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驸马传 > 第243章 门生的开端

第243章 门生的开端


“那孙猴子在铁扇公主肚子里翻江倒海一般的折腾,踢心踹肺的闹了好半晌子,那铁扇公主疼的甚么似的……”

        李二小声的讲着“三调芭蕉扇”的桥段,发觉喜儿已经没有了动静,歪头一看,小喜儿早就昏昏沉沉的进入了梦乡,睡的真个是踏实香甜,嘴角上翘的模样仿佛在睡梦中还在窃窃的笑哩!

        两人俱是劳累,相拥两眠,次日日上竿头,方才起床。

        还不等用过饭食,便有人来请见。

        “驸马爷爷安好的哩!老夫人安好的哩,诸位夫人安好的哩。    ”来者一进来便是急慌慌的磕头,给诸人都请礼问安的罢了,这才抬头。

        来者非是别个,正是李二的老熟人,老“上司”,阳谷县大老爷李知县。

        李二笑道:“原是李大老爷,怎到京里来的了?可是阳谷出了甚的事情?”

        “驸马爷爷取笑的,下官不敢妄称老爷。    劳爷爷挂怀,阳谷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好着哩。    ”阳谷县大老爷笑的那是一个欢实:“下官此次进京是要调任他处的,爷爷也是阳谷的乡梓,下官特来拜见。    ”

        诸位阳谷县大老爷虽不敢说是如何的清廉为官爱民如子,终究是守了读书人的本分却也没有什么大的恶行,在当时也算不错的官员。    不过因为是地方微末小吏,起不了甚的大事情。    始终进不得众人视线罢了。

        “原是李大人要升迁地,不知去往何处为官?”

        “嘿嘿,下官今岁的考评得了个优异,阳谷任期已满,奉吏部调令来京,给了个泗州转运使的差事。    ”

        李二呵呵一笑:“李大人原是高升了的,恭喜了。    恭喜了!”

        “下官官职卑微,在京里又没有熟人。    便借了精忠驸马爷爷的名头,要不还定要等到甚的时候哩!”

        宋时候的官僚体制那是出了名臃肿庞大,随便一个职位也不知道有多少候补地官儿在虎视眈眈的盯着。    就算是有了功名也要投门路送礼物才能放个实缺,即便是如此在京里等个一年半载也很难捞到官职,朝廷里放了旨意之后等个三年五载才得上任地事情也不足为奇。    这县大老爷在京师一没有门路二无有kao山,能够如此迅速畅通无阻的得到那一纸调令,kao的就是搬出精忠驸马李二的名头。

        李二在京师那可是风云人物。    阳谷县大老爷每到一处便大言是李二的父母官,与吏部的堂倌们大肆宣讲和李二是如何的交情。

        朝廷里时刻都在密切关注李二,吏部更是不敢怠慢,急急地把这位知县大老爷的情况上报,朝廷也搞不清楚诸位七品芝麻官和李二究竟是如何的交情,索性做了顺水人情,放到泗州为转运使。

        泗州属淮南东路扬州府辖制,宋时候的珠江流域还不曾开发。    最富庶的便是淮南的东西两路,相当于现在的江苏一带,想那扬州与金陵(江苏南京在当时已经有了建康的名字,人们还是习惯于成江苏南京为金陵)乃是大宋地赋税重地,转运使又是管理钱粮等物,泗州转运使自然是个肥缺。    就算不必刻意的贪墨也是也是肥的流油。    阳谷县大老爷从一个贫瘠的七品县令,一跃而成从五品的富庶转运使,自然是喜出望外。

        眼瞅着便要走马上任,自然是要拜谢李二这个“宗师”的。

        “实不敢欺瞒爷爷地,下官无门无路,只能搬出爷爷的名头来,这才能够如此顺利的上任,爷爷勿怪。    ”

        李二听罢是哈哈大笑:“也罢,好歹李大人也是我的父母官,也颇有些个清廉之名。    咱都是阳谷的乡梓。    若是我的名头还有些作用便尽管拿去用好了,切莫坏了我的名声才是。    ”

        闻得李二如是所言。    阳谷县大老爷急急的起身施礼:“宗师且放宽心,学生万不敢胡作非为,上任在既,还请宗室训导。    ”

        按照宋时惯例,既然借了李二的名头,又为李二所认可,那阳谷县大老爷便算是李二的门生,自然是要以宗师之礼相见。    上任之时李二也要训导些“金玉良言”,以示教诲。

        这位县地老爷为官还算不错,李二想了想道:“泗州不比阳谷,是要富庶地多了,你又是转运之职,切记要洁身自重万不可搜刮民脂民膏。    但凡行事切要以民生为重,不可行压榨之事。    若是真个为民作主,我定竭尽全力的帮你;若是你做下欺民压民地恶事,便是朝廷不加理会,我也是要追究的,须怪不得我不见桑梓之情……”

        “学生谨记宗师教诲,必三省之,不敢有一日或忘。    ”阳谷县令恭恭敬敬的听了,信誓旦旦的保证做个好官。

        “这便是好的,也不必老是念些急功近利的东西,今岁朝廷大力治理淮河,只要你在治淮上多用些心思,必然能够再次升迁。    ”

        阳谷县躬身为礼,说了几句场面话,从衣中摸出四个银元宝:“些须的礼物不成敬意,请宗师笑纳。    ”

        “罢了,银子我也不缺,你好生的收了吧,又了这些银子也够你三两年的衣食,省的再去搜刮。    ”李二微微一笑的说道。

        “学生不敢。    ”阳谷县尴尬的一笑:“不瞒宗师,这些个银钱便是我全部的家当了,既是宗师不收,学生便不必再去筹借盘缠的。    ”

        李二一笑,送他出来,若是这位七品芝麻官真的能够爱民如子造福一方,也是极赞的。

        殊不知这小小的阳谷县令将xian起滔天巨浪,这是后话不作细表。

        趁了这几天的空闲,李二终于将那邸报的底样弄了出来。

        邸报还是原来的模样,却是大大增加了版面,除有朝廷的公告事宜之外,更是添了些地方风俗等趣事,尤其是开一个大大版面,准备连载那煌煌巨著《三国传》。

        李二仔细看看那邸报的小样:“好的,便是如此的吧,送交枢密院审核。    ”

        “这是邸报?怎这般的模样?”司马光拿着李二派人送来的小样,纳闷儿的紧了:“邸报上怎么还有这些怪力乱神的东西?”

        司马光为当世史学大家,对于那黄巾军作乱自然是十分的清楚,分明就是张角借传教布道之名行反叛之事。    哪里有那些仙人传授“太平要术”的说辞,张角一介流寇,更不可能有那些“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本事。    尤其是在李二的三国传里头,关于吕布会貂蝉那一段竟然有许多的香艳描写,这要是放在朝廷的邸报之上还不叫人笑掉大牙的么?

        司马光本就保守,热衷于《资治通鉴》那样的正史,自然见不得这个:“诸位大人,李……驸马的这个邸报弄的都是个甚么东西?如此胡来怎成?”

        司马光虽说是失了宰辅之位,并不等于失去了一切权利,还是同枢密使,保留了许多基本的大权,其官职还相当于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副总理,绝对不是如清宫戏里演的那般“摘去顶戴花翎”就什么也不是了。

        大宋的政体和满清那是很大区别的!主政的王安石埋首于书文条陈堆中,接过那邸报小样,略略的看了一遍:“呵呵,这个李二真是个能说的,竟然考证出关云长手持的兵刃是冷艳锯,还取个青龙偃月的名堂;哈哈,张翼德的兵刃居然是丈八蛇矛,真个是有意思的,哈哈。    司马二郎穷古今通史,也不曾有这般的考证的吧!”

        司马光哼一声道:“史书便是史书,哪有这般的写法?野史就是野史,哪里有什么貂蝉女子,哪里有什么连环计?分明就是董卓吕布二人反目,偏偏却弄出这么许多的名堂。    不过……不过驸马所书的这个“丁香舌绽春雷剑,石榴裙斩jian佞臣”的故事还真的是有些个意思,这个王允也是真有其人的,却不知是不是有这美人连环计……”

        “终究是史书罢了,哪个也不曾亲见过,许在东汉年间便是真是有这个事情哩。    ”王安石当然不会相信李二所书的《三国传》是史实,无所谓的说道:“驸马弄的这个故事还是有些个局面的,光是董卓吕布之争便是足见用了心思,想来也不会有人相信,博人一笑罢了。    司马二郎何需如此的在意?”

        “王獾郎之意是要驸马如此的刊印邸报?”

        “也是无伤大雅的事情……”王安石深知官家不愿和李二再生什么事端,有心的把那邸报小样通过审核。

        “如此……如此太过儿戏了吧?我意是要删去这些三国文字。    此文于《资治通鉴》完全不符,旁的史书也不曾有过这般的记载……”司马光辛苦撰写《资治通鉴》,自然不愿如李二《三国传》这般的史书来混淆视听。

        “如此还是请官家圣意天裁的吧。    ”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1765/6032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