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旧地重游
捡贝拾珠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冰河末世,我囤积了百亿物资张奕方雨晴
【感谢好友剑魂倾天下打赏支持!作者捡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顺便打个招呼:拾珠新书刚入v ,求首订及各种票票!谢谢!】
……………………………………………………………………
今天来的亲戚还有大表姐的两个姑姑,也是带着孩子来的。大表姐颐凤娇去上班了,没在家,田苗苗一进门就睡着了。别的亲戚田青青不认识,看看没有她的事,便告诉母亲郝兰欣,要去城里玩儿玩儿。
所谓城里,是指过去的老乌由县城,据说方圆两平方公里,四面都建有城墙,城墙外面还有护城河,东西南北各修筑着城门,城门外的护城河上修架着一座木桥,供车辆和行人出入县城。
现在城墙已经被修成了环城路,桥也被叫成了老桥头,东、西、南关(没有北关)已经与县城融为一体。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称老县城为“城里”。
大姨郝兰格家在东关老桥头以东,自然不算“城里”了。
“城里人多着呢,你一个小孩子家,迷路喽,别添乱。”郝兰欣阻止道。
“妈妈,没事,我鼻子底下有嘴。记不清不会问问呀?”田青青坚持自己的意见。
郝兰欣自是知道自己闺女的能耐。见女儿一心想去,为了保险,还是对大姐说了,让郝兰格派个孩子陪着田青青一块儿去。
首当其冲的,是十岁的三表哥颐守义。并且还要骑自行车带着田青青。
田青青心中暗喜:这样就可以多转几个地方了。
大姨有五个孩子,颐凤敏是老大,今年二十岁,老二、老三、老四,都是男孩儿,分别叫颐守信、颐守仁、颐守义,年龄分别是十七、十四、十岁。老五是女孩儿,今年六岁。因为是老小,还在充奶孩儿。据说晚上还和母亲睡一个被窝,有时还尿床。
三表哥长得很胖壮,要比温晓旭高出半个头,能坐在自行车座子上骑。虽然屁股一扭一扭的,车子骑的却很稳,田青青坐在后椅架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恍惚。
“青青,你说咱去哪里吧,说出来,我就带你去。”颐守义问。
“随便。反正我哪里也不熟。”田青青说。
结果,还是按照田青青暗示的路线走的。
现在的县城太破旧了,街道两旁,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街道很窄,也就刚错过车去。一栋楼房也没有,临街店铺也很少。
最繁华热闹的要算十字街了:东北角上是县百货商场,西北角上是县五金商场,西南角上是城关供销社,东南角上是县食品门市部。食品门市部的东面,是肉食门市部,胡大霞的男人杨灿鑫,就在这里面当会计。
“我们到百货商场看看吧。”颐守义建议。
百货商场是乌由县境内最大、货物最全的商场,一般乡下人来了,就是不买不卖,也要到百货商场里看看,开开眼界。
田青青对其却不感冒,摇摇头说:“我们又不买东西,甭去了。还是到北边看看去。”
她前世田苗苗时期,工作单位就在老县城北边,她想到那里旧地重游。
往北骑了一段路,来到了北边的老桥头上。现在老桥还在,桥下流水潺潺。这是田青青没有想到的。因为前世田苗苗时期,这里已经是一个很宽阔的丁字路口,护城墙和护城河的地址上,都盖了院落,住上了人家。临街盖有两层或者三层不等的楼房门市,其繁华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老十字街。
老桥头西侧、护城河的南岸,竖着一个不大的牌子,上面写着“米面加工”,下面一个箭头指向里面。
“这里有磨面子的?”田青青跳下自行车,指着牌子问。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往里走,又说道:“里面就是一个磨面子的机器,一个碾米的机器,没看头。”
“你们换面子是不是上这里来呀?”田青青没有理会颐守义的阻挡,一面引起话题,一面脚不停的往里走,
“嗯。”颐守义见田青青没有停下的意思,也跟着走起来,并说:“城里头这边一个,难关老桥头还有一个。两下里离着我们一般远。我们一般来这里。”
“这里磨得好?”
“不知道。可能是说这里干净。”
磨面房建在护城河南岸,两间打通的房间,里面果然只按着一台磨面子的机器,一台碾米的机器。店老板穿着一身满是粉尘的衣服,正在磨玉米。机器“轰轰”响着,房间里粉尘飞扬。
有三个妇女在一旁站着,好像是等着磨面子或者碾米。
这是田青青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米面加工点。想起父母推碾子的辛苦,心想:等空间里的玉米成熟了,就拿到这里来加工。决不让父母再推碾子了。
在护城河的北岸,是县粮站。这个在前世田苗苗时期就已经有了,也是朝东的大门。田苗苗曾经在这里办过粮食关系,所以有印象。
看到了前世熟悉的地方,田青青心情大好,很有种就地重游的感觉。
在县粮站的西边是面粉厂,这个田青青前世里也有印象。因为她曾经在那里买过面粉。
“我们到面粉厂看看去。”田青青说。
“走。”颐守义立马拐过自行车,“不过,那里光换面的,没看头。”
面粉厂紧挨着粮站,取面的门市与粮站的门市并排着,都座北朝南,一拉溜的平房。
田青青和颐守义推着自行车走。因为换面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田青青怕被碰着,没让颐守义上车子。
田青青站在取面室门前,望着接连不断的取面人,不由心中感叹:真是河里没鱼市上看,自己家里一粒麦粒儿都没有,人家怎么会有这么多小麦呢?看来,自己家的生活水平,在这个时期里是最低的了。
看了一会儿,田青青发现:换面的人把取面条交给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让换面人把整袋的面粉搬到外面,倒进他们自己带来的口袋里,取零时再交回空面袋。
换面人把面粉倒完后,尽管使劲儿地抖动,面袋上还是沾着一些面粉。
前世曾听大姨说,东关有几个老太太,每天来扫面袋。扫的面粉一家人都吃不完。
现在看来,那几个老太太还没出现。
不过,前世田苗苗工作时,布面袋已经换成了编织袋,根本不用倒。
这么说,扫面袋是出现在现在之后、田苗苗工作之前了。
那么,如果自己来扫面袋,一天扫几斤,也可以解决家里的吃面粉问题。还能添补粮食。虽然空间里有玉米,指日可收。但家里除了玉米没别的,连顿热面汤都不能吃。别说别人,自己想起前世吃过的香喷喷的炸酱面,一咬一嘴油的水饺,都会不自觉地流口水。
对!有时间来扫一天试试,看能扫多少?!
“我们走吧,没看头。“田青青看了一会儿,想了一番心思后,对颐守义说。
他们顺原路又来到老桥头北面。田青青还想往北走,被颐守义挡住了:“那里什么也没有,光庄稼地,去那里看什么?你在家里还没看够土地呀?!”
田青青大囧。想起前世田苗苗是九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来工作的。算起来,还有二十多年呢!而城镇建设,要从八十年代才开始,以后逐步加快。现在才是七十年代初期,自是什么也没有。
田青青心里直笑自己糊涂,再也没了游玩儿的兴趣,二人打道回府。
到家的时候,大表姐颐凤娇回来了。
颐凤娇一米六五的个头。面色白净。不说话时,更显得美丽、端庄、朴实。她那明媚的眼睛并不特别大,盖着长长的微翘的睫毛,抬起来,亮晶晶,低下去,静幽幽。
二十岁,正是姑娘们鲜花盛开的大好年华!这在颐凤娇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娇姐姐,你下班了。”田青青首先打了招呼,并很大方地凑到她身边。——在医院里时,颐凤娇曾经跟着大姨去看过她,所以认识。
“青青来啦!”颐凤娇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银铃般地说。
颐凤娇当地生当地长。她说普通话,是在标榜自己广播员的身份?还是相应号召普及普通话?田青青不得而知,只是听着十分好听。这让她想起自己前两世的大学时代,那里的老师、学生都说普通话。
颐凤娇拉起田青青的手,看了看,问:“青青,你把手伸进滚开的油锅里,真的一点儿也没受伤?”
田青青点点头:“没有。”
颐凤娇:“青青,在把手伸进油锅里之前,你想什么了?”
田青青:“想不给她钱。她说,‘谁敢往油锅里伸伸手,就一下,我给他(她)二十块钱!!!’我不想要她的钱,只要她不给我要那二十块驱鬼钱就行。于是,我……我就……”
颐凤娇:“青青,你做的很对,表现了你从小就有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不过,如果有人采访你,你不能说钱。这是封、资、修的那一套。你应该说是为了破除迷信,揭穿牛鬼蛇神的鬼魅伎俩,维护hong色~政~权……”
见亲戚们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她,颐凤娇打住话头,从箅子上拿了个馒头,一掰两开,递给田青青一半儿,自己吃着一半儿,说:“青青,到我屋里来,午饭还得等一会儿呢。”
田青青见母亲郝兰欣在厨房帮大姨干活,田苗苗还在睡觉,便跟着颐凤娇来到西里间屋里。rs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358/11425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