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开局我爹是皇帝,江山只有一座城 > 第626章 州府要起飞了(上)

第626章 州府要起飞了(上)


“除了大乾建业要建设宅子之外,朝廷还决定进一步扩充我府城的漕运码头。

同时对高速公路拓宽。

就连城内也需要对一些道路进行重新规划修缮。

并且需要对一些在城内占道的违规建筑,都进行清除。”

说着曹文山捋了捋须,眼中的兴奋之色,自始至终从未消散过分毫。

听着曹文山的描述,刘子涛也是兴奋不已。

但想了想他就有些纳闷。

“不过老师,据我所知州府现如今的地价可不贵,一千万两貌似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这后续还要继续拨款,何须用得了这么多银子?”

“这就是朝廷的另一手谋划了,你以为朝廷只喜欢从百姓手里赚银子嘛?

陛下每每行事,哪次不是让大家一起得了实惠?”

曹文山笑呵呵摇摇头,

“就好比此次购置地皮,陛下在信件上说了。

优先购置那些棚户区百姓的地皮,价钱按照每户十两银子给予补贴,加上购置地皮的花费,每家每户都能分润二十两。”

“给这么多?!”

刘子涛都惊呆了,

要知道那棚户区人口密度是最大的。

极端点的随便一个堪比茅厕大小的区域,都能住下一口子人。

每户给二十两,光是清退那些棚户区的百姓,少说就得花费二三十万两。

“这自然就是陛下的高瞻远瞩了。”

曹文山一脸的神秘莫测,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哪里高瞻远瞩,但不妨碍他对陛下一顿猛吹。

反正现在他就等着朝廷和陛下往这边拨付银子呢。

“那其他也用不了这么多银子吧?”刘子涛还是不理解。

“总之咱们就看着就行,朝廷如此下大力气,不用想也知道,我们州府要一飞冲天了。”

曹文山满脸笑意,嘴都有些合不拢了。

京师要迁徙至州府,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要成为大乾京师府尹了?

——

关于迁都之事,这要是放在大燕肯定会吵翻天。

但这事儿在大乾这儿压根就不算事。

因为朝廷官员基本上都听赵铭一个人的,就算有人有点意见,但也不敢多说。

赵铭也知道哪些人有意见。

无非就是大乾本地人出身的老人。

也就是安平,浮山县两地出身的将领和官员。

其中柳文和怨念最大。

但随着后面赵铭决定任命他为大乾第一任户部尚书之后,柳文和也就没多少不开心了。

相较于京师府尹,还是户部尚书更吃香。

你府尹再厉害,那也是个普通京官,而自己算是六部之一,哦不,大乾不是六部。

除此之外就是百姓们了,  百姓一开始是抗议声最大的。

不仅是本地百姓,就连外地商贾也是义愤填膺。

觉得朝廷这样,就是在自掘坟墓。

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把全身家当都迁徙到了安平县,你转眼就迁都。

那接下来安平县房价暴跌是事实。

不过随着赵铭发布对新都的一些出资计划后,那些商贾们全都没有意见了。

第一批朝廷拨款一千万两,第二批同样是一千万两,总计两千万两,决定对新都进行大改造。

这么大一笔订单,这也意味着海量的就业岗位,海量的投资机会。

这就是捡钱啊!

甚至朝廷还颁布了另一条新政!

那就是大乾建业承包制!

也就是只要你有银子,从大乾建业里面挖一批,至少百人规模左右有一年经验的老工人后。

那就可以出资筹办一家建业商行。

然后通过这个商行接到来自大乾朝廷的商业订单。

相当于大乾朝廷,以后的大乾建业这个官营建设队,将不会继续扩编,而是开始鼓励大量民营商贾进行投资。

并且朝廷还表明,以后大乾建业这家官营的建设队,只负责朝廷的一些核心项目。

而一些更多的项目则是承包给这些商贾。

甚至就连这次对新都的改造,共计两千万两的投资。

朝廷决定一千万两全部承包给私人承包商。

这自然是让商贾们全都沸腾了。

就连安平县浮山县的本地人都兴奋了。

毕竟不少本地人都在建设队工作过多年,无论是他们自己出资筹建建设队。

还是外人出资,他们都不缺银子赚。

反正自己搞,自己赚银子。

别人搞,别人也要挖他们这些建设队的老人。

之所以朝廷要这么做,自然是赵铭不相信私人的建设水准。

这年头,现在也就大乾建业的建设队技术水准最牛。

毕竟搞过这么多个项目,建设队的技术早就成熟了。

可以说,现在要是有个土木老哥重生过来。

那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很容易就能成为包工头,甚至飞速蜕变为大项目的承包人,乃至被朝廷吸纳。

除了这些,朝廷还颁布了其他政令。

那就是鼓励百姓去新都投资,诸如地产,高速公路的承包。

乃至农耕队的承包。

大乾农耕队去年的总收益也是汇总了下来。

去年大乾农耕队一共耕种的地亩规模,一共是大乾全部耕地的七成左右。

也就是将近七成的百姓不想去耕地,而是暂时委托给了朝廷的农耕队。

而这七成的土地,刨除花销之外的纯利润,每亩地就有三两银子。

也就是你家去年如果有一百亩地,然后去年全部委托给了朝廷的农耕队。那你一年下来就能白拿三百两。

期间你啥都没干,只要躺着收银子就行。

看似不多,但实际上已经很多了。

毕竟要是地主老爷耕种,这么多地都是需要请佃户或者帮工的。

正常来说,一亩地的一年的年均利润能够做到二三两左右。

平均算下来,每亩地大概能产出两三百斤粮食,按照一百斤一两银子来算。

价格也就是这个价格。

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可实际上,你耕种播种是需要种子的。

还需要农具,还需要人手。

如果是地主老爷,人手的价钱还好说,有些佃户甚至已经卖身为奴。

但是这些为奴为婢的,不得吃你的喝你的?

加上这些年大燕朝廷的田地税收,以及播种需要采买的种子价钱。

零零总总加在一起的花销就得一两银子。

最后一年下来,每亩地能有一两银子那就不错了。

而普通农夫赚的就更少了,甚至没得赚。

因为碰到灾年,粮食减产,你就得问地主老爷借粮,来年就得还更多粮食。

可要是还不上,来年还是灾年,那就完犊子了,可能就利滚利,最后卖地卖人了。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1782235/212114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