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流云剑 > 0540、师夷长技

0540、师夷长技


霍连山不是一个能够安守本分的人,他也没有准备安守本分。

        霍连山认为:反正自己的师傅就是要确保西面不出问题,只要围绕这个目标做事,应该就差不离。

        现在这个鬼地方全部都是丘陵平原,而且一直向西都是如此。

        平原上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草丰茂,这是最适合骑兵活动的区域。如果敌人有一支骑兵部队突然出现的话,那就危险了。

        霍连山经过权衡之后,认为留下孟达威所部八百人,再加上两座炮台的三百六十人,控制苏尔曼河流域应该足够了。

        这样一来,那力布赖的主力部队三千多人就应该派上新的用场。

        居于这种考虑,霍连山一声令下,那力布赖率领无敌营三千二百余人继续西进,目的就是彻底拿下锡尔赫特镇,控制这条东西向的北部平原走廊。

        在不列颠人有可能打过来的时候,霍连山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因为这一路过来的时候,所谓的莫卧儿帝国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

        根据那力布赖的汇报,他们从蛮莫城出来以后,一共打了三仗,歼灭敌人两千余人,甚至连孟养那边头人看见护院的奴隶兵丁都不如。

        在那力布赖眼里,莫卧儿帝国那都不叫军队,纯粹就是一群毫无见识的农夫,甚至和野人差不多。

        虽然这些人也不怕死,但是手里的那些砍柴刀估计连野兽都杀不死。正因为如此,歼灭两千多敌人的三次战斗,全部都是孟达威所部八百骑兵干的。

        那力布赖带领主力部队随后跟进,看见的都是敌人尸体,一个活人都没见到。

        霍连山决定把西面的防御战线向前推进三百里,给自己留下广阔的回旋余地,对未来肯定没有坏处。

        这家伙从草原开始,后来又在河西走廊纵横驰骋,性子早就野了。

        后来熊储决定南下,所过之处全部都是高山大河,霍连山真的憋坏了,现在看见平原当然来劲。

        那力布赖从小在草原上长大,这里的环境更加符合他更习惯。

        所以霍连山把战斗目标说明白之后,那力布赖立即率队出发。

        “我们也不能停留在这里,继续顺着河流向西南前进一段,尽可能把敌人挡在遥远的地方。”

        霍连山当然也不会闲着,命令孟达威在前面开路,他带领炮车随后跟进。

        正是因为一时间的突发其想,所以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霍连山都没有出现在望濑镇,结果自然就是布尔固德这个蒙古汉子,要一个人对付荷兰人维尔亚。

        荷兰人并不是什么非常彪悍的人种,完全具有“能屈能伸”的气概。

        维尔亚之所以能够在布尔固德面前“宁死不屈”,最关键的还是布尔固德根本就没有施加压力。

        不给维尔亚施加更大的压力,当然不是布尔固德的性格。

        可是邪门道士孟凡、船场的三大巨头徐风贤、柯铭骥和宋耀祖,都不同意对待维尔亚太粗鲁,所以布尔古德只能耐着性子和维尔亚扯皮。

        邪门道士孟凡、船场的三大巨头徐风贤、柯铭骥和宋耀祖同时给布尔固德施加压力,当然有深层次的缘故。

        经过琢磨葡萄牙人的战舰,徐风贤等人就已经产生了极大疑惑。

        现在看见荷兰人更大的战舰,徐风贤等人的疑惑更盛。

        要想解决心中的疑惑,那就需要时间。能够争取时间的人,当然就是负责扯皮的布尔固德。

        让他们产生疑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有关船帆的问题。

        大明朝的战船、商船历来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细竹篾或蒲草叶子编织。

        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威震全世界,所有的战船都是硬帆。

        毫无疑问,硬帆是一种极为成熟的工艺,而且已经用了数百年。

        可是,不管是葡萄牙,还是现在的荷兰战船、商船,人家都使用软帆。

        为什么洋人不采用硬帆,而是不约而同都采用软帆呢?

        对于十二家以造船为己任的当家人来说,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这辈子都别想睡觉了。

        作为造船的行家里手,竟然找不到其中的奥妙,这实在是一个很丢脸的事情。

        水师提督钟国柱,赶到这里以后,对所有的事情都无所谓,因为他最关心的就是所有舰船的航海日志、海图、方位罗盘、地球仪。

        此前在葡萄牙人战船上缴获一批,这一次又得到了荷兰人的东西,而且还是刚刚从巴达维亚返回荷兰,然后从荷兰回到缅甸。

        这一份最新的航海日志和海图路线,应该是最珍贵的战利品,也是钟国柱迫不及待赶过来的主要原因。

        最然他看不懂航海日志,但是经过当地通译的解释,钟国柱首先在海图、地球仪上找到了缅甸、巴达维亚、科伦坡(明称高朗步)、印度果阿,也看到了葡萄牙、西班牙、不列颠、荷兰。

        结果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不列颠的地盘全部加起来,还没有明朝的国土大。

        小指头大小的国家,竟然满世界乱跑,甚至还强占了大明朝的澎湖列岛,又在广州、安南、缅甸搞风搞雨,钟国柱更是愤愤不平。

        经过威逼利诱,钟国柱把附近能够勉强认识葡萄牙语、荷兰语、不列颠语的人都找过来,尤其是从寺庙中找到一批人对航海日志进行翻译。

        经过一个月的仔细分析,钟国柱在指挥手下的人慢慢熟悉了荷兰人的战船以后,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战船和西洋人战船之间的本质区别所在。

        “各位大人,请恕末将无礼。西洋人的这种麻布软帆,的确有它的精妙之处。正是因为他们用了这种软帆,所以他们的战船航速比我们快了一倍有余,而且操作灵活许多,这可不是一个小事情。”

        “如果我们现在的战船和这三艘荷兰人的战船对抗,我们肯定全军覆没。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情,希望各位大人能够弄明白硬帆和软帆之间的区别,然后对我们自己的专船进行改造完善。”

        “除了风帆之外,各位大人只怕还需要对我们的船型琢磨一下。想必大人们已经发现了,海军上将号战舰和我的荡寇级战船差不多大小,人家一共有四层火炮。”

        “第一层都是五寸以上的大口径火炮,而且有三十二门之多,比我们荡寇级战船整整多出一倍。这就说明人家的船型,便于在两侧安装更多的火炮。”

        “第二层都是四寸以上的火炮,人家仍然是三十二门,比我们多出八门。第三层都是三寸火炮,还是三十二门,比我们多出一倍。还有甲板上的一寸左右小口径火炮数十门。这样算起来,人家这么一艘战船就相当于我们三艘荡寇级战船。”

        钟国柱最后说道:“各位大人争论的问题,刚好是我们的两个致命弱点:速度比别人慢了一半还多,火力又弱了两倍。一旦面对面打起来,我们除了全军覆没,根本没有第二个结果。”

        军人和工匠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因为钟国柱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手下数千人的生命问题,所以很快就从战场生存能力方面找到了突破口,致命的问题顿时摆在所有人面前。

        有了一个具体的参照系,徐风贤、柯铭骥、宋耀祖这些造船世家的家主,顿时恍然大悟,同时对两种战船的优劣形成了一个统一结论。

        我们自己的战船主要是脱胎于福船结构,横截面是一个三角形,也就是船底最窄,船舷顶部最宽。

        我们采用硬帆,也有两个优点:可以承受八面来风,能够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借用风力。不需要高大的桅杆,所以对于制作桅杆的材质强度要求不高。

        这种福船结构的优点,就是稳定性最好,适航性一般。

        这种福船结构的致命弱点有两个:速度像蜗牛,跑不赢敌人。因为船体下面太窄,所第一层、第二层就不能安装大量火炮,导致火力很弱,打不赢敌人。

        西洋人的船体横截面,是船底的三角形和船身的口字形相结合,船身上下一般粗,这样的好处是底部宽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逐层往上依次减少口径和重量。

        西洋人的船体当然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就是稳定性稍稍微差一些,直筒型船身就需要更重的压仓石来降低重心。

        其次就是采用软帆,对风力的利用效率不够高,这就需要制作巨大的风帆,从而要求更高的桅杆。

        西洋人的主桅杆长度,一般都是穿身长度的四分之三还多,所以普通战舰的主桅杆都在二十丈以上。

        这么长的桅杆,用一根木料肯定无法实现,实际上西洋人的桅杆都是三段式结构。这就需要非常高大的船艏楼、船艉楼来连接桅杆,保证桅杆的强度。

        综合评定下来:我们的船形结构稳定性好,速度慢,更适合作为商船,而不是作为战船使用。

        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可以完全利用八面来风。

        但是,我们的硬帆都是竹篾、蒲草叶编制的,非常沉重,一旦加大风帆面积,根本没有人能够升起来,更没有缆绳能够承受得起。

        西洋人的船型虽然稳定性稍差,但是因为麻布弧形软帆很轻,因此就可以制作得很大,比我们的硬帆大几十倍。从而弥补了利用风力的不足,而且速度极快。

        加上同一大小的西洋船能够安装更多的火炮,所以战斗力出类拔萃,我们的战船只能被动挨打。

        这样算起来,西洋人制造一艘战船,就比我们节省很多材料,降低了很多成本,而战斗力还成倍增加。

        虽然我们现在不缺高档木材,但是把战船无限制放大,速度就会越来越慢,最后变成敌人的活靶子被击沉,实在是自寻死路的做法。

        像西洋人学习,师夷长技以制敌,我们就必须彻底改变建造战船的固有观念,这就是徐风贤、柯铭骥和宋耀祖等人最后达成的一致意见。

        可是,如何才能把葡萄牙人、荷兰人的这些技术彻底弄明白,这是一个新难题。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i734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803/24072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