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从1566开始 > 第63章 大明盐业第章 象山盐场

第63章 大明盐业第章 象山盐场


正在这时,

        朱七忽然悄无声息进来,凑到朱墨耳边道:

        “朱公子,吴明、吴亮查到一艘船装满银子,正在运河上,说是要运往江右严嵩老家……”

        微闻此言,

        张居正、申时行都是积年的狐狸,本能地假装完全没听见,大步走出正堂,头也不回。

        朱墨立刻想到了一件事儿,问道:

        “是鄢懋卿?”

        “对!公子,鄢懋卿在江南巡盐两个月了,那些孝子贤孙拿出数百万两真金白银,其中一船据说是严世藩贪污了,要运往老家,再过几天就要开船了……”

        朱七说到此处,四下看了一眼,又低声道:

        “公子,东厂的哥们儿说,皇上这次对严家很不满……公子,呃,这个,严家老是跟您老人家做对,是不是借此机会,那个一下……?”

        朱墨顿时一怔——

        这个朱七一向爽气,怎么此时说起话来支支吾吾的?

        他稍微一想,已然猜到了一点,笑道:

        “朱七,你怎么像个婆娘似地……什么这个那个啊?你到底是要哪样?严家对不起我,跟你有什么关系?”

        朱七脸上一红,尬笑道:“这不是,这不是想为您老人家出口气嘛……”

        “哈?!为我出气?我看是你跟鄢懋卿有仇是不是?想要打着我的名头去动他一下?小样~~还想瞒我?”

        嘿嘿~~

        朱七脸红一阵,忽又想起了什么,气嘟嘟道:

        “哼!鄢懋卿这个王八蛋!不瞒公子说,我当年还在东厂时有个兄弟叫王林,有一次得罪严家,被鄢懋卿诬陷,吕公公当时没有察觉,把王林打了五十军棍……唉,一条好汉啊,就这么残了!兄弟们一直记着这仇呢!

        昨晚上,盯着鄢懋卿的兄弟找到吴明、吴亮,说是皇上现在对严家很不爽,何不趁此机会修理一下这个王八蛋?!

        我就想,公子这趟回京,也不能空手啊!织造银行的银子暂时不能动,而宣大那边好像出了灾,朝廷等着用钱……公子何不把钱拿了?回到京里也有面子不是?”

        听到这里,朱墨也动心了一下,问道:

        “他有多少啊?值不值得咱们出手啊?”

        “估摸着怎么都有一二百万两……”

        哦?!

        还不错啊!

        朱墨经他提醒,想起来也该为自己挣点钱了。回京后,把那个小院买下来,收拾收拾……

        至于鄢懋卿这笔钱,还得再打探明白,当即问道:“此刻船在哪里?”

        “在北郊运河渡口,兄弟们说看样子还要停一阵子,咱们有的是时间。”

        “嗯,嗯,先不急。动严家的银子可得好好花点心思…这样吧,你们先盯着,这事得考虑成熟,千万不可莽撞…既然有时间,咱们就先去办另外一件事,到时候考虑妥当了,再去动动鄢懋卿…”

        朱墨方才怦然心动,但转念一想,感觉这事非同小可,不精心策划,就绝对不能干,否则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这等于是直接跟严嵩翻脸了,一定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搞不好耽误了大事。

        想到此处,他不禁出了神——

        钱,

        自然是要赚的。

        这些年想了好几个法子,只有一个最快,但一直拿不定主意。这时经朱七提醒,回京的确不能空手,何况还有灾情?到时候如果不把严家压住,岂不是又要飞出幺蛾子?

        至此,

        一直犹豫的心思,这时忽然笃定了——

        那事还是得干,就算名声不好也要干!这也是没办法了不是?有些事,自己来做,总比别人做要好得多。

        而这件一直拿捏不定的事,就是——

        制盐!

        嘉靖朝的大明已经盛行私盐,官方的灶户已经不行了,许多商人将银子投到制盐业。加之严家把持天下,沿海私盐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而私盐,堪称是大明崩坏的一个典型症结,奸党、商人、帮会等等各种势力盘结其中,形成了毒瘤,而其内部又百般奴役,令人震骇。须知,西门庆,不就是贩私盐的吗?

        更复杂的是,盐是百姓的必需品,要让百姓吃得上盐,最好的办法还是彻底市场化,一方面提升工艺和效率,一方面扩大产量,通过竞争手段击败天下的私盐贩子,才堪称上策。否则这事儿还真不好办,总不能由朝廷供应吧?

        朱墨原来的构想,是培育一个超级制盐作坊,稳定和平价供应质量中等的食盐,其他低端和高端市场,就让给民间去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必需品嘛,怎么能让不可靠的人把持着?

        但他在大明那么久,还没见过盐场,但系统可是超级ai智库,稍微看了一下,已经想到了最简单易行、成本最低的法子。

        “老丁、朱七,走!我们这就去干一票大买卖!”

        两人一怔,却见朱墨已经匆匆出门,脸上满是奇异兴奋之色。

        ……

        朱墨先来到巡抚衙门外间的“大明官营江南钱庄”。

        五十多个招聘来的珠算高手,正啪啪地打着算盘,典当行找来的几个掌柜,则在仔细评估各种抵押物的价值。

        官营钱庄开了两个多月,不仅对农户发放专项贷款买织机,还对所有人开放普通业务,包括存款和抵押贷款。普通商人来借钱,可以用各种财产抵押,按照抵押物的60-80放款。

        张居正统筹一切,杭州几个钱庄掌柜、伙计、朝奉等等的,则充当高管,张居正都一概称之为“协理”。

        朱墨来到一个姓顾的协理案桌前,说道:“我用这块玉玦抵押,想要贷5000两白银……”

        说着,朱墨掏出了在京城时李三爷送的那块玉玦。

        顾协理不认识朱墨,但一眼就被玉玦震惊了,接过手上就匆匆走到后面叫来一个典当行的老朝奉。

        老头戴上老花镜刚看了第一眼,就啊的一声叫了出来,道:

        “借多少钱?”

        “5000两!”

        “哦……”

        老头一看就知是万年寒玉,把玉玦捧在手里,一脸贪婪,几乎要流出口水,但痴惘了一会儿,又缓过神来,叹道:

        “张大人说过,咱们钱庄童叟无欺……这块玉玦,最起码可以借到3万两啊……给他3万吧……”

        朱墨却笑了笑道:

        “不错、不错,张太岳果然是做行长的料啊……”

        朱七却奇道:

        “公子在自家钱庄拿钱,也要抵押那个什么贷…款?”

        朱墨正色道:

        “那当然!正是因为我提议开的官营钱庄,才要带头讲规矩!如果我破例,只要开口,他们还不送上几百万两?那样的话,张太岳岂不就会很难办了!”

        他此话并非装,而是对大明朝社会的那种人情捆绑深深厌恶!这种恶习对华夏文明拖累之大,这些古代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更何况,他来一趟大明,当然要靠自己的本事发家致富。别人贷款,他也贷款,看看能不能发财?

        ……

        拿到钱,朱墨雇了马车就往海边而去。

        在记忆中,他记得象山这个地方,是江南后世的一个大盐场,但大明时还没有兴起。那就说明,这里是极大的商机,这个盐场开发出来,在江南地面上,规模绝对能排进前十!

        而制盐并不太花钱,主要是人工薪资。大明朝的人工并不贵,很多人只求一个温饱,一年到头能有个几十贯铜钱就烧高香了!

        系统给出的建议是“板晒法”。

        板晒,就是用杉木制成凹槽板子,把盐卤水放进去晒,水分散发之后就会结晶成盐。这种盐富含各种元素,但有一股子海腥味。另外是结晶形状不好,很像没有精炼的粗盐。

        此时的大明,井盐最贵,也最精细,但比起后世来还是太粗糙,很多时候吃菜,会嚼到硬块的盐巴,让人十分不爽。

        因为去除那些杂质,提炼精盐,说起来化学工艺非常简单,但对明朝来说还是太高端了。所以即便是号称细盐的井盐,跟后世也没法比。

        而朱墨的初中化学亦并非体育老师所教,至今还记得一种叫做磷酸钙的东西,可以阻滞结晶,让板晒中的海盐结晶过程可控,变成颗粒一致的细盐。

        要提炼磷酸钙还有点麻烦,但好在只要找一些磷灰石放在盐卤水中,应该就能阻抗结晶了。

        一路上筹思,不知不觉中,一行人已经来到海边。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5029367/144959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