叶青心想,紫乌既然为他而死,他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不如死了追她前去。想到这儿,叶青就来到了镇子外边的一个小树林里,也找了一棵歪脖柳,然后,搬了块大石头,解下腰带绾了个扣儿要寻短见,忽觉有人轻轻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紫乌竟站在身后冲他乐呢!
  叶青一下子就把媳妇抱在了怀里。亲热过后,叶青就问紫乌怎么到了这里,紫乌说:“我来找你,路过这儿,没想到你这么没出息。要不是凑巧,我就见不着你了。”叶青哭着说:“我还以为再也见不着你了呢!我听人说,你吊死在孙掌柜家门前的歪脖柳上了。”紫乌说:“实话对你说,孙掌柜家门前上吊的不是我,是一块大石头。”
  叶青这才明白了,怪不得孙掌柜的家人拿不动媳妇的尸体,原来,那竟是块大石头。媳妇肯定不是常人,还没等他问,紫乌就说:“事到如今,我也不想再隐瞒你了,我是山里一棵何首乌,500年前就修成了人形。可我向往人世间的生活,就化成人和你结为夫妻,没想到人世间的事情远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叶青,我不是人,你害怕吗?”紫乌对自己这么好,他怎么能害怕呢?于是,叶青动情地说:“紫乌,你永远是我的好媳妇。说说,你到底是怎样对付孙掌柜的?”
  紫乌说,叶青走后的第二天一早,孙掌柜就来娶亲了。到孙家后,紫乌溜出来吊死在了孙家门前。其实,门前吊死的只是她搬运来的一块巨石,孙家人如何弄得动?后来县官一来,她又弄了一只羊来替换石头。县官一勘验,在她身上发现了血书。
  众乡亲见县官清正,就将叶青被打之事向县官禀报了。这当口有人报告说在一条河里发现了叶青的尸体。知县亲往验尸,众人一看,果然是叶青的尸体,一定是孙掌柜使人暗中将其杀害了。知县大怒,审问孙掌柜,孙掌柜只得招供说叶青的确是被他所害,然后弃尸河中。知县让其签字画押,治了孙掌柜和刘恒的罪。县官感念她的贞烈,决定将她厚葬。盖棺后,她又在暗中将羊给主人家送回。孙掌柜和刘恒被判的是“斩监候”,是要在秋后处决。至于河中叶青的尸体,也是紫乌用一只死羊幻化的。她早算好孙掌柜要害叶青,于是便用一只羊幻化成叶青的模样让孙掌柜杀害后弃尸河中……
  听了紫乌的叙说,叶青不由得又惊又喜。紫乌告诉他,其实她早就知道了孙掌柜和刘恒的意图,之所以没有阻止丈夫,是想让丈夫体验一下赌博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替乡亲们将孙掌柜和刘恒这两个道貌岸然的恶人除掉。纳后来的理论中总是反复出现。他的小说《沃尔登第二》和《超越自由与尊严》甚至表达了他试图把行为操控的观点运用到社会管理之中。现在我们可以重温斯金纳的生平,从他一生经历的大小事件中找寻这是为什么。
  逃离控制?
  斯金纳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叫做萨斯奎汉纳的车站小镇,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中学时代。在那里,车站是整个小镇的中心,镇上的人们习惯于根据早、中、晚响起的汽笛声作息。斯金纳的母亲也是如此,她总是严格地据此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也许就是这种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节奏,使斯金纳从小就对环境的有序和控制感触颇深。
  而斯金纳的家庭教育也是非常严格,孩子们一旦触犯规则,就会得到家长们的惩罚。当斯金纳还是一个小孩子时,他只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尝试摆脱这种令人厌恶的被控制感。他喜欢制作可以自由活动的设备,而这些设备都带有十足的想要逃离家庭的象征意味。
  斯金纳在自传里写道:“我做了旱冰鞋,可驾驶的运货马车,雪橇,还有在浅池子里用篙撑来撑去的木筏子;我做了跷跷板,旋转木马和滑梯;做了弹弓,弓和箭,气枪;用竹筒做的喷水枪,用废锅炉做的蒸汽炮……我做了陀螺、空竹,使用橡皮筋推动的模型飞机,盒式风筝,用轴和弦转动送上天的竹蜻蜓。我一再试着做一架能把我载上天的滑翔机……”
  除此之外,斯金纳还着迷于扑捉所有他身边捉得到的小动物:青蛙、乌龟、蛇、蝴蝶、蜜蜂、萤火虫,小动物。但他从来不饲养他们,只是观察他们努力逃走的过程。他曾经把一朵蜀葵的花瓣抓在一起,观察被困在里面的蜜蜂如何努力离开困境,直到他厌倦了这个游戏,不过,也许是充分体会到了被困的感受,斯金纳从来不会像他的父母那样把这种困境保持太久,总是过一小会儿就放掉它们。
  自由幻想
  如果说童年时的斯金纳对于摆脱控制还心存希望,那么,他在汉密尔顿大学的经历则使他对自由的追求彻底绝望。当他在18岁那年离开家,开始大学生活,现实立刻无情地打破了他对自由的美好想象。
  不过是每天12次准时敲响的钟声替代了小镇的汽笛声,汉密尔顿学院严格的作息表令斯金纳强烈地感受到生活依然还是充满了秩序和控制。而且,他的处境也并不比家中好到哪里去。汉密尔顿的新生必须要为二年级以上的老生服务,斯金纳还经常被老生们欺负。【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有一次,他被两个二年级的学生结结实实地绑在教室里的椅子上,但当时的斯金纳已经放弃了任何反抗,完全把自己的控制权交给那两个坏家伙。他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我没做反抗,也没有抗议,只是让我的抓获者把我绑了起来。”
  也许这个时候斯金纳已经对于充满控制的环境缴械投降,放弃了追求自由的努力。而他的不做任何反抗,可能也预示着他的理论不同于传统行为主义支处:人类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做出简单反应,而是为了得到一定结果的操作性行为。既然自由是不可能的,我又何必去努力反抗?
  厌恶惩罚
  5、6岁时,斯金纳曾被祖母带到火炉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煤炭,听她绘声绘色地警告撒谎的孩子在死后如何在地狱里遭到火烧炭燎。而他美丽的母亲则因为听到他讲了一句脏话,就立刻把他揪到卫生间,用一块涂满肥皂的湿布,把他的嘴完完整整地刷洗一遍。
  至于他的律师父亲,尽管从来没有体罚过孩子,却在营造一个严格的家庭环境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当他发现4、5岁大的斯金纳从奶奶的钱包里拿走了一个硬币,就和他大谈犯罪的危害。还多次带他去参观监牢,介绍里面的罪犯都在过着怎样的日子。
  也许就是这些惩罚带给斯金纳太多的负面感受,他的理论一直拒绝将惩罚视为行为塑造的好办法。在他看来,要想教育孩子从事良好的行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的偶尔出现的好行为报以积极反馈,也就是正强化。
  而第一次让斯金纳体会到正强化的积极作用的人,则是小他两岁半的可爱的弟弟埃布。有一天,埃布生病在床,斯金纳用一些橘子箱上的木板制作了一个小板凳。当他把这个作品拿给埃布看时,埃布立刻表现得兴高采烈。于是斯金纳马上又做了一个,看到埃布继续手舞足蹈之后,他又做了一个。如果不是他们的妈妈阻止,天知道那天他会接着做出多少个。
  斯金纳在传记里总结,埃布的笑容对他产生的动力,要比父母们的惩罚对他的行为控制更效用。这也与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吻合。
  拒绝情绪
  而斯金纳对于“情绪”的态度,实际上十分矛盾。他主张将情绪完全排除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之外,用一系列动作来出解释。比如“愤怒”是指高攻击,低关爱,低取悦的各种行为;而“恐惧”是指用逃跑或闭上双眼来避免对特定刺激的接触。但与此同时,情绪却一直是他思考和论证的重要课题。在他的自传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大篇大篇有关情绪的文字。
  所以,与其相信斯金纳对于情绪的否定,还不如把这种否定看作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他的家庭一直把情感的流露看作是一种愚蠢和懦弱,经常对表露情感者报以讥讽和嘲笑。比如斯金纳在刚上大学时饱含思乡之情的文字,结果却成了父母的笑柄,这让他深感羞愧。
  而这种对情绪的克制和忽视,几乎在他幼儿时期就能初见端倪。斯金纳在自传中这样描述祖母对他进行撒谎教育的那个夜晚:“我还记得,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哭泣,我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只是没有让她亲吻我说晚安。至今我仍然能感到当时我内心中的懊悔、恐惧和绝望。”
  斯金纳从小就习惯了对自己的情绪故意视而不见,用一种麻木来减少令自己不适的感受。所以,在他在自传中提到被老生欺负,或者弟弟不幸猝死的事件时,他都用“完全没有感觉”来描述当时的感受。这也许就是他的理论拒绝研究情绪的原因——他不想重新体会那些痛苦的记忆。
  斯金纳生平
  1904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
  1922年,考入纽约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期间获得希腊文特别奖。
  1926年,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在家写作两年,没有任何作品。在阅读了华生的《行为主义》之后,成为一个坚定的行为主义者。
  1928年,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改修心理学。
  193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执教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二战期间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7年,受聘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
  1958年——1971年,先后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一枚金质奖章。
  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毕业,在家写作两年,没有任何作品。在阅读了华生的《行为主义》之后,成为一个坚定的行为主义者。
  1928年,考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改修心理学。
  193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相继执教于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和印第安那大学。二战期间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控制飞弹与鱼雷。
  1947年,受聘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系的终身教授。
  1958年——1971年,先后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的一枚金质奖章。
  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1102195/909630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