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711 内奸

711 内奸


  他们正在聊着呢,忽然就见到有传令兵过来,告知他们道:“马参将已回,大帅有令,中军帐议事!”
  高一功等人听了,互相看看,便没有墨迹,立刻赶赴中军帐。
  等他们赶到中军帐的时候,各路将领差不多就到齐了。还没等他们互相议论下消息,就见李定国和马守应从后帐转出来,军议开始。
  只听李定国先对他们说道:“马游击西进遭遇瓦刺的辉特部,具体有关瓦刺的消息,由马参将给诸位说说。”
  大家其实都是老熟人了,不过招安先后的不同,军功的不同,让他们的军职不同。
  马守应也不客气,立刻就详细地介绍齐他探听到的消息。
  相对来说,崇祯皇帝其实也有给过一些消息,大概上也没有差多少。
  西部蒙古,也就是瓦刺,在也先那个时代,实力达到最顶峰,打赢了土木堡之战,深刻地改变了大明的政治结构。
  随后,瓦刺开始内斗,实力就开始衰败了。等到东部蒙古,其实就是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崛起,和大明接壤的草原上,基本上就是俺答汗说了算,瓦刺只能是迁移到天山南北。
  之后呢,瓦刺一样没什么作为。
  这时候的瓦刺,主要是分为四个大部族,然后还有一些小部族作为附庸,辉特部就是其中附庸的一个小部族。
  瓦刺的四个大部族,分别是准格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这四个部族,互相之间为了水源、牧场也有内斗。
  另外,瓦刺还和蒙古北部的喀尔喀部又有争斗,同样是为了牧场和水源这些。
  内耗加外耗之下,瓦刺部族压根壮大不起来。
  建虏强大的消息,传到西部蒙古,特别是追着林丹汗打的消息,更是震惊了西部蒙古。他们不想和强大的建虏为敌,因此便派使者臣服了建虏。
  并且瓦刺这四个大部族,人心不齐,还散伙了。
  其中土尔扈特部往西迁移,跑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去讨生活;和硕特部在他们的固始汗带领下,进攻青海和西藏,打宗教战争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准格尔部的巴图尔珲台吉算是比较厉害的人物,在他费尽心思之下,终于和喀尔喀族和解,还签订了一个法典,并且越好共进退。
  他们这个共进退,其实是为了应对沙俄帝国的东侵。这时候,不管是西部蒙古还是漠北蒙古,都和沙俄有冲突了。
  可谁知,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清帝国派出了使者,给他们当和事佬,并且牵头,说要一起攻打明国。
  还说大清帝国还和倭国结盟,另外明国内部还有内应,打下明国,瓜分明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对于这个情况,瓦刺内部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觉得明国繁华,能参与进去分一杯羹,自然是最好的。
  但是,也有的部族,对此有疑惑。虽然他们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可只是从大清帝国的使者努力游说,就觉得事情可能并不是像说得那样。
  如果明国真得不堪一击,那大清帝国之前就已经那么强大了,如今又有倭国结盟,明国内部还有内应,为何还要这么花心思,竟然要那么远的沙俄帝国也出兵呢?
  另外还有一些人,就觉得和沙俄佬有仇,要和他们成为友军,思想上转不过来。
  总之,这个事情还在瓦刺内部,包括喀尔喀部族内部,都在商量着,不少人在犹豫。
  根据辉特部族这边交代,他们小部族没有决定权,就只是想过日子而已。他们愿意归顺大明,为大明效力,前提是能迁移到大明境内。
  马守应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是震惊,立刻带着辉特部的族长赶回,禀告这个情况。
  等他介绍完了这个情况之后,李定国便表情严肃地说道:“根据建虏使者透露的消息,我大明内部的奸细,具有非常大的实力,一旦交战的时候突然背叛朝廷,很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因此,我决定派人加急赶回报信。另外,趁着寒冬将来之时,突袭喀尔喀蒙古部族,不投降便让他们这个冬天过不下去!”
  他考虑到,如果攻打瓦刺的话,他们一旦向西逃窜,战事就会拖下去,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无功而返。
  但是,对于漠北蒙古来说,他们过冬的地点就很有限。在明军的突袭之下,他们也不可能往北逃窜,是存在很大的可能性,一次突袭,就能重创漠北蒙古的。
  要是以往,可能突袭还有问题。但如今,有辉特部族的人带路,就容易多了。至于辉特部族的人会不会骗人,那没关系,让他们见识下归顺大明之后,以后会过什么日子就可以了。
  对于李定国的安排,高一功等人都非常拥护。反正对他们来说,有仗可打,并且明显是胜算比较大的,他们当然是乐意了。
  想当年,李定国也是流贼一个,如今都是已经是封爵了。高一功他们都眼红,当然想要多立一些军功了。
  事实上,漠北蒙古也分三个大的部族,在这明末时候,实力也已经不行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臣服建虏。也不会在瓦刺实力已经虚弱的情况下,却还是同意和这个世敌化干戈为玉帛,双方议和,共同定制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
  在李定国领着西部骑军转向北方之时,一骑快马,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最近的延绥巡抚报信。
  延绥巡抚收到军报,吓了一大跳:有人当建虏和倭国的内应,这可是天大的事情。于是,他也不敢怠慢,立刻写了密奏,同样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发往京师。
  亏了封疆大吏大都有密奏权限,要不然,这个事情公开上奏的话,估计会震惊一大批人。
  崇祯皇帝收到这份密奏之后,不由得有点无语。
  亏了郑芝龙是个假内应,要不然,被建虏的使者在瓦刺那边这么说,消息传回来,那铁定可以排查出来的。
  当然了,建虏的使者肯定是以为,这个事情只会在瓦刺高层传播,不可能传入大明。他是没想到,大明会派兵西进,俘虏了辉特部的族长。
  对于随着密奏收到的李定国军报,崇祯皇帝倒是赞赏的,不愧是南明时候的名将,能当机立断,根据消息,先去攻打漠北蒙古。
  就是不知道,他的战果会怎么样?估摸着时间,这会儿,应该交战了吧?崇祯皇帝心中想着,有点可惜没有后世的手机可以直接联系。要不然的话,可以打电话直接问情况。
  …………………………
  崇祯皇帝猜得没错,这个时候,李定国领着一万四千骑军,也就是原本招安过来的流贼骑军各部,共计高一功所部两千,李过所部两千,李来亨所部一千,田见秀所部两千,马守应所部三千,以及他自己直属的四千骑军,到达了漠北地区。
  这次的前锋,是田见秀所部,派出夜不收抓到了遇到的漠北蒙古的牧民,送到了中军这边。
  草原上的野草,早已失去了绿色,枯黄的一片,但是,却又多了红色的海洋。
  被押解过来的二十多名大大小小的漠北蒙古牧民,看到自家边上,突然之间有如此之多的大明骑军,顿时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
  蒙古人和中原人的关系,一直就不和谐。
  草原上的势力强大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地进攻中原;就算没有大打,那也会有例行的打秋谷;
  同样的,如果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同样会派兵进入草原作战。比如大明开国之初不说,就明成祖时候,他都还五次亲征草原。
  可以说,蒙古草原和中原王朝的边境冲突,从来就没断过。
  如今,看到这么强大的明国骑军,盔甲鲜明,军纪严整,不用说,就是一支强军,那就意味着,蒙古草原上的人要倒霉了。
  他们只是没想到,他们可是在漠北,明国骑军竟然都跑这里来了!
  李定国闻报之后,便没有让手下将士把这些蒙古牧民给押进去。反而是亲自出了中军帐,来到了这些牧民这边。
  他扫视着眼前的这些牧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发现他们穿得非常土不说,身上那衣裳都是打满了补丁。
  李定国能看出来,如果这些牧民没有其他保暖衣裳之类的话,他们在即将到来的冬天,估计会非常难过。这一点,和关内百姓在以前时候的处境差不多。
  还有,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面黄肌瘦的,估计也是吃不饱,时常饿的。
  对于这种情况,李定国其实也明白。蒙古人中,也就是那些头人,还有头人的亲信,日子会过得不错一些。对于底层的牧民,都是被头人和头人亲信给欺压的,日子过得并不会如意。
  更不用说,漠北蒙古地处偏僻、苦寒,他们的生活条件更艰苦。
  不过再怎么艰苦,也不可能苦着那些头人!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5628528/7037386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