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液冷还是气冷(下)
那年那兔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ps:感谢书友“德彪”投出的月票,今天周一,求推荐票^^
速度与升限一直是胡卫东最为重视的两项飞机性能,无论对于战斗机、还是轰炸机来说都至关重要,可是那位前惠普公司工程师所说的也不无道理,对于目前工业基础还很薄弱的中国来说,与其过分追求性能的优越,还不如先保证产品“简单可靠”来得更加实际一些。。。。。。
胡卫东虽然对发动机略有了解,但液冷风冷之争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历史难题,他也没自信一定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因此便很自然地找图波列夫与苏霍伊这两位专家求助,试问有谁能比飞机设计师更了解哪种发动机适合呢?
结果师徒俩不约而同地认为气冷发动机更好,图波列夫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生产液冷发动机较为吃力,不如选择气冷发动机更为实际,须知目前列强中的不少国家都是以气冷发动机为主,哪怕是一般认为更应该选用液冷发动机的战斗机也一样,更不要说是因为功率需求大而大多选择气冷发动机的轰炸机与运输机了。图波列夫承认中原边区在某些技术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综合各方面分析的话,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整体水准很难说比苏联、日本更强,而这两个国家可都是以气冷发动机为主的。。。。。。
苏霍伊的回答则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对于发动机工程师所说过的气冷发动机的优点,他分析得更为详尽。就拿生存力这一点来说。首先,气冷发动机简单可靠,因此故障率低,这自然就减少了飞行事故的发生;然后,液冷发动机的水箱一旦被打坏,飞机很快就会因为发动机过热而坠毁,气冷发动机则没这个弱点,因此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存力自然要高了不少;最后。气冷发动机没有液冷发动机那样精密,就算被打坏了一两个汽缸照样能够正常工作,甚至被打得千疮百孔的情况下,飞行员也有可能将飞机开回来,再不济跳伞逃生的机会也比液冷飞机大得多。何况以强化泡桐木为主体建造的机身本就坚固异常,机枪、乃至高射机枪(用钨芯穿甲弹自然是可以的,但哪怕是富甲天下的老美。都未必用得起。)根本打不穿,即使是机炮,打穿机体外壳后也没多大动能了,除非距离很近或者口径较大(30mm以上),否则对于坚固皮实的气冷发动机很难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尤其边区现在所用的发动机材料虽然稍重了些。但是强度却大得惊人(现代炮管钢改过来的,不大才怪。。。。。。),那就更加结实了,即使真被大口径航炮打到了,也未必就有什么大碍。为此后来歼-1甚至得了个“飞行坦克”的绰号。。。。。。
综合这三个方面考虑,使用气冷发动机的话。飞行员的损失率至少也可以降低一半以上,而中国不像西方列强和苏联那样有着极其庞大的业余飞行员储备,加之国弱民贫,即使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培养出海量的飞行员来,自然个个都很金贵,因此这一优势胡卫东是决不能无视的。
而另一方面,苏霍伊又指出,使用气冷发动机的飞机在速度、高空性能这两方面虽然比不上液冷飞机,但细细分析的话,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大到不能忍受的地步。首先说速度,安装气冷发动机虽然会令机头的形态变得粗壮而增大飞行阻力,但气动布局的细节设计好的话,影响是可以大为减小的,而且决定飞机速度的不光是阻力,动力也同样重要,而一般来说同样技术条件与尺寸下,气冷发动机的功率可以造得比液冷发动机更大,而且还不只是大一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机头阻力较大的缺陷,虽然即使如此速度还是比液冷的稍慢,但最大速度也就差了5%-10%而已,而巡航速度的影响则更小,完全可以容忍;至于高空性能,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帮助,即使用气冷发动机驱动,飞机的升限也可以轻松地突破10000米,这在一般情况下已经足够了。何况苏霍伊一直都认为,在差距不太大的前提下,机动性要比最大速度和升限更加重要,虽然“一击脱离”的战术很无解,但是杀伤效率太低,如果敌人不怕损失、以优势数量的机群强行突入我方空域,轰炸我方的机场、油库等重要目标的话,我方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机动性出色的战机却可以缠住敌机,让其没法轰炸,这才能叫做“拦截”啊!
不过彻底说服胡卫东的,还是苏霍伊的这么一段话,“性能比敌人明显好出一截就足够用了,过分追求性能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中国飞机的敌人是日本的飞机,它们同样采用的是气冷发动机,所以咱们用气冷发动机就足够了,毕竟我们有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日本人的飞机赢不了我们!”
说到涡轮增压器,其实历史上二战期间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仅有美国研制成功可以大量应用的型号,而且性能与后世的成熟产品远远无法相比,仅仅在高空效果不错,而且比起需要额外占用发动机功率的机械增压器,优势也并不是很大,比如p51“野马”战斗机就没有选用涡轮增压器,却依然成为了二战期间公认最成功的战斗机。而在低空的话,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涡轮增压器甚至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只是影响比机械增压器小一些而已。
并且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还有着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昂(人工和材料都贵)等一系列的缺陷,这自然不能令胡卫东满意。但是胡卫东对于发动机仅有着泛泛的了解,虽然他以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而且强度极大的坦克炮管钢材料衍生出来的耐高温低合金钢材料(降低了稀有金属用量、省去了一些与耐高温性能无关的热处理步骤、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足以满足涡轮增压器的需要、而且成本相对低廉,但是没有良好的设计还是白搭。胡卫东原以为成熟的产品至少也要两三年后才能拿出来,但是来华后已经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的老妖怪尼古拉。特斯拉却再次显示出了他的神奇之处。。。。。。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2024/96308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