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清末枭雄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新旧更替(二)

第四百三十二章 新旧更替(二)


过去的一年多来,王吕云再一次是证明了他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但是同样也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在他眼里只有敌人,只有不断追击和战斗,甚至连后方是否稳固都不管不顾。

        “老吕啊,这一年多来你也辛苦啊,趁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林哲走近了两步,然而用着安慰的语气道。

        尽管在蒙古那边王吕云表现不佳,但是也不能抹杀他过去这么多年的功劳,当年在浙北王吕云率领数十名亲卫队骑兵面对数十倍的太平军骑兵三进三出,最后身受重伤的场景林哲依旧是记在心里,当年如果没有他的勇武,那么说不准当年林哲就得死在太平军的马蹄之下。

        再者,王吕云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是谁也无法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

        去年本着把他提起来重用的,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想差了,把他放错了位置。

        王吕云此时的心情也是极为复杂的,他去年从南京北上蒙古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他认为蒙古那边是骑兵的最佳战场,在蒙古他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但是没有想到蒙古¥︽,固然是最适合骑兵作战的,但是地广人稀往往走上上百公里都看不见一个人影的蒙古成为了兵力稀少的中华军最大的麻烦。

        为了剿灭蒙古的叛乱王公,帝国军方先后投入了第一骑兵旅、四个独立骑兵团,单单是皇家陆军直属骑兵部队就有六千骑之多。另外还有从第一师里抽调其第二步兵团为骨干组建的第五混成旅。

        参战的野战部队就达到了一万人,此外尚有归顺效忠帝国的当地蒙古王公部落提供的辅助众多骑兵。一共有归属乌苏省守备司令部的八个守备骑兵营。

        参战的骑兵算是集中了中华军麾下骑兵的八成之多,要知道帝国目前一共也就一万多骑兵而已。而蒙古省、乌台省两地就占据了八千多骑。

        然而这么多的骑兵派出去,目前只控制了蒙古省以及乌台省部分地区而已。

        这些地方里的蒙古省即为后世之内蒙古地区。而乌台省即后世之蒙古国地区,当然了,这年头大家不叫外蒙或者蒙古国,而是叫乌里雅苏台,然而这名字有点长,而且蛮夷味道相当浓厚,为了体现该地的大中华属性,所以取名也是得符合中国传统地名的称呼,所以外蒙建省的时候直接截取了前后两个字。即为‘乌台’。

        乌台省地区过于广阔,往往是百里之内都是没有人烟,而且那些叛乱的王公也知道不可力敌,往往是采用游走战术,反正他们是游牧民族,今天在这里,明天又是跑到其他地方,要想把他们成功抓住并决战之是相当困难的。

        多方面的困难造成了王吕云在蒙古方向无功而返,最后被一纸诏令革职回京。

        出宫后。王吕云是一脸的落幕神情,路过参谋部那边的时候,看到进进出出的年轻军官们,他也是不得不感叹自己是真的老了!

        也罢。以后就为陛下训练骑兵吧,这打仗的事还是交给这些后辈们了!

        林哲把王吕云革职后,并没有把他彻底打入冷宫。而是给了他另外一个职务,即骑兵总监。这个骑兵总监在中华军的序列内,并不是说什么骑兵司令之类的职务。而是和炮兵总监一样,主要是负责骑兵的发展事务。

        准确的说应该是‘骑兵发展总监’比较适合,说它权力大吧,实际上什么事都管不了,你说它权力小吧,但是凡事和骑兵有关的都能插上一手,具体得看什么人做这个总监了。

        不过虽然给王吕云保留了骑兵总监的职务,但以王吕云目前在军方内部威望大减,相当多后起之秀,尤其是骑兵自身的那些年轻将领们对王吕云的不满依旧很难让王吕云安安稳稳坐这个位置,兴许不用几年,他就得被那些后辈们彻底赶出军方核心高层的行列了。

        对这些后续,林哲是能够预料的出来的,但是这种变化是他自己也很难改变的。

        王吕云是有功劳,但是他现在已经跟不上中华军的发展步伐了,他被时代抛弃了,所以被那些更年轻的骑兵将领们挤下来是正常的,毕竟长江后浪推前浪,没有人能够一直位高权重下去的。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里不仅仅王吕云从一线退出,实际上大量余胜军时代的军官们也是逐步受到了后辈们的冲击。

        尤其是中华军在1858年开始装备后装步枪,而现在更是已经把后装步枪作为了制式装备,未来两三年内就会彻底淘汰米尼步枪,这种情况下,那些创造潮流的人进一步高升,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施清瑄以及边成勋等少数几个人,他们成为了当代中华军的核心支柱。

        而一些能够紧跟军事发展潮流,并不断充实自己的人虽然无法晋升,但是也能够继续保持下去,这些人就太多了,基本上目前还活跃的中高级将领都是这些人。

        比如石琅翼,他在西征开始之前还不知道怎么用散兵战术呢,但是当他的第四军打到云南的时候,他已经是能够熟练运用散兵战术,并为自己的部队创造战术优势。

        大事一些没有无法紧随时代掌控后装步枪以及散兵战术的军官将领们就会被迅速淘汰,他们短时间内可能会继续留任,或者调任到一些尚未装备后装步枪,依旧采用线列战术的部队里任职,但是两三年后如果他们依旧无法使用后装步枪的散兵战术,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退役!

        取代他们的则是那些从军校开始就系统学习散兵战术,步炮协同等专业军事技能的毕业生们。

        目前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的规模相当庞大,而且学制也逐渐完善。经过系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综合素质上要远远超过当年余胜军随营学堂时代的毕业生,至于速成班的学生当然不在讨论范围之列。

        等这些经过系统培养的毕业生逐渐成长的时候。甚至都不用多久,顶多三年时间他们就能够成为中华军的中下层骨干军官。等十年以后他们就能够彻底成为这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

        军官将领们的新旧更替实际上就和装备的更新换代一样的,老旧的东西不能用了就必须换新的,如果顽固不变一直保持所谓的传统,那么等敌人打过来的时候死的就是自己。

        1860年的现在,不仅仅是军方,几乎整个帝国上下都充斥着革新,人们开始抛弃那些穿了小两百年的马褂旗袍,换上了中华装、西服以及汉服,原来叫嚷着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说什么也不肯踢掉的头发也是自发的剪掉了。

        街头的铺面开始出现玻璃橱窗。货柜上出现了一些以往没有的新鲜玩意,肥皂,火柴、机织布等等日用工业产品开始以中大城市为基点,然后向小县城甚至农村辐射。

        江浙一带诸多没有田地,尤其是那些不能获得遗产的次子,三子等开始涌入上海等城市谋求生活,长江航道上的蒸汽客轮几乎每日都不停息,冒着白烟往来上海和南京,九江各地。

        往日里那些私塾、县学、府学里变成了小学、中学。读书声也从子乎者也变成了数理化的各种公式。

        那些学子们走上秦淮河的青楼画舫时,这摇头晃脑之间也不是吟诗作对,而是争论数学难题或是其他自然理科。

        这一切在数年前是绝对看不见的景象,然而现在却是出现了中华大地上。尤其是帝国根基深厚的江浙一带,更是焕然一新,走入这些地方。兴许地方还是这些地方,人还是那些人。甚至那些建筑都没有变化,但是仔细观察了却是可以发现和以往巨大的不同。

        “这些年。上海的变化真大啊!”黄浦江码头上,一名穿着西服,带着礼帽年约二十五岁的年轻人看着眼前的上海,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景象。

        “我等去泰西诸国三年,上海有这变化也不足为奇!”旁边一个年约四十,穿着中华装的中年人确实如此感叹道。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中华帝国送往英国留学,主办外交事务的第一批人,当年帝国派遣了数名外交人员前往英国设立外交办事处,同行的还有二十多名留学生。

        而这两人一人就是当年的领队韩庆升,此人抵达英国后先后担任驻英国公使,考虑到中华帝国在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家都没有设立外交机构,所以驻英使馆实际上还是驻欧使馆,凡是和欧洲国家的外交事务都他们管理。

        这也是韩庆升出国三年多后的首次回国,以往只能是通过远洋电报和国内联系。

        而韩庆升旁边站着的年轻人,乃是当年的留学生之一,名为苏志才,浙江宁波人士,今年二十六岁。

        他的名字虽然很普通很俗气,但是当年能够从数以千计的候选人中入选,成为二十多名留学生之一足以证明他的才华,这个人在留学之前就自学了英语,抵达英国后他不仅仅提前一年完成学习拿到了爱丁堡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除了他主攻的物理学以外,还自学了天文学以及机械设计、另外因为他主攻的是物理学,而要想学物理的话,数学也是必备技能,化学你也得多少懂点。

        此外,他在完成了这些复杂的学业之余,嗯,也就是业余时间还自学了法语、拉丁语还有,一口法语说的比外交官韩庆升都要流利得多,然后也不知道从那个角落挤出来的时间还学了一手不错的油画。

        这样的人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学霸中的学霸!

        实际上能够从无数人竞争杀进去,最后争夺到仅有二十多名留学名额的第一批留学生,个个都是当代帝国最精英的人才,甚至不少人可以用天才来形容也不为过,再怎么样都差不到那里去。

        要知道当年帝国尚未大规模普及新式教育,很多人在留学之前都是只能靠自学,而这些仅仅靠自学就能够熟练掌握英语以及新式学科的学生们还能差到那里去?

        如果不是苏志才急着回国的话,再给他两三年时间估计博士学位都轻松到手!

        不过苏志才一方面是想要快一些回国,为了心中的祖国革新效力,另外一面前些时候老家发来电报说他母亲病重,虽然可以用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来解释,但是身为人资母亲病重,他怎么能不回来。

        再者,他父亲早已近去世,只剩下一个老母带着两个幼弟和一个妹妹,如果他不回国的话,那三个弟妹以后怎么办?

        考虑到自己能够从爱丁堡大学里能够学到的东西差不多都学了,而且学术是无止境的,自己总不能一直待在英国做研究,国内如今正在等着自己把一身所学传授给国内学子,哪怕是几年时间也是等不起的啊。

        诸多因素之下,他才决定提前回国,刚好韩庆升也是回国述职,所以两人一路坐上海船,在海上颠簸了几个月后才抵达上海黄浦江码头,踏上了祖国的土地。(未完待续。)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4806/120307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