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汉东皇传 > 第四卷 天子 第222 和解董卓(下)

第四卷 天子 第222 和解董卓(下)


第222和解董卓(下)

        不管如何,因为贾诩、段颎两人,刘杲对段煨的态度顿时改变,一扫刚才轻视。

        陕县城内,段煨七千余降卒,刘杲命人聚集一处,好生招待。除兵械缴没、行动受限外,这些降卒其他一切,一如段煨戍守陕县时。这亦是刘杲隐隐示好,降低降卒反感。

        陕县县长治所内,刘杲张罗一桌酒宴,为段煨压惊:“大将军相召入雒,我虽远在河朔处理匈奴事务,亦匆匆提兵过箕关、渡大河,为大将军助势,不敢耽误。”

        “闻董将军亦是因大将军手书,才提兵入雒,却不知为何逆击我于北邙阪?兵卒千里奔骑,日夜兼程,欲助大将军安稳国事。他们一心报国,却被逆击北邙阪,继而被掩杀两散,或是仓惶逃奔崤山,不知所踪;或是困守岸边,粮草断绝。”

        “为军之将,若欲建功,必视兵卒若亲人。兵卒既以性命托于主将,主将亦须为其周旋。兵卒若有苦,军将应为之张目,不使其人被冤死。”

        “入雒六千骑,皆已跟随我数年,昔日定黑山,伐西羌、收编白波、五分匈奴,都有他们倾心辅助。精兵悍将,当死于死于沙场,马革裹尸,不能莫名其妙枉死于雒阳。”

        “因紧张入雒六千步骑,一时莽撞焦急,故才率大军掩袭陕县,欲借陕县来换取董将军放过入雒六千步骑性命。校尉{段煨}还请见谅。”

        这些言语,便是刘杲袭击陕县的藉口:因大将军何进相召,刘杲遂募集步骑六千,入雒相助。但是不料六千步卒忽被董卓袭击,围困在北邙阪。因为担心部曲安危,刘杲才袭击陕县八千戍卒,欲与董卓交换人质,保全兵卒性命。

        刘杲这藉口,可谓是错漏多多。对刘杲入雒一事略有耳闻的段煨,根本不信刘杲这毫无缘由的藉口。

        段煨当时就言:“董公{董卓},曾多次手书州牧,令州牧退兵并州,州牧当时为何不退?若是州牧退兵并州,何至于汉兵自向残杀于雒阳?”

        因为顾忌形势,段煨话语比较委婉,只能不软不硬的冷讽刘杲两句,至于双方皆知的根本性的分歧,段煨却是不敢提及丝毫。

        “我受大将军相召,非董将军军令。且董将军为凉州牧,我为并州牧,权辖不一。军阵,国之大事,虽千数人调遣,亦要各郡县权要层层批示,而后携护符、印章,方能募兵行事。入雒六千并州儿郎,皆欲效命于大将军,未至雒阳大将军门下,岂敢私受董将军军令?”刘杲当即反驳道。

        段煨盯着刘杲数息,轻声道:“大将军为阉竖屠戮之后,司隶军事调遣,听从董公,也是汉家制度常规。”

        “啊!大将军已经身死?这个委实不知。”刘杲佯惊道。

        一听这话,段煨就明白刘杲真正打算。刘杲这是装聋作哑,诈称不知雒阳变局,为他据小*平津、出兵北邙阪寻个可以下台的藉口。

        刘杲这一句“不知雒京局势”,就轻易抹杀掉以前种种冲突,将兵进北邙阪之事,视作一场误会。

        刘杲兵发北邙阪,至雒阳不过一日路程,又焉能不知雒阳变局?但是段煨明知刘杲随口假话,却也不能将话挑明。

        无论如何,这句一眼看出的假话,却是代表刘杲的态度:刘杲已经承认失败,不敢再与董卓争锋,只是欲借“误会”这个藉口,方便刘杲下台,退回并州。

        如何处置刘杲,只能由董卓裁决,段煨不能逾矩。所以段煨沉默下来,没有对刘杲这句话,再明确发表看法。

        时事迥然,那些真实冲突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随口编造的虚假藉口,却成为众人皆可以接受的事实。

        最后刘杲又道:“原来一切只是误会。还请段校尉手书一封,向董将军解释原委,替我与董将军和解。他为凉州牧,我为并州牧,皆是封疆重臣,一旦因为这次误会,引起军争,那可是真要骚动天下。”

        =============================

        雒阳。

        宋泓拜见董卓后,张口便道出此行目的:“国事艰难,雒阳又才遭劫数,人心惶惶。某之所以贸然前来,是愿作中间人,和解将军与并州牧,使雒阳不复有兵戈之患。”

        董卓呵呵笑道:“国家安定,亦所求也!执金吾为朝中肱骨,又是刘并州岳丈,由你主持和解,最是合适不错。”

        宋泓板着脸,表情严肃:“因私废公,君子所不为。和解将军与刘并州,此为国事,不牵连家事。”

        董卓一边的李儒连忙笑着缓和气氛:“大则国事,小则家事。若能和解,两利皆有,何必计较这种末端。执金吾,还请与将军共议和解大事。”

        宋泓脸色少和,向董卓施礼道:“今日刘并州使家人送来书信一封,言久在河朔,忽闻大将军相召,遂据河东捕获阉竖党众,并携军六千,过箕关援兵雒阳。因消息闭通、雒阳变局数日而定,故刘并州不知大将军已死。”

        “骑都尉吕布虽屡称大将军已死,然而却久无例证。因吕布格杀故骑都尉丁原,刘并州是以不信吕布之言,与之僵持在北邙阪,欲以此拖延吕布,防备吕布谋逆。”

        “刘并州虽兵入雒阳,但并无他意。之所以与将军逆兵,实属误会。”

        董卓点点头,轻声道:“原来只是误会。”却是董卓也不愿此时与刘杲争斗,借机下台,将此次交兵定性为误会。

        董卓入雒以来,收获大于希望,借助兵卒胁迫,短短十数日,他从边疆一将军,隐隐成为秉持朝政第一人。董卓此时正心怀壮志,欲干一番大事业,从此青史留名,并列于霍光、伊尹之侧。

        若是此刻与刘杲全面争斗,并州数万兵卒倾巢而出,立时将董卓带入危局。

        刘杲害怕董卓借助天子诏书,连势皇甫嵩、刘虞、公孙瓒肢解并州。

        但是董卓何尝不害怕,一旦刘杲大军出并州,关中皇甫嵩、幽州刘虞、益州刘焉,以及山东各州牧也望风而动,连势强行驱除他回归关西。还有袁绍会不会再趁机返回雒阳,来个釜底抽薪,断尽董卓归路?

        董卓才入雒阳十数日,根底极其薄弱,心中也是常常揣揣然,宛若狐狸行走河冰之上,小心谨慎。

        刘杲担忧并州根基,董卓亦担忧自己前途。

        两人各自都有顾忌。

        只要不是迫不得已,和解是必然趋向。

        和解基准已定,那么接下来,便要商谈和解条件。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1774/60354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