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虎狼与羊 > 第六十二章 乌托邦

第六十二章 乌托邦


老欧洲想照搬美国的多元,结果只会混乱,越多元越混乱,为保社保会把社会赔进去。±頂點小說,

        不知道中产是什么的乱搞这个,乱都是轻的。

        冷战结束之后传媒集团世界化了,霸主在思想层级没有与之相配的同等级对手了,在价值观的世界,它是哥伦布,别国是土著。

        瑞士真正开始出现枪击案,真正出现美国式的主动式请愿活动,风气开始变,源自冷战结束,911之后加速了,终于加入联合国了,多元被新移民与外来者带入。

        瑞士原本的精英层设计的架构,开始被外来思潮冲击,融的速度没有外来的快,溢出了,开始变成两个瑞士,一个新移民与外来务工人眼里的瑞士,一个是架构上的瑞士。

        瑞士的土老帽传统,造个巧克力都是学徒制的,别说精工行业了,全是学徒制,越早买房的越是学徒体系走出来的,很早就开始挣钱了,追求安定是种惯性。

        受早期形成的价值观影响,老瑞士人不争,不创造需求,不求钱不存钱的,一到周末城市就空了,全跑野地里打怪滑雪看人放羊去了。

        原本的瑞士是不争的,新移民带来了出人头地与保护动物禁止枪械一类的普世,但不提民主这茬,因为这个星球上没比瑞士更民主的地方了。想法渐渐多了,势利眼多了,嫌贫爱富的多了,庙也出来了,瑞士才开始有点小乱,消费场所开始增了,利弊都有。

        但一出城,另一个瑞士就出来了。

        瑞士的国营比芬兰还有意思,私营国营,瑞士的国营不是字面上的全民所有制但是全民所有不了,经营好了职工先感受到福利,外界感受很难,要由收上去再进行全社会分配慢慢传导,一般人感受不深。

        它也不是私营,瑞士连私营都不是字面上的私营,它是一种抓地的传统习惯与文化了,一个铺子开张求钱,叮叮咣咣搞促销,这是商业。一个铺子上百年立在那里,它不是生意了。

        国营一般是上缴利税与利润,再由国家分配。瑞士的国营不这样,它是一种比国营分配更直接面对民众的形式,不通过国家再分配直接就有效作用于民众了,瑞士的国营是骨头与筋链接整个社会体系的,瑞银集团就是潜伏在顶级私人银行圈的国营异端。

        瑞士本来的那套架构简直神了,不知道是逐渐演变的还是精英层在高屋建瓴,由于架构太妙,水一样融在全社会,没有突兀感,很难辨别,居然是运用的宗教统治原理,反架构到民主社会了,神乎其神。

        可惜自从美国接过英国的搅屎棍子,淳朴的瑞士都不能幸免,被波及了,思想层级一争,见小利忘大义,架构就要动摇,乌托邦不是那么容易的。

        国营这个词用在瑞士都不太合适,因为瑞士它就不是个国家,它是现代社会的古希腊多数制,

        但多数制是直接作用于民间的,没有民,只有公民,公民以下没有奴隶,上没有官,就公民一层,精英层是牧师,但没红衣主教与教皇,没教会,不穿牧师服装,不布道,瑞士它把国私的概念快给干掉了,特别弱化。

        瑞士早前的架构简直就是黄老之治下真正的公民社会,国营不僵,私营不贪,国私不分,无官无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公营,精英不把民当羊,羊也不把精英视为虎狼,虎狼与羊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仇富不歧穷,不可思议的社会,能把阴阳观具象到社会层级的神话,乌托邦。

        不想当意大利人的意大利人,不想当德国人的德国人,不想当法国人的法国人,三类人搞出来个瑞士。全民皆兵,到处都是枪,社会却没有军事化特征,没有治安紧张感,常年不打仗却一点羸弱的民风看不到。富甲天下却偏偏淳朴如农,不见奢华,反而像个山地大农村,恬静自然,推门就是山,脚下有菜园,喜欢聚会趴体一类的绝对待不住,家家有酒橱,偏偏不嗜酒,不开趴,真是神了。

        瑞士最令生意人震撼的是它的商业运作,它对外讲竞争,对内不创造需求的,不拉内需,不妒忌的。

        只有外界势力眼才会拿豪宅什么的称呼一些瑞士的房屋,新富进去还讲究这一套,舒马赫就买个所谓的豪宅,它本地人都没这个概念,就好房子,小房子,大房子,只考虑自家经济条件与合适不合适,对奢侈品奢华的生活那一套玩意都很淡,唯一就好个手表,太神奇了,违背资本主义那套运作了。

        它的老钟表匠造表,不是因为工作,是他爸他爷爷就在造,他工作习惯跟中国原来的顶班一样,传承方式跟中国古代的匠人一样,要说热爱吧虚了,就是一种工匠传承,天长地久习惯了,偏偏不僵,精密仪器业搞的好极了。

        它无论国营还是私营,神就神在既不是西方那种规章制度讲管理那套,也不是东方贴标语促生产那套。

        它的国营是江宁织造,学徒是幼匠,学好了升为正匠,偏偏没官。私营是机户与机工的关系,大户培养体系下的大作坊,是晋商,是佛山铁厂与大盛魁,本乡本土的掌柜跟伙计都不流行跳槽,老伙计生小伙计,还给东家干,偏偏没宗族。

        学不来瑞士的,机缘,客观条件不具备,学不了的,瑞士的富翁都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富翁,是那种洗尽铅华,看淡秋月的真正有钱人,心累了退居的地方,城里都不想住,山崖上建个木屋的多了,用不着再装了,干什么事自然而然,不绷着了也不拿身份考虑事了,偏偏思想境界极高。

        小乡有事随便几个这种精英商量商量就是高屋建瓴,偏偏还很自然的下场干活,连行动实施都参与了,一个个行业顶级精英领着一帮老农,盖个木屋规划个村,偏偏本能就是架构层级的思维,连未来的各种变量都考虑到了,民用转军用都不用大变。

        元首不打瑞士是对的,瑞士的防御体系是山中藏刀,一路套一环,相互关联,冗余非常大,防御体系都可以灵活扩展,规划的居民避难区一转就是兵站,一个屏风一加野战医院出来了,逃生出口一堵就变要塞,通风口就是射击窗口,门就是炮位。

        这不算什么,关键是瑞士的防御体系不锈不僵,平常就有人活动,不是那种建成就不大动,一放弃就变废墟的基地,它是活水,一点点再变,。

        这样的社会简直没法形容,不是天选之国,全是山,山区全世界都是穷地方,瑞士人早先穷的要去各国当雇佣兵挣粮食,它也不是暴富,银行业加快了它富起来的速度,但一直就是一条向上的线,从来没大起大落过,直到富甲天下。

        就是一个又一个厌倦了本来生活的人慢慢到了这片山区,不是求的出人头地,不是为了与人争辩思想,就是为了宁静,一个累了想歇的地方,一个真隐士的终南山,不求捷径,反而闻达天下,不讲经开坛,反而民纯不愚。

        这帮人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早前把瑞士搞成了只有真隐士才能呆得住的地方。想出人头地,没机会,没人理。想开趴体,没地方,没人去。想醇酒美食,家里酒都是自家葡萄酿的,人不学拿破仑炒酒,提都不提,就种自家够喝的葡萄,不搞酒业。美食没有,糖果巧克力吃死你。住的非常分散,零星散布山区,放羊可以,搞个聚会难,喜欢热闹的俩仨月就得抑郁。

        不少新富在瑞士置产,很快就变度假屋了,比加拿大都农村的多,加拿大城市还有人气,瑞士连城里早先都是农村气质,倒是有不少国际机构,关键联合国稍有点上进心的官员都待不住。

        瑞士不炒传媒,不采访任何人咬狗的当事人,没有一家八卦小报,不拍新奇现象,开枪自杀都不理你,一点曝光度没有,模特明星在这种环境下都衰老的极快,出门都能忘了化妆,阿布特朗普一类绝不敢久待的地方,待久了容易被人遗忘。

        幸好灯塔亮,一道普世之光照亮了土老帽瑞士,世界级传媒大兴,正在转化土老帽的淳朴民风,不管是早先有人故意还是渐渐演进成那种民风,都有点被吹歪的意思。

        灯塔改造人很凶的,日本武士都招架不住,老军国都能改萌你。

        日本在国民一层的分配环节差不多也是北欧瑞士结构,很平均的,但就是因为不是国营,而是财阀,结果截然不同。

        繁荣时代的日本八十年代民活路线执行下来,变成世界上国企最少的国家了,没激活社会活力反而把泡泡吹起来了,财团垄断纹丝不动。

        九十年代的危机不算什么,那是挤泡沫,提前送走了繁荣时代,进入危机时代了,融资成本早就降成零了,恒久贷款甩开gdp火箭一样越飞越快,发明一次新经济学,蒸发欠债一次就喘一口气。

        日本其实早已病入膏肓,死不死看运气,病的比希腊重那么多不咽气是德川家康在天上庇佑,国民太能忍了,真正痛彻心腑的大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有美国那样得天独厚条件的凤毛麟角,初期直至黄金时代都一直有空旷的中西部泄压,进入繁荣时代西岸满了,又有全世界帮它泄压。

        日本可没地泄压,士气会越来越低,憋死是迟早的事。


  (https://www.xblqugex.cc/book_30904/138982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