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福运小娘子 > 第557章 学子们的状况

第557章 学子们的状况


  投递行这边的门板刚卸下,张掌柜就满脸堆笑的过来了。
  他瞅准了袁冬初从卓静兰那儿带来的二笙,一看这位就和那几个小的不一样,看举止言行,很有可能以后便是这里的掌柜了。
  眼见这位小哥和两个半大小子把门板放下,他连忙上前,笑呵呵的拱手:“敢问这位小哥……”
  二笙回头一看,知道这位是谁,也是拱了拱手笑道:“原来是张掌柜,不知张掌柜要问什么?”
  张掌柜先探头瞄一眼门店里面,问道:“不知贵号几时开业,什么时候就能邮递信件了?”
  二笙说道:“我们投递行的牌匾三日后便能做好,那时我们便开始收揽信件和包裹。”
  张掌柜一听就有点着急:“你们不是还要招写单、分拣和投递的人吗?人还没招来,怎能开业?”
  就这么几句话的时间,街上好几家店铺门前都有人冲着这边探头探脑。
  二笙心下明了,大约是昨日文家那个唐管事过来,很多人都瞧见了。
  文家人都派人过来,还是毕恭毕敬的,想来街坊邻里的看到,都有了些猜测,这时便不怕被连累了啊。
  只是这位张掌柜,怎么如此着急投递行的事情?
  二生耐心解释:“我们原本就是带着人过来的。通常情况下,刚开业主顾不会太多,且短时间没有别地送来津州的投递物品。事情少一些,我们现有的人便能支应。”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咱们招的都是能读会写的人,上手很快的,晚一些来人也赶得及。”
  张掌柜看起来放心了点,但问话时依然小心翼翼:“敢问小哥,贵号只收在读学子吗?有读过几年学堂,现在不读书了,还能来投递行吗?”
  “这个啊?”二笙有点明白了,他笑道,“我们投递行招人,要求能读能写,并非一定要收正在学堂读书的学子。咱不能耽误人家学业是不?”
  他顿了顿,问道:“张掌柜有好的介绍吗?”
  张掌柜不自在的笑了笑:“我是帮人问的,具体要不要来,等我给了回话,还得看那人考量之后的结果。”
  他家有个侄子,早年读过几年书。因家中日子紧巴,也只是让他认得几个字,算是睁了睁眼。待到年龄稍大一些,便出去做事了。
  要说这种做法其实也很明智,读过书能识文断字的,不但找活计容易,不受累,工钱也好。
  只是一直没机会找个大商号的差事,很是遗憾。
  这次听说诚运投递要招读过书的,便有些动心。
  诚运投递在大河沿岸已经有不少分号,整体看起来,投递行的确是个很大的字号了。
  能进这样的字号做事,没准儿就能奔出个好前程。
  在大商号做事时间长了,论资排辈也能当个小管事什么的。若再做的好些,或者直接升了掌柜也不是没可能。
  他唯一担忧的是,文家和诚运的关系是真的缓和,还是文家的权宜之计,留后手等机会收拾诚运投递。
  那可是文家,文家的姑奶奶是皇帝的爱妃,不敢等闲视之。
  二笙见他这犹犹豫豫的样子,便不再多说什么,当下客气的笑了笑,借口做事,便进店里去了。
  还要考量?呵,以二笙的经验,投递行那张很有煽动力的招聘启事一旦宣传开,有的是贫家学子上门。
  通常情况下,学子们补贴家用和学资的路径,基本上都是抄书。
  抄书的要求挺高,字迹要好,还要保证不手误。
  写字潦草的,书铺和金主压根不会雇佣。
  就算字迹出色,也得发挥很稳定。若时不时的就会写错一个字,抄三页、毁一页的,抄书的人怕是得赔钱。
  而且抄书一坐就是一天,也是很累人的。
  来投递行做事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写单,也比抄书容易、要求也低。
  更重要的是比抄书赚钱多。
  以前做跑腿营生怕不好听,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份招聘启事便是给了打工学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要勤奋,只要能体谅家人艰难、肯吃苦,来诚运做事那都是有意义、有理由的。
  到那时,就是投递行选人,在应招的正经学子中,选取更好的。
  而张掌柜说的那个不知什么人,在这其中能不能脱颖而出,还真不好说。
  因为昨日唐管事的高调来访,不但杂货铺掌柜对投递行态度不一样。这条街不少人都借机来这边搭讪询问,就是路过的人,也有几个询问投递行何时开业。
  其中也有上来亲眼看招聘启事的,询问招聘细节,例如工作时间,工钱多少等等。
  这时候,就轮到卓家调来的二笙几人出面了。因为有之前的系统培训,加上庆州投递行的经验,这几个人的回答详细清楚。
  他们回答问题期间,还依照袁冬初的吩咐,对招聘启示做了进一步讲解。
  几番言语下来,硬是把来诚运投递做事,讲成了学子应该具备的一种品德。
  这样忙碌了半日,还真有学子自己上门询问的。
  有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相携而来,详加询问之后,当即便报了名。
  一众观望的见有人行动,当下便有动心的人寻了两个年轻人套话,询问他们是否已经不在学堂读书,或者已经放弃了科举。
  一问之下才知,这两人自小读书,十余载寒窗,已经参加过两次县试,都是连童生试的那道门槛都没迈过。
  近两年都是在家闭门读书,却不见有多少进益。
  正巧昨日听说诚运投递的招人告示,心有所感,所以前来应招。希望能像招聘启事中所说,通过做些实在事务,冲破如今的困局。
  当然,两人也做了达不到效果的准备。但家中供他们读书已经穷尽财力,出来做事好歹能补贴些家用。
  古代能进学堂读书的人很少,但真正考取功名的,不要说进士,即使考个秀才也是难上加难。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面临这两个年轻人目前的状况,更有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的童生,多少年在科考这条艰难的路上挣扎,却不见寸进。
  前来诚运投递围观的人,主要是询问招收条件、工作时间和收入。
  二笙和另两个人力资源培训的班底,干脆在还未完成修缮的门店里摆了三张桌子,分别给询问的人做详细解答。


  (https://www.xblqugex.cc/book_21572494/855529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