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524章 明清医家对古代中医药量的大讨论

第524章 明清医家对古代中医药量的大讨论


在当今社会,存在着众多医术水平较为平庸的中医从业者。

他们在面对古代经典医方时,往往只关注到其中药物的使用剂量较大这一表象。

于是,便想当然地认为古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疗效,完全是依靠大量用药所达成的。

这种观点实在是太过肤浅、庸俗且充满了低级趣味!

药量有关系吗?有!但是这用药背后的精妙原理和整体治疗思路,是一体化的。

有些药物在特定的时候确实需要加量使用,不否认这一点,但仅仅认为量大就能出效果,把什么都归结在药量不够上,这就是对传统医学智慧的极大误解与亵渎了。

他们忽略了古人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以及对于病症根源的精准把握和综合调理方法。

真正优秀的中医应当明白,药量的多少并非决定疗效的唯一因素。

只要略微去翻阅一下典籍就能发现,中药用量呈现出一种犹如悬崖峭壁般陡峭的下降趋势,而这一现象恰恰始于宋朝。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明清时期时,那些令我们现今深感困惑不已的问题,其实早在当时,明清时期的众多医家们也同样为之感到迷惑和不解。

明清时期的医家们曾经针对经方用量这个关键议题展开了一场场异常激烈且深入的探讨。

主要的疑虑焦点纷纷汇聚于究竟应当怎样才能精准无误地将古代经方当中所记载的用量,合理有效地折算成为符合实际情况的剂量标准呢?这个难题仿佛一道横亘在前的巨大障碍,让无数医家绞尽脑汁、苦思冥想。

例如,对于《伤寒论》中的一两等于现代多少克,一升等于多少毫升等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折算方法。

有的医家认为一两应该等于3g,而有的则认为应该等于15.625g。此外,药物的干鲜品种、质量以及产地等因素也对经方的用量有影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观点,这一观点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很大。

他认为古今度量衡不同,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代的一钱,即大约3克。

但这一观点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例如,清代的钱天来在《伤寒溯源集》中就对李时珍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按照李时珍的折算方法,用药量会太少。

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李时珍并没有错,他的折算结论是基于当时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并且为后世医家应用经方提供了剂量折算的依据。

李时珍的这一论断是基于两个前提:一是唐宋时期度量衡标准三倍于汉制的史实;二是明代汤剂服法“一剂一服”的盛行。

此外,有研究通过分析明代13位医家对方剂中50味药物的用量,发现明代医家用药剂量多分布在仲景本源剂量1/10~1/3的范围内。

所以李时珍提出的“古之一两,今用一钱”的折算标准,在当时还算是用量偏大的嘞。

老唐以往从来没有留意过这样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又蕴含深意的问题。

然而,随着他与李介宾相处的日子渐长,受到其深刻见解和独特思维方式的影响,老唐逐渐学会了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各种现象。

就在这不经意间,他竟然有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

宋朝时期的医药,究竟是什么东西最为盛行呢?

答案无疑便是中成药!没错,就是现在饱受诟病的中成药。

在宋代,药铺的经营模式别具一格。

每当有患者感觉身体不适,前往药铺寻求帮助时,坐诊大夫稍微看看,就写下某某几剂。

然后药铺伙计通常会迅速地递给他一包早已配制好、抓取完毕的成品中药剂。

那叫一个便捷高效,成为了当时医疗领域的一大特色。

无论是头疼脑热,还是跌打损伤,亦或是其他各类病症,都能在药铺里找到对应的中成药来缓解病痛。

比如说你头疼发热拉肚子,来,给你一包藿香正气散,回去喝吧。

小娘子你说你最近想外出的丈夫了,吃饭不好,胸胁胀闷?嘿嘿嘿,小娘子进屋一叙……跟你一包逍遥散回去喝喝。

这位好汉你撒尿疼呀,来,这包八正散,回去喝了小便就不疼了。

~~~

觉得熟悉吧?这些方子都是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朝廷编这个方书,有一部分用途就是卖药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是大宋时期由官方经营的药厂所留存下来的成药药方集萃。

其中所收录的药物方剂,绝大部分皆为丸剂与散剂,且其药效显著,广受赞誉。

然而,后来却传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某位朱姓医家竟私下里对这部局方指指点点,甚至加以抨击。

一时间,各种传闻纷至沓来,有小道消息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售卖药品的商家抢走了开具药方的医生们的生意,从而引发了不满和指责......不过呢,这些都只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罢了,大家听听也就当个乐子,权当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咳咳,官方当然不是这样说的,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当时的医生只会照着《局方》开处方,加减都不会了;还有就是《局方》用药多用芳香化湿药,与朱某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思想相背离。

直到后来有个叫张景岳的,然后又抨击朱某人只顾滋阴,不知补阳,这回旋镖算是插上了。

话说回来,宋朝当时在药品销售方面,确实是以丸剂和散剂为主流,这样的状况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丸散用药节省,用量偏低,正因如此,导致用药剂量方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断代现象。

对于这一现象,据老唐推测,或许是由于长期以来成药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对于药材的用量逐渐失去了精准的把握,从而造成了如今这般局面。

而他的这个推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可靠的一种解释。

GaiGe开放才几年?看看以前的视频还有文字记载,多少人觉得好像是上辈子的事儿了。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4663780/212115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