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印象宜昌 > 回眸中书街(111)

回眸中书街(111)


回眸中书街(111)

        一一一、宁馨茶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暮春时节,天上飘洒着无边的丝雨,中书街青石板铺成的路边,如茵的绿草的叶片上挂着一层细细的露珠,不注意看的话几乎看不见;小街不宽,除了家家户户的墙头上爬着的藤蔓上有些星星点点的小花,两旁不多的几棵树上还没有脱去鹅黄底色的新叶,经过雨水的浸润显得更加清新、洁净、青翠。其实雨不大,连瓦片上的屋檐水都没有滴几滴,就是雨丝很细微,有些雾蒙蒙的雨帘下,一切都那么恬然、祥和与安宁。

        那个在小街中段开了一家小店卖烟酒也卖枝江善溪窑的窑货(土法烧制的坛坛罐罐)的店老板早就对这样的天气熟视无睹:事实上也是这样,无论是在明代刚有这条街的时候,还是因为湖广填四川和川江航运的兴旺而街上多了许多建筑,这暮春的细雨依然还是这么不紧不慢、细如发丝的飘洒着,就有些如诗如画的意境。莫名其妙的想起了一句据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店老板没有读过书,也识不了几个字,那句听起来很有些高深莫测的诗是顾家巷的顾老爷念给他听的,还解释说,天地永恒,人不过就是匆匆过客。

        住在那条比中书街更小、更窄的顾家巷的顾家大院的顾老爷在宜昌这座城市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人家为官二十年,那可不是一般的官场人能比得过的;人家是四品官,如果放在宜昌城,就是天字一号,而顾老爷任职的地方可是河南南阳,那里既是历史悠久,又是中原粮仓,吃的白面馍馍,岂是宜昌这样处在蛮荒之地旁边,流放贬迁之人所待,一日三餐除了洋芋(土豆)就是苞谷(玉米)的小城能相提并论的?

        就在那个因为下雨没有生意、有些闲得无聊而胡思乱想的店老板望着有些阴沉的天发呆的时候,没注意有一个个头不高、身材有些发胖,但脸上不显肉,穿一身半旧的棉布长袍,戴一顶没有顶戴花翎的官帽的六七十岁的老爷子杵着一根用老竹根做的手杖,在一个随从撑着伞遮雨,另一个随从的搀扶下走进了他那不大的店铺。

        “顾老爷您来了!”店老板一跃而起,赶紧起身将那个精神尚可的老人家让到自己所坐的那把木圈椅上,连声说道:“天在下雨,得小心路滑!”

        “老夫虽然年迈,可眼不花耳不聋,喝得花酒、啃得骨头,没那么娇气的。”顾嘉蘅坐定以后,笑眯眯的问道:“缸里的水澄清了吗?老夫想讨碗茶喝。”

        “水倒是有的,今天早上中水门挑的!”他有了些为难:“就是雨前几天前已经卖完了,能不能给您换成宜红?”

        “要是想喝那些茶就不会到贵店麻烦掌柜的了。”顾嘉蘅很有兴趣的吩咐着:“店里有宁馨茶、也就是宜昌人所说的‘一匹罐’吗?”

        一匹罐是一种从湖北海棠上采摘的鲜叶,经过晾晒干燥制而得的干叶,泡茶时每次只需放一匹(片)干叶,或者加水加干叶用茶壶一起煮沸饮用,或者用煮沸的开水注入只放一匹(片)叶子的土罐浸泡,待凉透后饮用。用宁馨茶叶泡出来的一匹罐汤汁香气浓烈,色泽红酽,过夜不馊,味道却愈加纯正回甘,夏日饮用特别止渴解暑。

        顾嘉蘅从有些诚惶诚恐的店老板手里接过一碗用粗瓷碗盛着的宁馨茶,小小的喝了一口,感觉不错,就大大的喝了一口,望着店老板微微一笑,说了一个字:“好!”

        就在那个暮春的雨中,坐在中书街那家连个招牌酒幌都没有的鸡毛小店里,喝着那碗别具一格的宁馨茶,顾老爷不由得想起了宋人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看了一眼那个因为自己的突然登门而有些受宠若惊的店老板,顾嘉蘅微微一笑,又大大的喝了一口茶,还是说了一个字:“赏!”

        这当然是对自己的随从说的,不料却引来那个本来就有些诚惶诚恐的店老板的乱摆手:“使不得!顾老爷前来就是小店天大的荣幸,再说就是一匹罐,收不得钱的!”

        “也罢,恭敬不如从命!”顾嘉蘅的心情明显不错,把茶杯又递还给店老板:“既然掌柜的赏脸,顾某就腆着脸再要一杯宁馨茶!”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521321/16152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