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隋末之乱臣贼子 > 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旱前

第九百九十五章 大旱前


“皇上,听说明年要征讨高句丽了?”皇宫之中,一处宫殿之中,床榻之上,两个美貌的妇人满脸通红,双目流转之间,风情无限,一左一右,偎依在李信身边,不是尹氏和张氏又是谁?那张氏玉手深入锦被之中,好像是在摸索着什么,杏眼含春,声音中还充斥着魅惑之意。

        “恐怕是不可能了,明春恐怕有旱灾,明年又要欠收了,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恐怕需要向后延迟。”李信摇摇头,他抚摸着两人身上丝滑的肌肤,说道:“不过高句丽也得意不了多久,明年一过,朕就要亲自出征,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其消灭。”

        尹氏和张氏相互望了一眼,脸上的笑容更多了,那尹氏低声在李信耳边说了什么,然后整个人都缩入锦被之中,很快大殿内就传来一阵阵异样的声音。也不知道李渊若是能活到现在,会不会再次被活活的气死。

        欢乐很快就结束,关中的旱情在新年的时候已经有了体现,从新春到上元夜的时候,关中就没有下过一滴雨,朝中的大臣脸上都露出担忧之色。

        “陛下,朝廷的抗旱机制必须要立刻启动起来,不然,大旱来临,朝中粮食减少是次要的,臣担心的是,民间有人借机闹事,这才是最重要的,历代王朝,大旱之年,百姓食不果腹,铤而走险之人不计其数,臣以为,立刻盘点各地的粮仓粮库,若是一旦大旱发生,朝廷就要立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杜如晦在大殿上大声说道。

        “陛下建造的龙骨水车也要让工部立刻扩大建造规模,免费送给老百姓使用,天下虽然干旱,但只要上下一心,就算一年不下雨,也能闯过这一关。”韦园成也出言说道。

        “哼。两位说的不错,但是更重要的是,各地官府要提前做好准备,在米市上。禁止大规模粮食买卖,禁制商人囤积居奇,这些商人本身就是为了逐利而生,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在大灾之年。尚且如此,那就是违背天理,这样的商人,就应该抄家灭族。”李信面色阴沉,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土地兼并的情况,不就是因为没有粮食的时候,将自己的田地抵押给地主豪强吗?

        “陛下圣明。”韦园成等人面色一变,这个皇帝对那些地主豪强,可以说猜忌之心从来就没有改变过。甚至更加的严格吗,连这种事情都是现在就说出来,分明就是为了打击这些地主豪强。

        “在春耕之前,关中的各种水利设施都要认真检查一遍,既然上天不下雨,那就自力更生,朝廷能动的人都要动起来,大将军即将领军还朝,加上朝廷的军队,约有百万之数。不要多的,我们只需要三十万人,就能将关中的水利设施,重新翻修一遍。这些将士们,别的没有,但是有一把力气,干农活不行,挖沟壑还是何以的。工部要派出精干人选,在民间也要寻找精通水利的人。上下齐心,哪里有完不成的事情呢?”李信很重视这次干旱,这可以说是李信登基一来,遇见的最大的自然灾害。

        在封建时代,生产力低下,基本上是靠天收成,面对自然灾害,多是相信鬼神之说,但是在李信看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只要上下一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陛下,臣以为天威难测,在于德政,德政不修,上天就会降下警示,陛下应该潜心斋戒,必定能感动上苍,降下甘霖。”一个老大人颤巍巍的走了出来。却是礼部侍郎孔颖达。

        “孔大人,这话说的就不对了,陛下英明神武,大唐上下,国泰民安,如何叫陛下德政不修?”一个阴冷的声音传来,却是许敬宗面色阴沉,大红官袍在他身上,就好像是染了鲜血一样。他一说话,众人的面色顿时变了,有的人还露出一丝不屑之色来,许敬宗的名声在朝廷之中不怎么样,相比较孔颖达而言,那就是天上地下之说了。

        “天象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陛下修德政,自然是没有错的。孔大人谏言或许不能解决眼前的旱灾,但是忠心是有的,还请陛下明察。”长孙无忌赶紧解释道,他看着许敬宗的目光有些阴沉。宫内的消息,这个许敬宗和李贵妃走的很近,谁知道,这个阴狠的家伙会不会投靠李芷婉,帮助李承基夺取太子之位呢?要知道许敬宗这种人,发生这种事情还真的有可能。长孙无忌就是要阻止这种事情发生,最起码也要让许敬宗知道自己的厉害。

        “君王自古以来都要修德政,只是,这天灾若是说对君王的警示,君王要斋戒,礼敬上苍,上苍垂帘,就会降下雨来,恐怕有些假了,若是如此,还需要人来干什么,不如大家都来礼敬上苍,上苍不但不会降下灾祸,还会保证大唐安宁呢?若是如此,历代王朝恐怕也不会有灭亡的机会,上天都在保护那些君王吗?”李信不在意的说道:“所谓修德政,敬上天,还不如说,修德政,敬苍生。苍生的力量是强大,大家团结一心,朕就不相信解决不了眼前的旱灾。”

        李信并没有怪罪孔颖达,在这个时候,上苍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天象的,都会被人称之为是对帝王的警示,有些时候还是有点作用的,这种作用也只是针对那些昏庸无能的君王。但是对李信却不行,李信讲究的是人定胜天。这些年一路走过来,不恰恰是说明这一切吗?旱灾只要运作的好,不见得就解决不了旱灾。

        很快,在新年之初的大朝之上,大唐王朝很快就建立了预警机制,蓝田大营、霸上大营的兵马除掉部分兵马外,二十万大军分赴关中各地,进行兴修水利,准备应付即将到来的旱灾,朝廷也准备了六百里加急文书,将如何预防旱灾的手段,送到各地官府,命令各地官府认真对待各地的旱灾,在唐风报纸上,也刊登了一些应付旱灾的手段。(未完待续。)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1356/133871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