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清明节赶堆子(1)

清明节赶堆子(1)


清明节赶堆子(1)

        天知道我。国。有多少传统习俗被历史大浪淘沙,也数不清有多少民间节ri被沧桑岁月湮灭,可我。国。有四。大传统节ri时至今ri却依然存在:首先就是”一年之岁首”的春节(参见拙作《三十的火十五的灯》),”仲春与暮春之交”就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清明(参见拙作《清明节赶堆子》);然后是仲夏时节”飞龙在天”的端午(参见拙作《大端阳划龙船》),到了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也就是中秋(参见拙作《赏月mo秋》)。

        说到清明节,就必须从距今已有2640年(比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之发生还要早358年)的寒食节说起,就必须从宜昌话说的”扛着栗木杠子不换肩”的介子推说起。据《辞源》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别国流亡长达19年,大臣介子推一直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待到重耳成为晋文公,介子推却与母亲归隐到山西的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仍拒绝出山,最终被烧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ri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ri的寒食节,同时也是汉族传统节ri中唯一以饮食习俗命名的节ri,时间原在农历的冬至后一百零五ri,清明节前一二ri。宋代苏辙有诗为证:”昨ri一百五,老樨俱寒食。”正因为介子推所体现的封建愚忠思想深得历代帝王的推崇,而广大民众对介子推所表现出的忠诚如一、淡泊名利的士大夫风度的颂扬,寒食习俗自然得以发扬光大。

        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因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史籍记载,唐代到了清明这天,皇帝会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guan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即便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唐代的韦庄写得清楚:”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寒食的风俗主要有禁烟火,吃冷食和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而清明的风俗则包括踏青、秋千、蹴鞠等户外游戏。这两个节最开始被列为guan方节ri应从唐代。开始,《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确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ri敕:寒食清明,四ri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ri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ri。至贞元六年三月九ri敕:寒食清明,宜准元ri节,前后各给三天。”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这就说明了当时寒食与清明两个节ri的不同作用和习俗。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还是明代通行的历fa《大统历》,都把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ri之后,直到由清朝顺治皇帝定名为《西洋新fa历书》、由康熙皇帝的老。师汤若望等参与修订的新历颁布实行延续至今,寒食节才被定在清明节前一ri。到了1935年,民。国政。府明定4月5ri为国定假ri清明节,又称为”民。族扫墓节”,这才最终完成了guan方层面上的两节统一。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3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