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
画星河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林德康一边听, 一边在心中默默筹划思考着这些事。
他出身翰林,在地方为官,又进入六部,最终成为一国丞相, 对于劝课农桑之类的地方政务有很丰富的经验。
“此事臣先和周如植商量一番, 看他那边是什么规划,再写个人手部署, 钱财挪用的条陈给郡王批复。”
李洵嘱咐道
“调集一切可用物资, 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
林德康点头应了, 又道
“如今郡王治下地广人稀, 耕地抛荒颇多,若是粮食钱财够得上,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再收拢一些流民, 等开了春,种植的一季有了收成,他们便能自给自足了。”
这方面李洵是心里有数的
“粮食储备有限,南边也不好买粮了,最多还能收容两万人。”
这些方面心里有数后, 林德康便要去找周如植商量农事部署。
李洵想着反正林德康还要写条陈给他, 倒不如跟着一起听听, 也免得他写条陈时还得多写很多前情,反而费事。
而且, 农业发展事关重大, 他也希望能在起步的时候亲自把关。
索性叫了周如植过来, 三人就在郡王府进行商议。
周如植很快被召到了郡王府, 给两人汇报前段时间的考察情况。
他在年前年后这段时间, 已经将整个肃城,以及周边的燎原樊城给逛了个遍,结合以往的地方志,以及他自己家中典籍(李洵派人从秦郡搜罗来的)的记录,对于周围的土壤情况,适合栽种的作物已经心中有数。
如今这些地方的土地,有一小半都是种植了冬大麦的,成长状况如何,还得等开春雪化了才知道。
肃城比起他往日牧守的秦郡,气温还要略低一筹,因此虽然能种植冬大麦,其生长周期往往需要更长,一般越冬大麦要等到五月才能收割,再怎么都是赶不上春耕接种小麦的,只能等收获以后,因地制宜种些生长周期没那么长的蔬菜作物。
比如李洵让种植的甜菜,便可与冬大麦轮种。
当然,这样对土地肥力消耗较高,那些抛荒几年的尚且可以暂时不管,可经常耕种的那些地,必须得在种植前施肥。
他根据土壤性质,列了一个粪丹的配方,“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黑矾、砒信和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1),提前埋藏在地里,再盖上土腐熟一段时间,翻地时将其中的东西取出来,播撒在地里,只需要很少一点,就能起到高效肥地,提高亩产的作用。
唯一的顾虑,就是百姓们很容易把这些当成巫蛊之术,说什么玷污土地,招致神罚,不肯配合使用。
李洵很是惊喜,周如植所说的粪丹,不就是古代版的化肥么。难怪他牧守地方,都能提高粮食产量。
就连他这个不种地的都知道,化肥是现代农业起飞的翅膀。
这必须大力支持并推广。
知道周如植曾经的经历,也明白此事已经是他的心病。李洵劝慰道
“民智未开,百姓多蒙昧迷信,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只能尽量引导他们去做正确的事。”
“他们害怕,无非是见有毛发血肉,一时难以理解。倒不如直接选个合适的地方,建个粪丹作坊,集中制造,再在分发种子的时候一并给百姓分发下去。”
又道
“你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此事本王亲自下令去督办,就算以后又出现什么天灾,那也是本王来担着,怪不到你身上。”
周如植心中有些感动。
郡王真是体恤下属,他都没说出口这些顾虑,他便主动解决了他的全部后顾之忧。
既然郡王明白他的难处,愿意援手,那他就再无顾虑,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那便按郡王说的办。”
说完,三人又一起讨论起了选址问题。
多方考虑后,李洵决定将第一个粪丹作坊建在肃城东北方向。
一来此地土地贫瘠,占地多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这里离肃城近,离燎原也不远,肃城和燎原的人粪马粪,军营中用剩下的残次的血肉皮毛,都可以很方便地运送到这里来。
至于禽粪,则需要从民间收集收购,其范围可以扩大到更南边的州郡。禽粪不像猪粪马粪那样易得,最好是委托给商人们,及早置办起来。
无机化合物则可以拜托本地的药商引荐,由银泰的药商大批量从外地采购,再由军方运回来。
有李洵这个手中不缺钱的一方诸侯全力支持,要大批量生产肥料就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李洵只负责点头和出钱,其中许多细节上的统筹安排,还得林相与周如植去做。
冬季作物的收成在后,眼下更近的是春耕。
周如植建议,最好把另外那些闲置的土地也分给百姓们种植起来。如此才能不浪费今年的春耕农时。
如此,一年有一部分土地就是种了两季的,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就相当于把所有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一年两种,一份一年一种,过年,又可以把两拨土地进行轮换,让其中一份土地得到休息,恢复肥力。
这样一来,便少不得要再分配一次土地。
先前在划分村落的时候,因为肃城户曹主簿的建议,倒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每个村都留足了闲置的土地,以便分给今后的新增人口。
林德康在此插言道
考虑到以后人口增长,不可在此时将耕地全部分给现有百姓,只能用租借的名义,且时间只有一年,下一年是否续租,由官府决定。这样等以后有更多粮食吸纳外来人口,才随时有新的地可以分。
春耕在冬季大麦的收成之前,百姓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闲状态,能多一季的收成,哪怕地是租的,他们也会很乐意。
李洵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采纳了。
林相又说,可以贴出告示,用每五亩地必须种一亩棉为附加条件,将土地租借给百姓。
到时候,地租照样征五亩地的,但棉花须以官府制定的价格全部售卖给官府。
如此一来,百姓们每年可收两季粮食,即使春耕征收稍微多一丁点,手中存粮也依旧会很充裕。
而棉花与甜菜也可以让他们手中产生一部分余钱,促使商业兴盛,让李洵可以征收到更多商税。
李洵听完立刻同意了他的提议。
这个政策,相当于每十亩地种植一亩棉花,比之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历史上那位强制推广棉花种植的皇帝要求的比例还要高一倍。
但对方是全国推广,他只有两郡一城,土地面积不一样,比例不高不行。
如今棉花对他的军队来说是刚需。
而且,他有周如植在,能科学化种植,粮食产量必然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也能弥补棉花对土地的占用。
又定下一项计策,周如植继续道
“郡王,若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量,就必须注重方法,微臣虽说自认有些心得,却只得一人,还请郡王多拨些人手与我,我先教了他们,再让他们挨个城镇去教授当地百姓。”
李洵扶额,笑道
“周如植啊,你可真是会给本王出难题!如今各府书吏也就刚刚够用,很难额外派出人手了!”
周如植见他脸上带笑,便知道他不是真的反对,听到这话也不气馁,直接道
“那郡王您给想想办法啊!”
林德康见李洵为难,插言道
“一般的地方上,各衙门书吏的工作还算清闲,倒是能兼任农事宣传。就是不知郡王这边情况是否有不同。”
李洵想了想,道
“如今要再分田地,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清闲不下来。或许只能放宽些要求,从百姓中再招一些农业司的书吏,培训后作为农业司的成员,下到地方进行宣传工作。”
林德康却道
“郡王,各司职增设容易,裁撤难,历代冗员盖因如此。臣提议,可不必额外拨人,而是将各县六曹中比较清闲的主簿全都调集到郡城来,统一由周司农令教授,考核合格后,再由他们去向当地的里正进行传授。”
“如此,他们对当地各项情况都是熟悉的,又有官威,压得住里正,里正又压得住百姓们,倒是比新去的过江龙要好。”
李洵想了想道
“林总长说得有理,那便这么办。多做了事,这期间便可多得工钱,免得他们消极怠工。周如植,你对地方产量有所了解,给他们画一道合适的及格线,超过这道线的,可得额外奖励。若产量上还能更优秀一些,甚至可以记一功,将来若有合适的位置,将会优先考虑农事出色的主簿。”
林德康补充道
“此事需要县令的大力支持,若有优秀者,记功也得算上县令一份,如此那些县令们才不会因为嫉贤妒能阻挠下属行事。”
李洵点头,将这个考核制度的制定交给林德康去拟定,最后再交由他审批。
见自己需要的打下手人员有了着落,周如植继续提要求道
“光有肥地之策和种植方法也不够,还得兴修水利。臣路过各地,见水利沟渠多已荒废,百姓灌溉困难,便会很难兼顾更多田地,还请郡王早做安排,将沟渠复通,以免误了农时。”
知道李洵麾下人手有限,他又补充道,“郡王放心,复通沟渠不像是重修挖掘,耗费不了太多工时。只要官府肯重视,统一组织人手从源头进行排查检修,疏通堵塞部分就行了。”
历史上,这北疆也是有过一位有为郡守的,所以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其实是现成的,如今只需要修复。
“可,本王与林总长,会尽快召集各县令与郡守统筹此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好了,其他行业才能逐渐兴盛起来,领地的发展,也不会再轻易被外部卡喉咙,所以,不管有多少困难,李洵都会给周如植创造条件,让他把这地基打好。
对于李洵的回应,周如植真是打心眼里高兴。
入仕至今,他就从未遇到过如此肯支持他的上峰,要什么给什么,有什么问题马上帮着解决,除了在农事上献计献策,他不需要去额外解决任何头疼的问题。
这差事办起来,可真是叫人心情舒畅!
若以后能一直如此,他绝对有信心让郡王治下的两郡两城都仓廪丰足,百姓再不受饥饿之苦!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6291762/144973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