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浪漫任性 > 第一百零一章 赶来吊唁

第一百零一章 赶来吊唁


第一百零一章     赶来吊唁

        谁知老娘这个时候撒手人寰了呢?怕是悲从喜来啊……自己也许太春风得意了。

        坐在车上,高天佑一路想着这些时的情况,感到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没出什么大事。

        现在老娘去世了,那最要紧的就是把她的后事办好……这么想着,向成功的眼泪又不直不觉地流了出来……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一路颠簸,高天佑赶回了自己的故乡,一个靠山的小山村。他的弟弟高耕耘身穿白布长孝袍站在门边,腰中间还系着一根草绳子。

        他说:“哥,你回了……”

        接着,柳丝金也走了出来,也是白袍加身。由于路程要近一些,她先到了家。

        她两眼红肿,看来是痛哭了好一会儿。

        高天佑和她无语相对地看了一眼,就走了大门。

        高耕耘将高天佑带进右边的卧房里。他见母亲僵卧在床上,如同睡着了一般,只是永远不会再醒过来了……

        高天佑一下跪在母亲的床头,连着跪拜磕头三次,哭着喊:

        “娘……我回迟了,我回迟了……没给您老人家送终啊!这是儿子的不孝啊!”

        高天佑伤心动情地大哭起来,真情的悲情的泪水哗哗直流……

        “哥,你要保重。老娘现在已去了。我们最要紧的就是把她的后事办好……”高耕耘将高天佑拉扯起来,说:

        “你是大哥,你说一说,老娘的后事咋个具体办。”

        高天佑想到自己是个干部,是公家人。在老娘的后事这个问题上,要带头移风易俗,不讲迷信。

        他想了一会儿说:

        “我……想的话,这事要按有关规定办。首先是火化;第二是不讲迷信,不请道士不做斋。其它的就按咱们村里的老风俗办吧……你具体来办这事。我可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经验。”

        “好吧。我听你大哥的。”高耕耘说,“一般是在家里停三天。今天和明天是吊孝;明天下午装殓,也就是将老娘放进玻璃棺里去,抬到村祠堂里放着……”

        弟弟又哭着说:“……第三天上午出殡,先送到县火葬厂火化,再运回来将骨灰装棺抬到山上埋葬。”

        “好吧啊,你就安排好了!”高天佑哭着点点头。

        “另外还有几件具体的事。一般人家办丧事,要买二千元的烟花,到第三天晚上放,还要买三四千块钱的鞭炮,这几天都要放的。”向耕耘又说。

        高天佑说:“可以啊,就照这个法子来。“

        高耕耘又对高成功说:“还要办大肉,请村里人吃。当然首先是把八仙招呼好,也就是抬棺材的八个人。现在又分正副十六个八仙。我算了一下,要用二万来块钱。事情才能办下地。”

        “好!就按你说的去办。”高天佑心里不慌了,有弟弟具体操办,他只要出钱就行了……

        他说,“我叫你嫂子带一万五千块钱回来的。不够的你再出一点。”

        高天佑又对柳丝金说:“你的钱带回来了?”

        “带回了,要你这个大哥表态,我马上就给耕耘。”

        柳丝金说着,就从一个黑色的坤包里拿出厚厚一沓人民币来,交给高耕耘,“你数一数。”

        “嫂子办事不会错的。我出五千。”高耕耘接过钱,又对高天佑说,“老娘办后事资金的事解决了。现在我吩咐几个房下的人,去买烟花、鞭炮,还有吃大肉的菜料。”

        高耕耘往外走几步,又回头对高天佑说:“哦,你也有一件白孝长袍的。叫弟媳拿给你你穿上吧。”

        高天佑很快穿上白长袍,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走进来,开口就说:

        “天佑,你回了。你老娘享福去了!”

        高耕耘说:“这是村支书。快下跪行礼。”

        这是村里的老风俗,家里大人去世后,村里的人或亲戚来吊唁,家人都要下跪行礼的。

        高天佑见高耕耘一跪下,他也马上跟着下跪。入乡随俗吧。

        村支书很快将高天佑扶起,说:“您老娘去了,你要节哀!”

        这时屋外响起小车的声音。谁来了呢?

        高天佑感到纳闷,他穿着白孝袍走出去一看,是局里的吴副局长和郝运来来了。

        他俩表情非常的肃穆、沉重,正向高天佑走来。

        他按照刚才的礼节,向吴副局长下跪行礼。

        吴副局长一下将他拉起,轻轻说了一句:“节哀,多保重!”

        高天佑又向郝运来行下跪礼。

        他也弯腰将高天佑扶起,说:“保重,保重……”

        进屋来,高耕耘也向他俩行礼。这个规矩是必须讲的。

        吴副局长和郝运来是本市的人,他们也都懂这方面的事。也是很有礼貌的向高天佑一一还礼。

        他俩又在高天佑母亲遗体前低头默哀了几风钟。并各自在那香波钵子李插了三根点燃的香。

        然后,吴副局长看了郝运来一眼……

        他很快拿出一个局里的信封来,放到吴副局长手中。

        吴副局长又递给高天佑,说:

        “你母亲不幸去世,刘局长特地让我和老郝代表局里,给你老娘送来一点香火钱,少少的五百块,请收下。”

        “谢谢,谢谢局领导……”高天佑双手接过淡黄色的信封。

        吴副局长又拿出二百块,说:“这是我个人对你老娘的一点心意。”

        “吴局长”高天佑没有想到这点,“你可是……太客气了!”

        吴副局长很凝重的说,“收下吧……”

        郝运来也给了高天佑二百元。

        他紧紧握着郝运来的手,没说话。

        高天佑的眼睛也湿润了……好一会才说:“谢谢!谢谢……”

        高耕耘走过来,对吴副局长和郝运来说:“请二位领导吃点热面吧。”

        “我们不饿。”吴副局长说。

        高天佑说:“这是一个老规矩,你们还是动动筷子。”

        其实他俩也晓得,怕麻烦高天佑家里的人。

        即然做好了,他俩就走到堂屋的大木桌前,三大碗热腾腾的瘦肉面条已放在桌上。司机站在旁边。

        吴副局长说:“好大的碗啊,我吃不了。“

        农村就是这样,做劳力活出力多,吃得也多,所以碗大。

        高天佑说:“吃多少算多少。”

        “拿个碗来吧,我们擀一些下来。”郝运来说。

        高耕耘又拿来两个小碗来。

        高天佑对小车司机说:“你年轻,吃得了。”

        小车司机笑了一下。

        刚送走吴副局长和郑明聪,高天佑又看到一辆“别克”,缓缓的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驶了过来。

        哎呀,公司来人了。高天佑对弟弟高耕耘说:“我们的胡经理来了……”

        很快,小车就停在了大门口。胡精明走下车,黄若莺也从后边走下来。

        高天佑迎上前去,行跪拜礼。

        胡精明将他扶起,说道:“你母亲仙逝,你要多节哀。”

        “谢谢!”高天佑低着头说。

        他们来到高天佑母亲遗体前,默哀。两个人有点上几根香,插在那香钵子里。

        黄若莺从一个黑色的坤包里拿出一个信封给胡精明。

        他递给高天佑,说:“这是公司的一点心意。一千元。”

        “谢谢了……”

        黄若莺又那出一个白纸包,给高天佑,说:“公司的张羽、陆如蓝还有我。以及三十多名职员也都表示了对你母亲老人家的心意,这一共是三千八百快,都写了每个人的具体数额。”

        “大家太讲礼了。”高天佑说。

        “此事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胡精明说,“你目前就在家里处理你母亲的后事。公司里的工作就不要挂牵了。”

        “好的,好的。谢谢你对我的关心。胡经理。在这里,我就想你请假了”高天佑真的很感动。

        “人都有这个时候。”胡精明说,“我们就赶回去了。”

        黄若莺小声对高天佑说:“多保重!高经理。”

        “好的。谢谢你,小黄。”高天佑对她很感激的看了一眼。

        他想起以前好几次与她一起很起劲的“蝶飞蜂舞”的事情,但现在是很悲痛的时候,只对她点了点头。

        这时候,柳丝金已经端来三碗瘦肉面条,放在另一间屋里的一张八仙桌上。

        高天佑请胡精明和黄若莺去吃面条。

        胡精明说:“你们还有很多的规矩啊。”

        他知道这些老规矩的。

        “请”高天佑仍是说着,“这事情,就得规矩办啊。”

        胡精明、黄若莺还有吴韧,吃过面条后,就和高天佑告别,开车走了。

        一会儿,亲戚、朋友陆续来给高天佑的母亲吊唁。大家大多是送钱。

        农村可比不得城市,一般是五十元,也有少数一百元的。

        高耕耘请了一个房下年纪大一点的人专门登记收礼。

        以后别人家有红白喜事什么的,都要按这个数还礼给人家。

        村里其它不是一个房下的村民,是送“豆腐礼”。即每家给高天佑家里送来几块白豆腐。

        这是当地的一个老风俗,家里老了人是“白喜事”,豆腐是白的,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和追思。

        同时又是一种菜,可以吃的,办丧宴正好用得着的。是一举几得的事。

        高天佑和弟弟向耕耘本别站在大某口两边,凡是来送“豆腐礼”的村民进门,他俩就行跪拜礼。双手一揖,右脚往下一蹲。别人很快将他扶起。

        这样一直从早上接待到傍晚,收的豆腐有几箩筐,都放在灶房里放好……

        这豆腐很用得着的,做菜正好。村里人都是很会办事情的。为对缝考虑得很周到的……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1621/94444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