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2 节 地中海空战
忧郁的失恋人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这个时候难题就不在李从跟美国人这边了,反而在欧罗巴跟大俄罗斯那边了,你不是要一口吃下我们的部队吗?我们给你这个机会叫你吃下去,但是吃下去以后的事情你们能不能承受的住呢?这可是一个要命的问题,现在两大军事集团已经把自己的军事实力都调动起来了,尤其是能源集团,那个架势就是你只要稍微的有点动作我就立刻跟你们拼命,美国人的战略空军也在媛媛不断的把军队运送到西西里岛,当然了他的洲际导弹也对准了这边,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你敢开火,我也敢的,这样也就把大家都给拉回去了,出动洲际导弹可是一个不明智的事情,况且欧洲人也不是想用那个的,价值上千亿的导弹去打价值几十亿的战略目标,只要是脑子没有坏掉的人基本上都不会那么做的。
洲际弹道导弹(al ballistic mis死le) ,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它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攻击敌国领土上的重要军事、政治和经济目标。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比中程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和新命名的战区弹道导弹更长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
一般来说这些都是用来携带核武器的,跟这次似的携带了一堆的常规弹头去打击一个王牌部队在全世界来说还是属于首次的,其实欧罗巴的人也清楚,当那个基地射出洲际导弹的时候他的使命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就算是李从不破坏掉那里的话,估计美国人的导弹也得把那里给炸没的,就算是美国人没有动静,欧洲人也是不会继续发展那里的,谁都看的出来,一个暴露了的基地可是不会有人去理睬的,不值得。
一般来说,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至少应达到5500-8000公里(各国定义不一,不过能源集团的n`y-31a洲际导弹射程已达19200公里)。
导弹一般(但并非一定)装备1枚核或热核弹头,其典型构成为:液体或固体推进装置,二级或多级助推火箭,惯性制导系统(并可加装星座导航、卫星导航或末端制导系统),一个或多个载入飞行器,每个载入飞行器各含有一枚弹头。在这个上能源集团跟其他国家的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能源集团的助推火箭燃料跟他们的都不一样,主要是能源集团有自己的浓缩燃料,其实要是射击得当的话,就是绕地球一周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现在技术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
在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远程轰炸机的地位大致相同,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的战略威慑力量。而在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是战略打击力量的主体。这主要也是因为大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不怎么强大的原因。
如今,已经拥有远程弹道导弹的国家越来越多,主要有能源集团、欧罗巴、美国,大俄罗斯,当然了新近成立的伊斯兰联盟也是有的,这只是他们自己的说法,至于真正的实物就只有四大势力才有了。
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比中程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和新命名的战区弹道导弹更长的射程和更快的速度。然而以射程来区分导弹种类总是带有主观性和一定的随意性,所以目前并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严格地区分上述各种类型的导弹,所有定义都只在一定的学术群体内部能够达成共识。
世界上试射成功的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是苏联的epka,意为“老七”),北约代号ss “白杨”洲际弹道导弹-6“警棍”。这枚导弹于1957年8月21日从位于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试射成功,飞行了6000公里。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者组织来说,洲际导弹都是相当贵重的东西,所以在以后的战争中,出现的几率应该不是很大的,当然了,要是有足够的利益的话,相信应该不会有人吝啬的。
战局的变化发生在美军援助抵达的第三天,这天美军的战略空军照例携带了大批的军事物资前往西西里岛,这次美军的运输部队是庞大的,单是c130运输机就有多达三十多架,加上护航的战机足有七十多架,第一次的时候他们可能还会非常的紧张的,但是这都已经第三天了,十几万的部队都晕过去了,也没看见出什么事情,所以大部分人的心情也就有点放松,只是今天对于美国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就在飞机经过几个空中加油进入地中海以后,从法国南部的空军基地起飞了35架阵风-2型战斗机,这是阵风最新的改进型号了,虽然达索航空集团已经不在为欧罗巴服务了,但是跟他们的交易还是没有中断的,所以他们还是购买了不少这样的飞机的,况且当时购买的时候李从跟欧罗巴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这仅仅是第一批次的飞机, 在德国的汉莎空军基地,上百架战斗机也已经准备起飞了,他们就是今天即将投入战斗的军机,他们的任务也不是对美国人的飞机开火,他们就是要在自己的国境线范围内阻止美国人对地面部队进行补充,连着三天以来欧罗巴的空军一直都在被媒体鞭打,这样的事情让他们感觉十分的受不了,真是不知道他们的老大是怎么办事的,我们又不是没有军事实力,为什么要美国人这么对我们呢?也正是因为空军上下的不满意,所以他们就像做一个秀,一个可以逼退美国空军的秀,其实这个东西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了,战争可不是表扬的,你要上去表演,人家是来拼命的,这结果怎么样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猜得到的。
一百多架属于欧罗巴的战斗机在天空中集结完毕后就朝着美国人的补给机群冲了过去,他们要让这些美国佬知道一下,不是只有你们美国人才可以耀武扬威的,有的时候我们也是有自己的地盘的,你们要进来就得看看我们的军人满意不满意了。
虽然美国空军的数量有点少,但是他们多少的都是经历过一些战争的,也知道空战这个东西可不是单纯的依靠技术或者数量来取胜的,当然了要是差距过大的话肯定就有原因了,但是现在两方面的差距可都不是很大的,只要美国人自己小心一点是完全可以的,雷达显示双方都已经进入了对方的空射导弹的范围,本来美国飞行员认为这些欧罗巴的飞行员是来拼命的,所以没有经过什么同意立刻就开火了,这基本上也是美国空卷的正常处事手段了,只要是对我们有威胁的,要立刻给干掉才可以,不然的话死的只有是我们自己了。
远处的欧罗巴机群直接就傻了,这什么情况啊,怎么什么都不明白呢就立刻发射了几十枚空空导弹呢,而且还是那种作战能力比较强大的第四代导弹,雷达型空空导弹有美国的aim-120导弹、欧洲的amraam导弹(先进中距导弹)、俄罗斯的r77导弹,这类导弹外形往往为常规气动布局,采用了中途指令、惯性制导和雷达主动末制导的等复合制导方式,弹载嵌入式计算机中装定了复杂的软件系统,具有一定的“发射后不管”能力,能够超视距全向攻击目标,并且具有多种抗干扰措施和灵活的发射方式;具有对付多种飞机的拦截能力。
这次他们使用的就是ami120空对空导弹,作为amraam导弹家族的成员之一,四种型号,是世界多国空军争相采购的武器。2003年售价为每枚38万6千美元。 在2043年就是最先进的ami120-h,这个型号可是美**队内部的非卖品,据说造价就到了三十万美金的,要是出售的话至少得五十万美金以上的。
aim-120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发射后不管‘的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它首次使用便取得战果,揭开了世界空战史上新的一页。在此之前的超视距空战,由于大多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发射导弹后,载机必须保持对目标的跟踪和照射,直至击中目标。在这段时间里,载机须基本上不能有大动作,这对载机和飞行员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因为被敌方击中的机会很大。
1991年9月,aim-120a就已经开始装备美国空军的f-15重型战斗机,翌年2月又装备在f-16战斗机上。美国海军的f/a-18大黄蜂则在1993年10月首次换装这种先进空对空导弹。1992年12月,aim-120取得了服役以来的首次战果,击落了伊拉克空军的一架米格-25‘狐蝠‘战斗机。此后,又相继在伊拉克和南斯拉夫战争中取得多次战果。接着,美国正在生产的amraam型号已经由aim-120b演进到aim-120c。aim-120c采用了更加紧凑的外型设计,缩短了弹翼的长度,使得其能装载在f/a-22和f-35战斗机的内置式弹舱内。
该导弹的生产商雷锡恩公司目前正在不断地升级aim-120的硬件和软件系统,使得整个导弹的发展处于开放式的螺旋上升阶段中。目前处于生产线上的amraam导弹的型号是aim-120c-5,这种在aim-120c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导弹具有前者所不具有的大离轴角发射能力(英文缩写为hobs)。hobs技术使得导弹能够突破导引头万向节的方向调节限制,以更大的离轴角飞向目标。紧随其后于2004年下半年走上生产线的另外一种改型是aim-120c-7,由于采用了紧凑化的制导系统,制导舱段的长度缩短了15厘米,导弹得以换装一台长度更长,推力更大的火箭发动机,大大提高了飞行机动性和有效射程。
更新的aim-120c-8于2005年初从幕后走向前台。这项由美国海军主导,旨在提升aim-120压制远距离空中目标能力的升级计划将为amraam家族增添第4个成员--aim-120d。aim-120d将安装一条双向数据链路,使得其更好地与aesa雷达进行通信。此外,导弹的射程也将比aim-120c大为提高。根据预定的计划,aim-120d在2006年才开始小批量生产,2008年装备美国海军航空部队。
amraam是美国政府跟几个欧洲北约成员国关于发展空对空导弹及分享相关生产技术的协议的产物,但是这个协议目前已经失效。根据该协定,美国负责开发下一代中距离空对空导弹,也就是amraam,北约欧洲成员国将负责开发下一代短程空对空导弹,也就是先进短程空对空导弹。该协议的终止导致欧洲发展一种跟amraam竞争的导弹mbda(绰号:流星),美国则继续升级aim-9响尾蛇导弹。不过现在这些欧洲人要在自己的合作项目上吃苦了,其实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
美军的飞行员们在发射了大批的中程空空导弹后立刻就开始抢占有利位置,那个架势根本就不是试探的,他们根本就是来直接战斗的,上百架欧罗巴战机在没有接到基地指示的情况下只能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来做事,那就是开始反击,反正不是自己首先开的第一枪,要是不战斗的话,好像自己这边怕了人家一样,况且自己这边还是线内作战,要是出问题自己跳伞就是了,可要是美军也跟自己学的话他们就要当俘虏了。
这些欧罗巴空军也在适当的时候发射了自己的空空导弹,只是因为发射的时机已经不是很对路了,所以命中率应该不会很高的,中程空空导弹要是面对的仅仅是一个目标的话可能会追丢的,但是眼前的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机群,要是把他们跟丢了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欧罗巴的飞行员显然也是十分清楚这一点的,所以这些人中的一些老手根本就没有占据有利位置发射导弹,而是立刻离开了机群,虽然这样算是自己违反命令了,但是这样却可以让自己保住性命的,只有那些菜鸟才会去第一时间去反击,就算是你发射出去的导弹能把人家给打死,可是你自己的性命都没了,这有什么用处呢?
终于在几分钟过去后,美国人发射的空空导弹率先到达了,面对一百多飞机的巨大的诱惑,导弹纷纷朝着自己的目标飞了过去,飞行员们也都立刻坐着巨大的躲避动作,只是无奈自己周围的飞机实在是太密集了,稍微不注意的话可能就会给打下来的,一共75枚中程空空导弹击中了三十多架飞机,这个战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再看看欧罗巴发射的那些空空导弹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他们仅仅是击落了不到二十架而已,虽然仅仅是相差十几架,可欧罗巴的飞机总数要比美国人多很多的,接下来就是飞机上的刺刀见红了,他们的距离都很近了,等到近程空空导弹打没的时候,一个个的没准就得靠自己飞机上的航炮了,当然了,美国人还有一个劣势就是他们还有大批的运输机,上面有两千多的士兵跟大批的物资,要是他们出了问题的话,那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美国人一直作战都是在自己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的,尤其是他们的空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每次只要是有美军空军参加的战斗基本上都是他们占据优势的,而且是绝对的优势,这次他们也充当了一次被欺负的角色,一个个的美军士兵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他们面前的这些可不是阿富汗伊拉克那样的垃圾空军,这欧罗巴的空军虽然没有什么实战,但是整体素质可是要比那些国家的垃圾空军强大很多的,这点他们是有准备的。
当双方的战机靠近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些用肉眼可以看的出来的优势了,欧罗巴的老练的飞行员的战斗能力跟美军的新兵差不多,而欧罗巴的新兵简直就好像是没有毕业一样,战后能源集团调查部的人总结了一下这场空战,得出的结果就是美军经常参加战争,他们的空军时刻都是在第一线的,而欧罗巴的空军演习倒是不少,吹嘘的也很厉害,但是从这场战争的结果来看,以前可是有不少的水分的。
半个小时后,空战基本结束了,美军除了逃走的不到二十架的战斗机以外全部被击落了,运输机中也仅仅是几架装人的飞机被欧罗巴的战斗机挟持着到最近的基地去降落了,可以说美军的这次行动失败了,但是他们也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欧罗巴的损失可比他们要多很多了,除了第一次来的135架欧罗巴飞机以外,后来又来了一个批次的五十架飞机,总数将近200,可是能飞回去的连百分之二十都不到了,要不是美军看着他们的第三批次的飞机又要来了,他们肯定不会撤退的,那么结果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欧罗巴的一个胜利,损失了百十架飞机不就是几十亿欧元么,这跟一个巨大的胜利来说不算什么的,他们开始大肆渲染这场胜利,虚假的数字是必须的,原本欧罗巴的高层是不允许他们发射导弹的,本来还想等指挥官下来就把他们给解职呢,真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指挥官不但不用解职,相反还得到了晋升,只是这个指挥官可是非常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他可不想把自己的小命给扔在战场上,你们可以花言巧语的去骗老百姓,但是我这里是不可以的,所以这位有功之臣选择了退役,当然他的这些新闻是没有人来报道的,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这样的反面人物都是不受欢迎的。
美国人这次绝对被激怒了,没等欧洲人反应过来呢,美国人就开始往自己在欧罗巴周围的基地开始增兵了,这次绝对是真格的,首先美军第一装甲师就开始猛攻位于直布罗陀的欧罗巴基地,基地内部数万军队立刻进入战争状态,欧罗巴政府很清楚他们可绝对不是美军第一装甲师的对手的,直接连寄养都不给了。
如果说第1装甲师是美国装甲兵的鼻祖,一点都不过分,它是美**队中成立最早的装甲兵部队。自成立以来先后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湾战争、科索沃维持和平行动、自由伊拉克战争等军事行动。
1940年7月15日,依据美国陆军部指示,美军第1装甲师在肯塔基州诺克斯堡举行成立庆典。该师第一任师长是少将布鲁斯?马格鲁德,据说当时他望着现场精神抖擞的官兵和整齐排列的坦克,觉得这支队伍与美国护卫舰“宪法”号很相似,“宪法”号装备有厚厚的装甲防护,于是给它起了一个自豪的名字:美国铁甲军。
与“大红一师”一样,第1装甲师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也是参与“火炬行动”。所不同的是,这时候的“大红一师”已经经历了一战的洗礼,而第1装甲师才刚刚成立两年。
1942年11月8日凌晨,英美联军在法属北非发起了“火炬行动”。根据作战计划,参加“火炬行动”作战的英、美军队共有13个师、650艘军舰和运输船。首批登陆的部队为7个师,约11万人,其中在卡萨布兰卡投入8万人,在奥兰投入4.5万人,在阿尔及尔投入1万人。此外还有数个空降营将参加这次行动,其任务是占领敌防御纵深的机场和要地。这次登陆动用了1700架飞机作为空中掩护,其中绝大部分飞机都停放在直布罗陀要塞。
此次行动兵分三路:中线特遣部队是美国第2军(辖美国第1装甲师),由劳埃德?r?弗雷登道尔少将指挥,进攻奥兰;西线特遣部队由乔治?s?巴顿将军率领,攻占卡萨布兰卡地区;东线特遣部队由英军组成,由美国第34步兵师师长查尔斯?c?赖德少将指挥,进攻阿尔及尔。
中线特遣队在弗雷登道尔少将的指挥下,于8日1时许在奥兰登陆。在奥兰,组建刚两年多的第1装甲师在登陆时遇到了法**队的顽强抵抗。然而,美军特遣部队和运送他们到现场并送他们上岸的英国海军配合密切,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当时奥兰城的守军是法**队,大约有1万名官兵。如果得到内陆各驻地派来的增援,不出24小时,人数几乎可以增加一倍。所以,中部特遣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迅速封锁奥兰城。在攻打奥兰的行动中,美国的先头部队就是特理?艾伦少将指挥的美国第1步兵师,而负责给他们提供火力支援的则是第1装甲师。特里?艾伦的两个团在奥兰以东24英里的阿泽湾海滩登陆,然后采取两翼包抄的战术攻打奥兰城和港口;西奥多?罗斯福准将率领的第3团在城西14英里的莱桑达卢塞海滩登陆。接着,一支轻装甲纵队从阿尔泽的滩头堡向内陆推进,另一支较小的轻装甲纵队则从奥兰以西30英里的布扎贾尔附近登陆,攻打奥兰以南各机场,并从背面逼近奥兰城。
开始时,战斗进行得很顺利。11月7日傍晚,护航队假装经过奥兰,向东驶去,但又摸黑折回。凌晨1时,在阿尔泽准时开始登陆。半小时后,莱桑达卢塞和布扎贾尔港两地也有美军登陆。在海滩,美军没有遇上任何抵抗,尽管这一带有13座海防炮台。天亮后,法军才开始实施炮火骚扰,但没有造成多少损失。
接着,美军开始攻打奥兰港。两艘英军快艇“沃尔纳”号和“哈特兰”号满载着400名美军士兵,向奥兰港发起冲击。他们的任务是防止守军破坏港内的设备和停泊在那里的船只。两艘快艇在冲锋时都挂上了美国国旗,但法国守军并不理睬,仍然开炮阻拦,结果两只快艇都受重创。船员和美军士兵有一半被打死,余下的受了伤,成了法军的俘虏。
上午9时,各部队从滩头阵地出击,向纵深发展,但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法军的阻击,部队只好停止前进。
11月9日,美军的进攻仍未有进展。这时,奥兰城内的法国守军司令官得知阿尔及尔正在谈判,就放弃了抵抗。
10日,美军两支轻装甲部队从南面突入奥兰,逼近法军司令部。中午,法军司令官宣布投降。
在这次战斗中,由于弗雷登道尔指挥得当,再加之英国海军给予有力的配合,整个战斗进展顺利。经过两个昼夜的激战,在第1装甲师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法军终于抵挡不住,盟军顺利攻占奥兰。
此后,东进的美国第1装甲师成为与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遭遇的第一支盟军部队。
1943年2月14日,星期日,情人节。暴风席卷着突尼斯中部的山脉及平原。涂着黑色十字标志的德国装甲战斗群在风暴声和漫天尘沙下前进。凌晨4点,由抵达非洲不久的第10装甲师及隆美尔非洲军内精锐的第21装甲师各一部组成的装甲战斗群,开始按照预定的方案,沿法德及马扎拉隘口发起攻击。
此时隆美尔手下的德国非洲军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东面从埃及一路追击而来的英国第8集团军在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已经开始重新整编,准备给德国非洲军这个老对手以致命一击。隆美尔的西侧尽管受到一条由米里纳河绵延到马科纳西的山脊保护,但盟军由隘口突破防线的危险却日趋严重。为了避免在两侧合拢的绞索里被慢慢勒死,隆美尔宁愿抢先攻击,来打破这个僵持局面。此外,隆美尔也已经知道希特勒正考虑用汉斯?冯?阿尼姆一级上将取代他指挥在非洲作战的德军。所以无论如何,他也急需一场胜利来证实自己“沙漠之狐”的威望。卡萨林山口战役,这场二战中爆发在美国与德国陆军之间的第一场主要战斗就此开始了。
隆美尔的计划是穿越那些隘口后,向西北方向深入敌军后方,分割并消灭那些在他看来还是新手的美国部队。这个计划得到了希特勒的批准。
正面迎接德军攻势的就是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它也成为了第一个迎战德国陆军的美国师,第一个在沙漠中进行作战的美国师;但同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也是二战中美军所拥有的16个装甲师中唯一一个没有在战前接受过沙漠作战训练的部队。当时,该师的部队分散配属在一条绵延60英里的战线上,即将成为德军各个击破战术的牺牲品。“毫无远见的计划事实上判处了作战行动的死刑。”二战后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的阿尔基在战后回忆中提到卡萨林山口战役时如是说。
美军所隶属的英国第1集团军司令安德森将军并没有按照盟军指挥官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命令把第1装甲师集中布置在战线中部,也拒绝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战斗。第1装甲师所属的美国第2军奉命把第1装甲师拆开,组成由几个军直属的战斗群,其中的b战斗群转由第1集团军直接指挥。到2月13日为止,美国第2军和友邻的法国第19军只是零零散散地布置在一系列高地上,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掩护。
由于战线疏松,德军很快从正面和侧面穿越了美军战线。德军指挥官是海茵茨?齐格勒,他作为汉斯?冯?阿尼姆上将的副手,亲自指挥这次代号“春风”的攻击行动。
两天内,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在战斗**损失了98辆坦克、57辆半履带车、29门火炮和至少500名官兵,经过良好训练的近100个坦克乘员组被一扫而光。美军在卡塞林山口的失利是美军在北非战场遭到的第一次惨败,反响非同一般。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顿觉脸上无光,立即下令撤掉弗雷登道尔少将的军长职务,同时命令巴顿少将出任第二军军长。
3月17日,巴顿指挥第二军投入战斗。沃德师长率美国第1装甲师进攻斯塔欣-德塞内德,如果进展顺利,再向梅克纳西推进。但第1装甲师的进攻遇到了麻烦,几天的大雨使地面变为泥沼,坦克和卡车行进困难,进展缓慢。21日,第1装甲师攻占德塞内德车站。24日,攻占梅克纳西。这时,东多塞尔山口近在咫尺,只要第1装甲师乘胜发起攻势,即可一举夺占。可惜优柔寡断的沃德贻误战机,被德军抢占了山口,挡住了美军前进的道路,自此以后战机一再延误,自17日以来1500多人的伤亡使得巴顿解除沃德的师长职务,改由哈蒙少将取代。
北非战役结束后,英美联军开始进攻西西里。美国第1装甲师因战绩不佳,没能得到参加西西里战役的机会。后来,在美国第5集团军司令克拉克中将的指挥下,第1装甲师参加了进攻意大利本土的作战行动,主要包括那不勒斯、安齐奥、罗马-阿尔诺、波河河谷等战役。
1943年10月1日,第1装甲师与其他部队一道攻占那不勒斯。一周激战后攻抵古斯塔夫防线的前哨防线,但因气候恶劣、公路受损和德军抵抗顽强而进展不大。12月2日起,第1装甲师参加了亚平宁山脉新攻势,付出了惨重代价。直至1944年1月,仍未抵达拉皮多河与古斯塔夫防线的前沿阵地。2月,第1装甲师等部和新西兰军先后三次对卡西诺发起进攻,均无果而终。
1944年5月11日晚,在盟国空军进行猛烈轰炸之后,法军穿过加里利亚诺山区,突破古斯塔夫防线,攻入奥森特盆地。美国第1装甲师与其他部队趁机沿海岸公路挺进,于27日攻占韦莱特里并攻破凯撒防线。接着,第1装甲师攻占瓦尔蒙托内,沿6号公路直捣罗马。6月16日,克拉克率部进入罗马城。至此,第1装甲师并不太完美地结束了自己的二战之旅。
“二战”结束后,第1装甲师被派往德国施瓦本格明德执行占领任务。
1946年4月至1951年2月,美国第1装甲师退出现役。1951年2月,美国第1装甲师在德克萨斯州胡德堡转服现役。1971年5月与美国第1骑兵师1部合并为新的美国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余部退出现役,与此同时,陆军部将在德国的美军第4装甲师改编为美军第1装甲师,铁甲军再次“回归德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第1装甲师不仅具有了较强的火力攻击能力,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战术机动能力,重型武器均实现了自行化。这些优势帮助“铁甲军”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与科威特战争爆发,美军宣布出兵海湾,11月8日,第1装甲师奉命向海湾部署。1991年2月20日,美军第1装甲师第1骑兵中队跟在第2装甲骑兵团后面越过伊拉克边界,15时,16辆战斗工程推土机经10小时作业在边界沙堤上开出250条8米宽的通道。第1装甲师通过这些通道进入伊拉克,截止到18时,第1骑兵中队实际向伊境内推进了60公里。从26日5时开始,经过89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共摧毁伊军装甲车485辆、坦克440辆、防空火炮137门、火炮190门,抓获战俘6686人,任务完成。
1992年1月,驻德国的美国第8步兵师改编为美军第1装甲师。1992年北约欧洲快速反应部队成立后,第1装甲师奉命充当其下属的国别师之一,担负快速反应部队的任务。
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北约欧洲盟军司令部组建科索沃维和部队,美国第1装甲师派出1名准将副师长指挥东部多国旅,延续至今。
2003年,伊拉克战争打响,美军第1装甲师奉命参战,与其他部队一起推翻了萨达姆政权,5月22日,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军将进行换防,由第1装甲师接替第3步兵师。服役期满后,根据美军陆军轮换计划,于2004年2月和4月分批撤离伊拉克。
谁也没有想到第一装甲师的战斗力在被美国政府雪藏了那么久之后竟然会那么惊人,早就知道他们会取得在直布罗陀对战欧罗巴杂牌军的战争,可是唯一没想到的是,几万人的欧罗巴军队竟然没有顶住一个小时,连李从都有些惊讶他们的战斗力,就算是自己的第一军来了也不见得能取得这样的战果的。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362/11920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