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后我成了刑寺王爷的御仵作 > 第45章 书斋毒害11

第45章 书斋毒害11


审问告一段落,另一边审问孔成贴身小厮的情况也向苏景琰汇报而来,与他们这边并无出入。孔成确实更像是赵远道的跟班,从小厮口中得知孔成其实也对赵远道不爽许久,但无奈他天资迟钝又不知进取,少府监经常对他说若想日后富贵,只得仰仗赵远道。

        这倒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总有些东西是一脉相承,少府监对于礼部侍郎的态度恐怕也是如此,更不要提高高在上的丞相。

        被带至大理寺的两位小厮,在审问后便是更加心神不宁,二人脸色煞白,坐在审问室里一动不敢动。如此反应苏景琰和谢绾绾自是知晓,这二人都说了对案件进展有帮助的话,若是再回到府上,那便是背叛,新仇加旧恨,只怕会凶多吉少。

        为保贴身小厮的人身安全,苏景琰便允二人短暂留在大理寺,但唯有审讯室可供他们落脚,二人不断跪地感谢,于是苏景琰命汪绪再度前去礼部侍郎及少府监二府,称严重怀疑二人与书斋集体中毒一事有关系,现要关押,直至案件结束。

        两府的人自然是不同意的,他们不知小厮可有说过什么不该说的话,也不得知眼下是什么情况,自然更不敢贸然决定下一步该如何处理。让他们更忧心的是若小厮守口如瓶,又怎会被关押不得释放?按理不应是大理寺问不得证据,只得把罪名推到钟良玉身上吗?

        这系列操作,也不知是苏景琰问得了关键信息,还是只不过是唬他们的把戏,时间拖一秒都是危险,于是两府的人接连往大理寺跑,企图要人。

        然刚巧碰上调查告一段落,回大理寺的江熠。

        与苏景琰淡漠冷然的性格相比,江熠则是一点就炸的急脾气,苏景琰本是不予理会,可江熠得知两府的人来大理寺的意图后,二话不说便出去对峙。

        他一人回击着众人之口,不慌不乱,逻辑清晰,时不时一句话里还带着些嘲讽的意味。轻嗤、白眼,每一个阴阳怪气都恰到好处,若不是苏景琰派暗卫护他身边,防止关键时刻他会冲动,江熠倒真有可能直接上去和两府的人干上一架。

        约莫半柱香的功夫,江熠凭一己之力终是将两府的人均骂了回去,大理寺再度恢复往日肃静,他甩了甩袖重新回到苏景琰处理公务的楼阁。

        推门而入时,谢绾绾正与苏景琰谈着书斋一案,然已并非是毒害一事,而是关乎于江临的春闱和秋闱。几度与书生和小厮均聊过后,谢绾绾愈发觉得其中很是蹊跷。

        为何泰安书斋开办至今不过几年,却年年可以有人入仕,先生不过还是正常的教学先生,与其他书斋相差无异,可结果却会差距如此之大。

        这让她不禁联想到现代,现代考试要比古代多上许多,确实会有各类题目泄露、作弊走后门的现象屡屡发生。现代科技不断提升,仍无法百分百避免,古代监考技术薄弱,这种情况其实更有可能发生。

        或许泰安书斋背后是有大阴谋的。

        江熠因先前的唇枪舌战,连灌自己好几杯茶,听完谢绾绾说的话,好似欣慰地点点头,将自己调查到的事情一一述来。

        他卖着关子问道,“知道本少卿为何敢在知晓礼部侍郎和少府监与丞相亲络府上的人那般大吵吗?”

        谢绾绾配合地摇了摇头,的确在先前礼部侍郎有明确提出他家与丞相交好,若是不能给出满意的交代,丞相便会追究责任,一般来说确实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应会避让三分才是。

        江熠见只有谢绾绾配合自己,而苏景琰对自己仍不有任何回应,无奈地叹了口气,但还是自己主动说起,“若真如礼部侍郎所说丞相与他家交好,必不会坐视不管,那丞相就早站出来助他一臂之力了,又怎会这么就都假装无事发生?”

        江熠摇摇头,一副假装遗憾的表情,“还有丞相那老狐狸此时一时无暇顾及他事了,毕竟本少卿已经查到了他头上。本少卿起初调查中参将和盐商与他的关系,三人之间确实熟络,中参将负责运输,盐商负责货源,倒是给他挣了不少钱。

        “不过近两年几乎没什么交集了,倒是中参将与那盐商始终交好,二人权力和生意不似从前,但却也还过着奢华的日子,往下一追查,是丞相时常还在供给着钱两。”

        苏景琰敛眉,瞧着江熠,“所以当初死的二人确实与丞相有关系?那金州知县呢?”

        “知县就微妙了,看上去毫无关系,但早几年南下丞相都是落榻在金州知县府的。”江熠又给斟了一杯茶,缓缓道,“那些你们搜查所得赃物,是下边人所供的,给的远不止这些,其余的便是往上传,最终便是落在丞相府的,物品是少,钱财可就多了。”

        似乎这也不出苏景琰所料,他抿了抿薄唇,“果然,先前死的三人均与丞相有关,显然丞相是毒物一案的关键,只是丞相当官多年,其根基已在朝廷立住,若要调查他恐怕是皇兄都无法做主。”

        江熠摇头咂舌道,“当初听我爹说新皇登基,丞相连连示忠,就知道他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只可惜当时实在揪不出丞相的把柄,只得退让,怕不是丞相从那时就有自己的计划了……”

        他话尾略有一顿,眉头深蹙,话锋见转,“倒是说来近几年入仕的官员中,无论是在江临城,还是在其他地方,偏向丞相一方的人占了近三成,如此比例甚是骇人。”

        苏景琰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事本王已安排汪绪去调查,泰安书斋入仕之人如此多,其中必有问题。”话落他抬眸瞧了眼谢绾绾,“方才她所提的倒是重点,恐怕有人在江临行考试舞弊之事,借此大敛钱财,欲占朝廷。”

        谢绾绾因被突然提及,脸刷地一下泛起红来。

        适才她在江熠来之前,因不知苏景琰已派人调查舞弊一事,自己还侃侃而谈一番,想到如此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刚刚一声不吭,已是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却未料到还是被苏景琰提到了。

        但有些事她的确是在江熠之前便有预料到,这般看来她还是很有先见之名的。

        她方才就与苏景琰说,若泰安书斋与舞弊真的有关系,既然在天子脚下的江临城都有发生,那其他地方想必更加肆无忌惮。地方考试大部分官员会在地方入仕,若是从底层便是有问题的,只清理顶端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应该一鼓作气,通过泰安书斋将如织网一般的锁链一一拉起,将那些问题官员一网打尽。

        泰安书斋是关键,而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书生集体疯癫一事上,更多是围绕在赵远道和孔成两具尸身上,然还有另一具尸体,死因与赵远道和孔成一致的泰安书斋的周老板。

        最让人可疑的是,案发当日便有赵远道和孔成的家人前来书斋,而至今都未有周老板的亲眷出现。若说是仍未娶妻,还无后继也可理解,但上无父母与兄弟姐妹,则就让人觉得颇为奇怪。

        或许是有人根本不敢认周老板这个亲。

        泰安书斋一案因牵扯可能颇大,苏景琰便连夜入宫面圣。此事圣上已略有所闻,一直等待苏景琰前来。

        听到苏景琰所说情况后,圣上蹙眉沉思,无奈喟叹,“丞相做事一向谨慎,这三年来朕时刻小心盯着他朝堂之上所言所行,可却还是抓不得他实质罪证。上次你来,朕便听你提及过,这次可是明确了?”

        苏景琰颔首,恭敬道,“无论是毒物还是舞弊一事,确实都与丞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长期以往,丞相势力越来越大,对江临绝非好处,而眼下丞相的心思已可完全看出。”

        “臣弟怀疑当年药物一事便与丞相有关,许是他悟出了药物对自己的用处,三年尝试如今终得掌握了制作方法,他若有心将此毒物用于军队之上,那丞相便可左拥朝廷势力,右掌支配军队。”

        如此一想也可知最后结果究竟是什么,圣上定会先被架空,继而便是丞相明目张胆地夺权,到那时这个朝代就要被迫更迭了。

        既是如此,必须果断阻拦,圣上自知舞弊一事和毒物一事究竟哪个更易先查出。他默不作声,思量半晌,拿起毛笔在圣旨上刚劲有力地落了笔。

        此道圣旨内容为两点,一是决定春闱延期,命苏景琰全权彻查近三年春闱、秋闱舞弊情况,任何人不得阻拦,而春闱何时恢复,则要看舞弊一事何时调查清楚。

        二则明确指出近日传遍江临城的邪神降临一事纯属谣言,书生集体疯癫一事最终结果将由大理寺整理后公告,再这之后江临城不可再有人利用此次鬼神一说左右舞弊一事的调查。

        苏景琰接过圣旨,恭敬退下,眼下他有了最高的身份,那便先将歪倒的树重新竖正,将杂枝烂根一次性清除。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466392/15108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