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载舟之水
拉普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李世民效法周文王,在新春时将牢狱在押死囚三百余例,全部释放回家去过团圆年,在放走这些人之前,还与这些人约定好年后归来受刑,并不派官差随行。
一众大臣愕然,纷纷进奏,以为不可,尤其是几位大理寺官员,更是长跪殿中,李世民执意不准,仍按照计划施行。几个大臣膝盖都跪青了,李世民仍然不准,随即拂袖而去。
几人见朝中也没有同僚出言帮衬,再跪下去也是白跪,只得悻悻然起身退去。
然后就是正戏了,“至约定日,三百余人尽归,帝叹曰:此皆忠信之民,吾何忍杀之!乃免死,囚皆感念圣恩,声泪俱下,在场者莫不动容,于是帝声威日盛,不复再言。”
借此机会,李世民又与众臣计议,修改律法,正式确立死刑复奏之制,由此不复刑网之密,又得了一个天下称之。
这一场可大可小的危机被李世民轻巧地处理过去,大唐似乎又要翻开了新的一页。
但不巧的是,又再次发生了日食,这是古人非常忌讳的事情,常被认为是上天将降罪人间的征兆,上天为什么要降罪,那只能是天子德行有亏,再一联系李世民最近干的事和之前干的事,顿时谣言四起,一片哗然。
李世民的仇人何其多也!明里暗里的反对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恶狼般倾巢而出,对他进行口诛笔伐。
连李奇都感到有些无语,主要是日食来得太巧,就像元年时那场暴雪一样,都不用加工,直接就可以作为李世民失德的证明。
李奇仍然觉得这帮人是吃饱了闲的。要说日食,早在贞观二年、三年、贞观四年也都发生了日食,贞观二年扫平梁师都,贞观三年灭掉了东突厥,贞观四年战事甚少,隋时流落的百姓一百二十余万重新归唐,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所以,日食和李世民怎么当皇帝有什么关系吗?
不过李奇还是低估了这种事的危害,古时的百姓们就信这一套。李世民和他的大臣们或许本来不信这一套,但在民心所向的大势上,又必须相信和拥护,毕竟“受命于天”。
贞观二年、贞观三年和贞观四年,李世民掏空了自己的私房钱,也用尽了长孙皇后的嫁妆,去做好事救助百姓,顺便也挽回了百姓对他的信任,加上明面上没有什么过错,因而没有谁敢乱说话。
李奇不包括在内,去年,他那可怜的三千贯就被李世民以一个小把柄给征用了。
日食发生,在人们眼中代表天子德行有亏,而且连着发生了三年,李世民因为李渊的事,默认自己德行有亏,所以只能任由舆论汹汹席卷过整个长安。
以往很多不敢说李渊之事的人,也敢在长安酒肆茶楼之地大肆议论,翻旧账的人,从李渊起事那一天到之后的玄武门之变,而杀死、流放世家数百人的事更是被添油加醋再渲染了一通,连带着开始怀疑起唐军攻灭东突厥这件事的真实性,甚至是最近刚被李世民放掉的死囚,总之,各种盆子往李世民的头上扣来。
来来去去一千年,貌似都是这样。
李世民虽然愤怒,但他也没有好的办法,无奈,只能采取君王面对这种事时的常规做法,即下罪己诏:
朕德有亏,今乃得天意,凛然后觉,而异变滋生,天日有亏,致日夜祗惧,惶惶终日。正月之始,有日见缺,太史告之,灾孰大焉。天道其上,拟罪归朕,苍生无过,罪皆在我。朕深检视己,贪小功而忘大义,行小善却纵大恶,谪见上帝,象甚著明。朕欲避于正殿,减膳休沐,以示侧身修行之意,以补德行亏损之过。
也不必如何深刻,只要有认错的态度,百姓们也不会再深究,是的,就是这样简单,天子已经向上天认错,普天之下,就没有人敢再追着不放,除非你是他爹。
天道其上,拟罪归朕,苍生无过,罪皆在我。
李世民从始至终就没觉得自己错了,自己真正错的地方,他不会说出来。
在李世民这篇诏文发出来后,很快就使天下舆论平复了许多,少部分还揪着这事不放的人,也没多少人会再去理会。
若这事能这般轻易地过去,李世民就不叫李世民了。
有人要倒霉了。
贞观六年二月初,一早上朝后,李世民找来一班重臣,在政事房议事。
“玄龄,山东崔、卢、李、郑这四个大姓世家,凭恃其祖先留下的土地,不自守家业,反倒好自矜大,对天下指指点点,自称为士大夫。每当把女儿嫁给其他人,就借机广敛钱财,像在集市里买卖一样要得越贵越好,实在有损我大唐风俗,导致民间乱像尽出。既轻重失宜,理须改变,你们想想看,要怎么办?”
这是要开始打压这些世家的意思。
参会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达成了一致。及到这件事的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和新任御史马周奉命开始办事。
事情倒不难,主要就三点:
一就是刊正姓氏,冒充大姓冒认祖宗之人也不在少数。其实这一点,连李世民自家都没做好表率,但他现在是皇帝,没有人敢质疑。
二就是普责天下谱牒,意思就是查族谱,从祖宗十八代开始一一校核,要是有纰漏,那就下狱受审。
三便是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
三条查完之后,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简单来说,查这些世家的家底,然后把那些虚伪的东西去掉,定下等级。
最后弄了一个《氏族志》。
同年五月,高士廉等人拟好了给氏族们定的等第,上给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就不高兴了,因为在这里面崔干成了第一等。
“我和山东崔、卢、李、郑这四家,虽然没有什么过节,但它们世代衰微,朝中全无官宦,还自称士大夫;这些人才能低下,见识也很平庸,还偃仰自高,依托富贵,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如使其处于高位,置尔等于何处?我与众人,征战沙场十数年,尚不及耶?若有如李奇、马周之类,少年大才,何惜爵位崇重,此亦足为门户,乃称为天下士大夫。这崔、卢之类,难道能比当朝之贵?向声背实,以得为荣。朕定氏族等第,乃为打压此类歪风邪气,如崔干列为第一等,尔等不贵我官爵耶?”
意思很明确,一群庸才,凭的只不过是自己祖先的影响力,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我李世民才是皇帝,以前的东西通通不算。
后世人是怎么把世家想成使王朝倾覆的幕后黑手的?
如果世家真有这样厉害,也不会只敢逞口舌之快了,言语可诛民心的前提是李世民是个昏庸之君,可天下人心如明境,对这些是非早有定论。
对于务实的李世民来说,这些人最多不过让他发出一句:“我实在很费解,这世间的人的为什么会认为他们很重要呢?”
作为一个能受得了魏征疯狗式进谏的皇帝,生气归生气,对这些人,他依然持不屑的态度……
……
氏族志的编纂和颁布,对那些大世家其实影响甚微,但李世民又不单是为了报复这些人,他更想的是把民心抓在手中,就算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政治作秀,那也足以体现他的睿智,毕竟一千多年后,还有统治者没有领悟到,这个时代知道不做显然比压根不知道要高出一等。
东阳已经好久没来了,无趣。
在两家商定后,李奇与东阳成亲的时间定在了后年的四月十八,东阳作为公主,要回去准备嫁妆,反正事情很多。
李奇虽然很想省略那一堆繁琐的礼节,直接快进到最后一步,但奈何,没人会听他的。
现在罗兰又去上课了,罗成这家伙闷油瓶一个……
罗成呢?李奇往后院望去,没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奇怪了,以这家伙的性格,能去哪儿?
马蹄声响起,当看到临川时,李奇便明白了一切。
虽然你的脸还是那么冷漠,但你的眼神出卖了你,阿弟,你终究还是堕落了。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7374123/160477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