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貌合而神离
弘毅知难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不用做任何觐见大清和硕亲王的准备,“汤司铎”依旧是一身“黑罩白里”的耶稣会“非制式”服装,就那么悠然自得的站在圣像之下,等着。
不一会儿,在汤若望的“义子”潘尽孝的引领之下,大清和硕襄亲王一行两人、一男一女果然进到了礼拜堂之内。两拨人却都没有说话,连个招呼都没有,尽是寂静。
就在这片寂静中,博穆博果尔和来人按照全套教徒的礼仪,自顾自得行动起来,俨然已是入会颇久的“资深教徒”了:先是襄亲王除去了头顶的瓜皮帽,这叫做“除冠”,然后走到圣水盘前,以右手蘸圣水、划十字,并且念念有词道:“吾主,以此圣水涤灭我罪,并驱邪魔,拔除恶念,阿们。”
博穆博果尔口诵《点圣水经》之后,也不理身后的女子,接着面向圣所、圣像,身体立直,弯曲右膝至地,再站直,以表示敬礼圣体,此为行“屈膝礼”,亦称“请安”。然后这才转身冲着皇帝福临亲笔写就的匾额行礼,这就是“先神后君”之中国化礼节了。如此一番下来,二人终于恭谨的走到圣坛之前,在圣像下分别择了一个位置,轻轻跪下,做起“默祷”。
半晌之后,博穆博果尔这才当先起身,笑着对一旁的汤若望说道:
“玛法,打扰您的弥撒了不是?”这一句“弥撒”而不是所谓“礼拜”,足见襄亲王的笃信天主。
与此同时。旁边一身满女服饰的女子也急忙起身,冲着汤若望施了一个半礼,口中也尊称“汤玛法”。
“呵呵,王爷和福晋贵客临门,老臣这点事不算什么。您不来,我每日不也还是要祈祷您和福晋身体康健、万事大吉的吗?”
汤若望一边说着,一边给女子、也就是襄亲王福晋董鄂氏回礼,却始终饶有兴致看着年轻夫妻二人的脸盘,有些情不自禁的畅想一番——
董鄂氏自不必说,国色天香那是自然。要不然怎么能把我们的皇帝福临给迷得那么“五迷三道”的?但今日却依旧是愁眉不展、一脸哀云……难道是思念日久。还是心存愧疚?唉!无论为何,看来你虽然入了我圣教,却远未明白天主福音的真谛啊!
倒是年轻的襄亲王每次到来,汤若望总是忍不住多看两眼。而且还要在心中暗自点评一番的……
“王爷、福晋。请这边坐。”
说话的。正是官方身份——南堂仆人、私下关系——司铎义子的潘尽孝。此时的他,正弯着身子,伸手指向了一旁的长椅。头脸却低得很!
“尽孝啊,你和我还如此客气?谁不知道咱们两个长得和双胞胎一般样儿?你就干脆抬起头来,我不还和照了镜子一般?哈哈!”博穆博果尔笑着打趣道。
汤若望会心的笑了——即使不说,但凡同时见到襄亲王和潘尽孝这两个人的,都会第一时间以为:大清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和南堂义仆潘尽孝是双胞胎!两人不但容貌相似,甚至举手投足之间,也有几分相近!这也是后来汤若望才明白过来——皇帝福临对潘尽孝上了心,就是因为有此一环!
对于这位襄亲王,汤若望可更是上心的!因为,他可是大清皇室之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正儿八经入了圣教的人!也许是幼年丧父、常年征战,年轻的博穆博果尔三年以前有次回京省亲,就慕其皇帝哥哥福临之名,主动找到门上来了。几番长谈之后,时为郡王的博穆博果尔就认同了圣教主旨,也顺理成章成了教徒……只可惜,他的福晋董鄂氏却似乎是被逼无奈才跟着夫君拜了圣教。
“玛法,明天才是主日弥撒【“主日”每七天过一次,也就演变成后世俗称的“星期日”了】,可我却要奉旨出京、再赴阵前,故而提前就来了。”襄亲王解释道。
“哦。老臣定会在天主面前多多祈祷,祝您早日立得奇功,也好回京与福晋团聚。”汤若望有意看了一眼一旁默不作声的董鄂氏。
“多谢玛法!不过博穆博果尔却日夜祈祷当今皇上龙体康健、一展抱负!”襄亲王抱拳施礼,却也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福晋!
“臣妾……臣妾也祈祷天主保佑王爷,也保佑……保佑我大清……”终于,一旁的董鄂氏似乎意识到此时的尴尬,吞吞吐吐接了一句。
唉,你们兄弟之间,何时才能得个安宁呢?汤若望暗自惆怅起来……
不过眼瞅着气氛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有些尴尬起来,深知其详的司铎大人汤若望急忙找了一个话题,说道:
“王爷,福晋说的不错。福音东传以来,千辛万苦自不必说,如今我这南堂能有如此规模,全凭皇家恩典啊!”
“呵呵,我每次过来,总会在门外抬头仰视一番呢,玛法的南坛的确恢宏庄重,足足有六丈余吧!”
年轻的王爷心领神会,跟着往下说,而且话题就是顺治七年、福临亲政之后落成的、这座被后人称之为“巴洛克式”的大教堂。
“王爷英明,的确六丈,也就是二十公尺。不过却不敢说什么恢宏庄重,这京师之内,大内皇城才是恢宏。”汤若望附和道。
“嗯!有皇上恩典,玛法必然能够广为传播福音的。”不知从何时起,原本张口闭口不离“皇兄”二字的博穆博果尔,如今却总是和普通官员一样,言必称“皇上”,而且是高拱双手。
一旁的董鄂氏忍不住扭动了一下身子,很不自在。
“过几日玛法也别忘了在给泰西教主的信函中,将您建成南堂、广收教众这几处大大的功绩写进去呢!”王爷善意“提点”道。
此堂也的确值得赞叹:其圣堂长八丈。宽四丈四尺,奉无染原罪圣母为主保。同时还在西侧建了神父住宅、天文台、藏和仪器馆,四米高的铁十字架矗立在教堂的顶端。教堂竣工后,福临御笔亲书“钦崇天道”匾额,高挂在圣堂主殿之内。
“王爷说笑了,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不过泰西那边倒是传回话来,或许这一两年之内,我大清就会有自己的主教了。”汤若望终于一个没忍住,和自己的教徒、大清的亲王说出了心底那份大大的期许。
“是吗?太好了!到时若我还能尽力。必定为玛法上疏朝廷。保玛法这大清首任教主之位!”博穆博果尔也是高兴,信誓旦旦道。
汤若望闻听此言,只能是抱拳拱手,“多谢、多谢”一番客气。却不便详细阐明:主教的任免权不在你们大清皇帝。而是在梵蒂冈的教宗手中。非但如此。现今的汤若望虽然贵为大清正二品大员,可若是从教职上定位,他还必须屈从于澳门主教!
原来。“圣主临世”的第15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航海家,发现了东来的航海路线之后,传教活动迅速炽热起来。到了15世纪末期,教宗亚历山大六世以“保教权”的形式划定了西葡两国的传教和势力范围。
葡萄牙国王的“保教权”是在1493年从教宗亚力山大六世手里获得的。当时,葡萄牙、西班牙向海外探险,开辟了通往美洲、亚洲和亚洲的航线。很多传教士通过这些航线到当地传教。从里斯本到好望角,再到印度洋的航线,是葡萄牙人达?伽马在1498年“发现”的。因此,教宗亚历山大的继任者列奥十世在1514年将亚洲的“保教权”也授予了葡萄牙。
1533年,葡萄牙在葡属印度果阿设立了“主教区”,其管辖地区由南非的好望角一直伸展至日本。1576年,教宗额我略十三世正式成立澳门“教区”,管辖日本、中国、安南和南洋(除西班牙管辖的吕宋外)等处教务。自此,在中国全境之内,葡萄牙驻澳门总督负责监督中国的传教事务,建立在中国内地的天主教会也一直隶属于澳门主教,而澳门主教又归印度果阿总主教管辖和领导。
随着葡萄牙航海探险而在海外复兴,“保教权”可以说是欧洲国家瓜分世界的代名词,且很长时间里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平分秋色的标志。或者说,海外的“保教权”之确立,首先应归结为欧洲国家基于宗教精神的“统一体”认识:当欧洲扩张时,各国彼此心照不宣地采用一种便利的原则,即基督教国家有权把野蛮人和异教徒的土地占为己有,却无需顾及有关的土著民族的反应和态度。如此一来,“保教权”必然发展成为对传教区的一种“支配权”!
只可惜大清顺治十二年的人们,无论汤若望,亦或福临,都不可能知道短短一百年之后的18世纪,随着葡牙帝国海上霸权的衰落,中国天主教的保教权逐渐转至法帝国。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法国公然将“传教自由”、“设立教堂自由”等写入了一系列“条约”之中,意即对在华天主教享有“保教权”!如果说,早期葡萄牙对华天主教的“保教权”含有“殖民主义”色彩的话,那么,清末法国对华的“保教权”则已经包含“侵略主义”色彩!
“司铎大人,宫内传出话来,请你进宫……”
正在尴尬之时,终于有人出来打圆场了!原来,不知何时,貌似博穆博果尔的潘尽孝却又从门外走了进来,轻声禀报汤若望。
“哦,既如此,小王就不打扰玛法办差了!”襄亲王识趣的起身告辞。
但一旁的董鄂氏,闻听久违的“宫内”二字,却分明不自觉地再一次了颤抖了一下身子,终归也没逃过汤若望和自己丈夫的眼光……
汤若望将年轻的夫妇二人送至圣坛门口,就不便出门了。看着两人一前一后走出院落,老司铎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了四个大字:“貌合神离”!
唉,不知道如此“神离”日久,终归有一日还能不能继续“貌合”呢?汤若望无限惆怅的想着,更多的是对自己第一位有权有势有地位的教徒未来的担忧,或者说是对自己传教大业的担忧更为贴切……
《打油诗一首?看每句首字》
看遍近史皆失意
正说当年有契机
版图之外已砥砺
去来乾坤难自知
起身已穿六甲子
点尽天下苦与乐
中华辉煌万人痴
文武皇朝唯大清(未完待续。。)RT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