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汉威天下之刘襄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冬小麦

第一百六十八章 冬小麦


  笔试很快就结束了,内官迅速将考生的试卷收了上来,考场的任何东西都不允许带走。

  所有考生在内官的引领下离开了长乐宫,重新回到了考生庭院,等待着考试结果。

  长乐宫温室殿

  “陛下,少府令郦寄求见。”中行说恭敬道。

  “宣。”刘襄淡淡说道。

  “是。”中行说连忙去通知郦寄。

  “臣少府令寄拜见陛下!”郦寄恭敬道。

  “免礼!少府令有何事?”刘襄淡淡说道。

  “回禀陛下,鲁班院一名工匠发明了一种叫做‘水车’的工具可以用水作为动力,臣以为这是重大发明,特来禀告。”郦寄恭敬道。

  “水车!”刘襄惊喜道。

  他没想到竟然有工匠发明出了水车,也顾不上阅卷了,直接和郦寄过来查看。

  在看到水车后的,刘襄开心坏了,这下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一大截啊!

  对了!该推广冬小麦了!刘襄转念一想,现在还是以春小麦为主,要是想增加国库粮食储量,冬小麦的推广就很有用。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没有冬小麦,而作为时代先知的刘襄已经让人做好了冬小麦种植和栽培技术准备,已经比较成熟,处在推广和普及阶段。

  冬小麦如何能成为面食的主要原料,后世磨石的出现和发展,让百姓能够借助畜力或者水力实现将小麦磨成面粉,然后做成各种面制食品。

  刘襄就算是皇帝,也不敢强行推广冬小麦的种植。唯一的结果,就是——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汉又会陷入新的伤筋动骨的的循环中。

  关中的农民,尤其是底层的自耕农,这可是不好惹的主,惹毛了他们,皇帝也照骂不误!

  反正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个时候并不像带清那样,大臣都敢指着皇帝鼻子骂,大臣不怕死,那么底层自耕农怕啥,农业国家以农为本。

  刘襄也不好逼迫,要是出现朱元璋或者李自成那种人,他的大汉极有可能腹背受敌。

  既然鲁班院捣鼓出了水车,看起来效果也不错。

  用水车灌溉和没有用水车灌溉的农田,那粮食产量蹭蹭蹭上涨,简直云泥之别,惊呆了一众人。

  对刘襄来说。水车已经只要出来,单纯灌溉似乎是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作为一位合格的统治者,刘襄自然会物尽其用,追求利益最大化。

  刘襄让人做了几个简单的水力磨坊去进行磨制面粉。这产量绝对不低,少府的库房中,已经堆了数百斤新鲜出炉的面粉。

  而少府下辖的的数百位庖厨,正绞尽脑汁,按照刘襄的命令,废寝忘食的研究如何将白面变成刘襄口中的饺子。

  是的,刘襄想吃饺子了,但碍于身份,不可能亲自下厨,那就只能将就了,不过他相信能工巧匠的手艺,一定可以让自己吃饭不错的饺子。

  粟米产量已经快要巅峰,黄昏已经快要到达。而小麦则后来者居上,就像德国鲁尔区的衰败,既然一个东西到达了极点,转换思路去用另外一个东西代替它就是。

  如今,同样的一块地,小麦的产量也比粟米高出许多。麦子比粟米,对水的要求低好多。一家五口就能搞定百亩土地的粟米,而小麦就是不可能。

  需要更多的精力去料理,广种薄收真不如精耕细作,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会持续增长,粮食产量如果不提高,那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很容易发生,更别说是“易子而食”那种悲剧了。

  推广冬小麦,真是让刘襄有点心累,太有挑战性了。首要问题:政策不管多好,百姓拒绝接受冬小麦,这就很尴尬。

谷</span>  让他们接受这种被他们认为是低等食物的小麦可真是要命,思维观念不改变,那可咋办?

  这个时代的关中,粮食是分等级的。第一等的是高粱米,只有贵族以及官员才能常常吃到,寻常百姓,只能在过节时吃上一点。

  并不是说有多么好吃,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第二等就是粟米,是百姓的主食。第三等的是小麦,愿意吃小麦饭的人,在关中只有最穷的农民。

  其他人,但凡日子能过的下去,是不愿意吃小麦饭的。就像宋代多数人吃羊肉,而廉价的猪肉没什么人吃,著名的也就大文豪苏东坡,大抵是有点贫困了吧,不然东坡肉的问世也要迟好多年。

  现在关中种植小麦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下田以及盐碱地。大抵属于类似废物循环回收利用的一种态度。

  回宫后,刘襄就召开了一次推广冬小麦种植的朝会。

  参加的,基本都是内朝的官员以及心腹,基本上也是一个任务分配的事情。

  刘襄心里面已经制定好了怎么推广冬小麦种植面积的计划。

  因此,一开始,刘襄就开明宗义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朕以为,也有可取之处。推广冬小麦种植,就要用此类来推行!”

  一开始,刘襄就以强硬的姿态,为冬小麦的推广定下基调。因为,现在的汉室,是那个天下疲惫,民生艰难的汉室。

  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下,皇帝忽然要推广向来被视为杂粮,只是一般民众在青黄不接的时节用来勉强度日的小麦,臣子们一脸匪夷所思。

  他用这个态度向大臣们表明:冬小麦推广,朕意已决。

  与会大臣,不是内朝的侍中、尚书、郎中,就是刘襄的心腹亲信。

  刘襄直接道:“朕决定了,今年开始,实行粮食保护价,将纳入小麦,每石小麦价格将与粟米看齐!”

  刘襄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少府有司,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购小麦,更不能有压价、抽成等投机性行为,朕将命御史监督!”

  他的个人小金库中,每年还会源源不断的有着巨额的资金进入。只要不乱造宫殿,出巡,散财,求仙问道,他估计起码能折腾到他完成整个社会改革,他的钱在生钱,源源不断。

  刘襄话音一落,顿时臣子议论了起来。

  单单这麦子的收购价格跟粟米看齐?心思活络的都明白,回去以后自己该怎么办了。

  赶紧的收麦子!有多少收多少!现在长安的粮食价格,因为粟米被保护的缘故,价格波动很小。

  一般,一石粟米五十钱到六十钱之间,基本维持了平均水平,再高的话,少府就要介入了。

  而麦子,一石小麦,目前在市面上,最多能卖到三十钱,有时候,甚至才二十五钱。

  若是麦价与粟米价格等同。许多人都在心里悄悄的把小算盘打起来了。

  在长安,不论衣食住行,还是交际宴客,都是开支极大的花费。只靠死工资,估计早就饿死了只能找点外快,捞捞油水。

  刘襄环视群臣,开口道:“少府令,此事就交给你负责!”

  “诺!”郦寄连忙出列拜道,但心中却是苦涩无比。当今天子即位以来,花钱的速度太快了!

  快的少府都跟不上今上花钱的速度了。这就是老想法了,刘襄这个总工程师可不会玩崩盘。

  将此事决定下来,刘襄看向其他臣子,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人肯定会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去收购小麦。但这就是他的计划,在他的预料之中

  想推广冬小麦,仅靠一个提高价格,是很难达成效果。必须要得到关中的地主阶级的支持。而要他们支持很容易,给够他们利益,没人不会和钱过不去,永远不会嫌弃自己钱多。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4276582/680299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