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二九二章 机枪出世

第二九二章 机枪出世


  农历十一月底,太行山北部下了1854年的第一场雪。

  比往年稍稍晚了一些。

  太行山上多山石,草木稀少,从远处看是一片的灰黑。

  簌簌落下的白雪堆积在石头之间的凹缝中,让群山变成了黑白相间的颜色。

  整个太行变成了黑白色的山水画。

  雾气几乎天天笼罩着大地,又为这幅山水画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穿过一线天,还是那片太行纵队所在的山谷。

  太行山中有很多这样的一线天,两座山之间就像被生生劈了一刀,出现了一座巨大的豁口。

  像是由两片巨大的岩石做成的大门,开了一道小小的门缝。

  门缝的后边就是神仙的庭院。

  奇特的地理结构让太行山自古以来就不缺神化传说。

  神仙、盗匪、商道、侠士组成了太行山的历史。

  在后世,太行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是中华民族抗击倭寇的脊梁。

  此时,一线天后的山谷中早已不是那副繁华似锦的仙境气象,这里寂静一片。

  天蒙蒙亮,山谷里依然是一片静谧祥和。山谷中矗立着一座小城,城的中央是一座精致的小院,四周环绕着守卫的碉楼。

  远处是黑黝黝的群山环抱,影影绰绰,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

  一轮弯月挂在东南方的山梁上,一颗宝石般的星星像眨着神秘的眼神儿,悄无声息地伴随在月芽儿的旁边。

  山谷中的白雪积的非常厚实,周围的山石挂不住雪,全都被强风吹进了山谷。

  仿佛是大山担心山谷感到寒冷,给山谷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哇……哇……哇……”这哭声高亢有力,带着一丝祈求的意味。

  吕飞燕猛然醒来,孩子睡在里间,自是有经验丰富的奶妈带着。

  这些人都是董书恒从江宁派过来的。

  “是小宝饿了吗?”

  要是太行纵队的将领士兵们见到他们的司令还有这么母性的一面,一定会大跌眼镜。

  “夫人,没关系,让奶妈给喂奶了,一会儿就好。”外屋一个负责值夜的婆子说道。只有江宁派来的这些人喊自己为夫人。

  他们是董书恒派来的,自然不是太行纵队的人。

  在军中,大家都是喊司令,不过吕飞燕倒是蛮喜欢这些婆子这么喊她。

  这让她觉得自己也有一个家,只是男人太忙,不在身边而已。

  他手下的士兵成家立业的很多,不是也都不能陪在媳妇儿身边吗?

  况且,在这个太行山的深处,吕飞燕的生活很安逸。

  这里已经是太行纵队的最深处,清军就是长上了翅膀都飞不进来。

  最近一段时间没人来找自己汇报军务,她被董书恒强制放了产假。

  至于军务上的事情,自然有人临时接手。

  在太行山的四周,四支分队已经在太行山周围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防御圈。

  在这个圈子内,淮海军总部派来的民政官员大力发展生产。

  在山间的谷地,在河畔的滩地,修建起了一座座农场。“发展生产,自给自足”的字样,在那些农场的青黑色砖墙上随处可见。

  大部分的时间里,吕飞燕都在逗弄孩子,偶尔会看一下淮海军的内参。

  最近淮海军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就是董书恒大婚。

  另外一件就是淮海军占领了福建浙江。

  吕飞燕觉得自己呆在太行的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了。

  天亮了,吕飞燕站在窗前欣赏着外面的雪景。

  透过玻璃窗,她能看到院子里的一棵松树上长满了冰花。

  仿佛是苍翠的松树一夜之间开满了白花。

  因为内外的气温差距巨大。

  玻璃的内侧结了一层窗花,刚刚被鹃儿擦去,现在有结上了。

  鹃儿准备再擦一下,可是被吕飞燕抬手制止住了。

  窗花也蛮好看的。

  这个院子虽然不是很大,但是装修堪称精致。

  窗户上用的是玻璃,地上是木地板,上面铺着地毯。

  烟道是走的地板下,脚踩在地毯上暖哄哄的,在房间里根本不用穿鞋子。

  这些自然是董书恒的杰作,一座小房子而已,算不得铺张浪费。

  有些金屋藏娇的意味。

  也许这样,董渣男可以觉得自己的良心好受一些。

  又去逗弄了一会儿小宝。孩子还没有名字,只能喊小宝。

  名字应该是由父亲来取。可是这个时候,孩子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而且隔着崇山峻岭。

  “哼!飞燕姐,我就说这个董书恒不是个好男人吧,男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的。”

  鹃儿又来了……

  “好了,娟儿,你在这儿住的不舒服吗?还有这么多人伺候着。咱们江湖儿女,哪有那么多讲究。”吕飞燕熟练地宽慰道。

  不知为何,这个丫头像是怨妇一样。本来自己应该抱怨几句的,可是每次听了鹃儿这么一说,自己在心里反而不怪董书恒了。

  只要知道董书恒在意自己就好了。

  至于自己生孩子遭的罪,那是自己应该受的。

  作为一个女人要是一辈子都没生过孩子,也是一种遗憾。

  话虽如此,她还是希望董书恒能够过来看看自己,看看他们的孩子。

  她自己的心中没有委屈,但是不想孩子受到委屈。

  虽然孩子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但是他应该有一个名字。

  不知为何,董书恒还没有给孩子取名字。

  江宁和太行之间是有快速通讯线路的,送信的话,几天就能够到了。

  ……

  整个北方现在大体上都处在一片安宁之中。

  除了河南的汝州,逃出安徽的太平军在罗大纲的带领下攻下汝州。

  罗大纲想要东进跟捻军汇合。

  奈何黄浩坚持到要河南府,攻下洛阳。罗大纲还想争取一下,可黄浩的手中有天王世子。

  最后,罗大纲不得不带兵进攻河南府。

  此时河南巡抚英桂早就在河南府集结了五万团练。

  虽然都是依靠地方士绅临时组织起来的人马,但是胜在人多。

  罗大纲久攻河南不下,又不敢投入全部的兵力。

  直到冬天来临,以太平军和清军的后勤补给能力,都没有办法再继续战斗下去。

  罗大纲只能帅军回去固守。而英桂的手中也没有可堪野战的精锐。

  双方只能僵持下来。

  现在清军管辖下各省只有河南的剿匪压力最大,西有发匪,东有捻匪。

  开封府,英桂的衙门,此时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胖子被从侧门带进了巡抚衙门。

  “大人,张延人已经回来了。”

  英桂放下了手中的书,瞄了一眼过来报告的家奴,道:“把人带进来吧!”

  片刻之后,那个中年男人被带到了书房之中。

  “做吧,差事办的怎么样了?”

  中年男人,名叫张延,是开封城有名的商人。而且是粮商。

  这年头,能够做粮商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满清的地界,没有过硬的靠山,根本就做不了粮商。

  这个张延也是个能人,他的靠山就是巡抚英桂。

  不是说河南缺粮吗?

  越是缺粮的地方,粮商的生意就越暴利。

  因为缺粮意味着粮价更高,粮价越高利润才越大啊。

  张延之所以能够傍上巡抚大人,自然是因为其人聪明,会来事。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他总能够在巡抚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哎呀,大人呀,小的差点就回不来了。”一见到英桂,张延就带着哭腔说道。

  “怎么?事情没办成?”

  “哦,不是,大人,小的差点就要被砍了。不过小的使了点手段,化险为夷。”

  “跟您说的一样,那个黄浩还真是个见钱眼开的主。”

  “说吧,他有什么要求?”英桂有些不耐烦地道。

  “他要现在罗匪手中的兵马,另外还要河南提督的头衔。”张延赶紧停下诉苦,直接说出黄浩提的归顺条件。

  “呵,胃口还不小呢!”英桂冷笑一声。

  “那大人的意思是?”张延小心地问道。

  “胃口大,才好啊,这样的人才好控制。老夫这就上密折,等朝廷的回信。”

  “你的差事办的不错,发匪里面大多是都是死脑筋,能够遇到黄浩这个开窍的不容易。”

  “陛下很重视这个事情。你呀,可以捐个官了,难得朝廷现在又开了捐官的口子,本官会帮你物色个实缺的。”

  张延自是一阵千恩万谢。在他看来,这次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又花费了大量银钱办了这个差事,最终是值得的。

  虽然捐官自己还要再掏腰包,不过现在实缺却是不多了。

  据说两江那边已经不接受朝廷派官了。

  ……

  黄浩这事儿做的隐秘,并无他人知道。罗大纲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并不擅长勾心斗角。

  而黄浩在洪秀全身边,耳濡目染,别的没有学到,暗中搞小动作的本领却是学的青出于蓝。

  前面罗大纲带兵出击河南府,黄浩趁机收买了留守兵马中的好几个将领。

  手中没兵,黄浩总感觉不到安全感。

  本来罗大纲要是能够战神附体,在河南打开局面,黄浩倒是不会动别的心思了。

  要是真能再建天国,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更香吗?

  但是现在罗大纲被困在汝州这里,进退不得,手中兵马不过两万,而且损失了大量精锐老卒。

  哪怕是黄浩这样的带兵小白,也能够看得出颓势已定。

  这样的形势,傻子才不为自己谋出路。

  从投靠杨文定到太平军,黄浩一直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黄浩在这方面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洪秀全的世子、罗大纲,还有手下的两万弟兄都是自己筹码。

  最近听说董书恒似乎反清了。

  那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

  既然董书恒反清,那么自己就投靠朝廷。

  黄浩就不信,投靠朝廷之后自己就不能凭借能力东山再起。

  ……

  江宁城,城东大校场。

  这里以前是太平军的军营,现在是淮海军江宁守备旅的驻地。

  此时在军营的靶场之上,聚集了一帮子高级军官。

  大家都站在凉棚下面,翘首以待。

  看起来像是等着看新媳妇儿的吃瓜群众。

  凉棚的前方二十多米开外用沙袋临时堆了一个射击阵地。

  这时,远处有四名士兵抬着一个大家伙走了过来。

  之所以没有提前安装好,是想让这些军中的高层直观地看到,这种机枪的重量。

  这个大家伙,四名士兵搬起来行走如常。

  它由支架和枪身组成。射击的时候要摆到支架上。

  这时一位没有穿军服的工程是师介绍道:“各位大人,现在大家看到这款枪,我们称之为转管机枪,它的重量包含支架是175斤,长度为105厘米。”

  众人的目光都被这款机枪的漆黑的金属光泽所吸引了。但是耳朵都竖起来认真地听着工程师的解说。

  “这款机枪有独立的钢制弹膛,枪管与弹膛分离,此枪一共有六根枪管,后侧有一个曲柄,通过摇动曲柄带动沿圆周均匀排列的枪管旋转,装满弹药的弹膛从供弹料斗中进入到每根枪管后面的闭锁槽中。”

  担心大家听不清楚,工程师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当枪管转到某个特定位置时,击针将弹药击发。而枪管转动到另一位置时,射击后的弹膛退出机枪。弹膛可以重复使用,枪管旋转一周可完成6发弹药的装填、击发和退弹,每分钟达到了200发的射速。如果射手的熟练度提高,射速还可以提升。”

  “哦,对了,此枪使用我们最新式的7.62mm步枪子弹,他的有效射程800—1000米,最大射程三千米。”

  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只有董书恒气定神闲,一分钟几万发都见过,这种200发的,董书恒都看不上。

  奈何现在技术有限,只能弄个过度玩意儿。

  实际上这群淮海军的将领都没有听懂前面的介绍。

  大家的惊讶都是因为听到了它的射速。

  接下来就是最最振奋人心的射击演示了。

  只见两名穿着军服的试枪员,走到了机枪的后面,其中一名士兵搬着一个木制弹药箱。

  打开箱子后,里面是已经装好的机枪弹夹。

  每个弹夹中有两百发子弹。

  正好够一分钟的射击。

  只见两人在机枪的后面单膝跪地。一人站在枪后,一手握着曲柄,一手扶着枪身。

  另一名试枪员,则取出了一个弹夹卡在了机枪上方的进弹口。

  随着试枪员转动曲柄,“哒哒哒……”

  “响了!”

  众人在心中喊道。

  这连续不断地声音敲击着每个人的心头。

  让大家的心跳仿佛都变快了几分。

  有人拿出了怀表在看时间。

  一分钟还不到,枪声就停了,说明200发子弹已经全部都打了出去。

  看样子这两个试枪员都是老枪手了。

  PS:感谢喜欢吃荤菜/龙行天下我最帅的打赏,嗯,大家一起吃肉肉。感谢月底了月票还在手中的读者,把票投给了本书,么么哒^3^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7435508/666181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