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百分百信赖
弘毅知难推荐阅读:
剑来
明星潜规则之皇
逆天邪神
怪谈?这个团宠文不太对劲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仓元图
好色小姨
被迫万人迷的炮灰[快穿]
从柯南开始重新做人
郎悔
仅仅半个时辰之后,杜笃祜就捧着一本薄薄的簿册走向公案之后的小玄烨。此时这位小爷,正津津有味望着满厅的大小官吏,不时地点头摇头的。
“贝勒爷,阿尔巴人的名册勘定完毕,请您过目。”杜笃祜高举名册,交给了从贝勒爷身后走过来的太监梁功。
“哦,这么快就好了?”弘毅急忙收拢心思,也脱口而出赞扬一句。后世的机关干部,如果都能有人家这个素质,何愁伟大的“中国梦”不能早日实现呢?哈哈!
但这一句赞扬话,在杜笃祜耳中却别有滋味了。他直起身来,双目直视弘毅,十分笃信地说道:
“回贝勒爷的话,这镶黄旗下满洲第四参领第十七佐领,也就是现如今咱们说的所谓‘阿尔巴人佐领’,武职、兵丁共计叁佰壹拾七人。其中,本应设牛录章京一名,但其人归化未久,头人别科托夫实授‘包衣佐领’,从四品;拨什库‘领催’[1],从五品,五人;分得拨什库‘骁骑校’[2],正六品,十人;武略佐骑尉,从六品,二十人;七品及武职以下三十人,合计六十六人。兵丁二百五十一人。”
“其中孑然一身,在家乡尚未娶妻生子者,合计三百零六人。以上数目乃是依据兵部所列,下官只是逐一核实人头,厘清职衔而已,算不得快。”说完,杜笃祜就低头看着弘毅的桌子腿,不再说话。
弘毅一下子明白了,杜大人这是以为自己对这种速度表示怀疑,误以为自己腹诽他们偷奸耍滑了。
“数据详实、人头清晰自不必说了,但就是杜大人在这区区半个时辰之内,竟将这些名目烂熟于胸,玄烨已是十分佩服。”弘毅说句话垫个场,然后拿过刚刚写就、还散发着墨香的名册,只是看了一眼封面,也不细细翻看。就接着问道:
“兵部原册之中,可记载这些人自己陈数其原籍所在?”
“回贝勒爷的话,确有记载。三百一十七人中,自述原本所在罗刹国之‘拉稀’……州……的,五十二人;自述家乡乃罗刹属国之‘哥砸客’人的,二百六十人;自称罗刹国友邦邻国之‘乌可烂’国人的,五人。”
出乎弘毅所料,杜笃祜对于这个很“棘手”的问题居然也是信手拈来,没有半点犹豫。唯一“含糊”的,可能就是音译那些他从没听说过的国名罢了。这让弘毅差点动了去翻看名册亲自校验的念头。好在“用人不疑”的道理最终占据了主导。这才没有做出会让自己失去延揽人才机会的决定。
“拉稀?哥砸客?乌可烂?呵呵……”弘毅最终还是把名册放在了一边。不再理会,而是微笑着复述这三个名字。
所谓“拉稀”他是知道的,大学时代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课的时候,听一位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老学究”讲过。俄罗斯语自称就是“拉西亚(r)”,这个词是标准的俄语发音。而“俄罗斯”这个称呼是中国人通过较早接触俄罗斯人的蒙古人学来的,在蒙古语中很少有以辅音r开头的,而蒙古人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都要加上相应的元音o,因此“罗斯”在蒙古语便译为oros,第一个音节为o。这也是中国元朝史籍中称为“斡罗斯”或“鄂罗斯”的原因。到了明朝,中俄联系中断,直到明末中俄才有直接接触,那时候汉人便将其直接音译为“罗刹”。
“罗刹国”这一称呼直到清初仍旧存在。比如康熙帝下令编纂的中俄交涉史料就定名为《平定罗刹方略》。但清朝的统治民族是满洲族,受蒙古族影响较深,故采取源于蒙古语的间接音译,在康熙以后统一称为“俄罗斯”并沿用至今。
至于其他两个嘛,你们音译的十分有水平呀!
“正是。下官笔录兵部呈档之时也是暗笑,可见这蛮夷之地,不通教化,名字也是荒谬之极。”杜笃祜很满意小玄烨的淡定和表现出来对自己的信任,就连听到这三个让自己坐蜡的名字,也没有翻看名册,果真是胸襟气度非同小可的皇二子呀!故而此刻的他也有些放松,连带着调侃一下。
“嗯,杜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既然他们原本就是我北地旗民索伦部余脉,也许是被那些罗刹蛮夷拐带日久,忘了自己正朔本家也情有可原。我看,这些个荒诞名头就不要用了,正式造册之时,就将他们不远万里东归大清的出发之所,改为前明所用‘罗刹’吧。至于那两个嘛,就叫做‘哥萨克’和‘乌克兰’,可好?”弘毅笑着建议道。
“贝勒爷所言甚是!下官这就去办!”杜笃祜十分钦佩满洲皇子对汉家学问的贯通,知道羞耻礼义,就连这几个藩邦名称,给他这么一改,至少是个圣人门生能够说出口的名字了。
“好!另外,我既然领了皇命,作为皇仆局掌印总理大臣,加挂南归阿尔巴人管带衔,有这几件事想和你商议一二……”弘毅从座位上起身,站起来说话了。
“下官全凭贝勒爷……哦!下官、宗人府府丞,全凭右宗正、皇仆局掌印总理大臣,南归阿尔巴人管带大人吩咐!”杜笃祜十分聪颖,直接改了称呼,意思就是这件事您全权说了算!
“嗯。其一,既然别科托夫诚信北归来投,可免去包衣佐领,改正四品佐领,也算实至名归……”
“是!”
“其二,这阿尔巴人佐领旗下,尚缺正五品的分管佐领三人,可从满洲、蒙古和汉军镶黄旗中,各抽调德才兼备之人,到别科托夫任下充任。”
“下官……照办!”杜笃祜没有刚才坚定,弘毅自然知道为何。
“这满蒙汉八旗,乃是大清根本。既然阿尔巴人来归,自然是要让他们尽快熟悉了解大清旗人概略,有这么三个人做副手,方便一些。哦,人手定下来之后,就给他们改旗吧!”
“明白!”
“其三,请大人从哥萨克人中挑出两人。乌克兰人中挑出两人,都要是那种在家乡没有家室,却又聪明伶俐、誓死效忠我大清的,充作别科托夫佐领的亲兵。特别是那乌克兰人,最好是从他那个家乡的贵族大户而来!”弘毅目光中狡黠光芒一闪而过。
“下官照办!”
“好!这最后一桩,就是那余下的二百五十八名家乡哥萨克的,不能拆散,也不能乱在一起,而是分作三个小队……三个连队吧,每连八十六名哥萨克。外加乌克兰和罗刹。刚好一百多人。就让这三位分管佐领各领一连。”
“帘?”杜笃祜没听过。
“哦。是……是‘连坐’的连,就是让他们这一队,生死与共在一起为我大清效力。有谁胆敢临阵脱逃、贪生怕死的,一整连的人都要‘连坐问罪’之意!”弘毅急忙胡编一顿。
“大人高见!阿尔巴人归旗未久。虽是旗下旧民,但其所在索伦部仍应算作‘伊彻满洲’[3],的确需要羁縻震慑一番的!”杜笃祜大为赞同。
“嗯,杜大人过誉了!既然这阿尔巴人佐领的数目、编制已然清晰,下一步,玄烨以为可以将别科托夫唤过来,先让他心中有数,也听听他的意见。而后,当务之急就是分派房屋田产。再之后。就是告知各旗了。哦,对了,还可以知会刑部,从下五旗犯妇之中遴选十恶不赦之罪以外的寡居无子者,以为选取之用。”弘毅突然想起后世康熙的优秀做法。补充道。
“这,犯妇也可为之?”杜笃祜有些拿不准。
“呵呵,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自然可以选用的。毕竟,妇女犯法,往往也是有苦难言的。如今就让皇太后、皇上的恩泽,广济一下她们吧……”
“下官……”懿旨和上谕里面没有的,杜笃祜不敢贸然答应。
“哈哈,这样。杜大人你先记下此条,我一会儿就亲往刑部,去和尚书大人接洽一二。”弘毅其实心中还有那些朝鲜马贩子的事情,要和刑部好好商议的,只是不能和杜笃祜说罢了。
“既然如此,下官全凭大人们的议决办差了。”杜大人终于表态。
“好,谢过杜大人!如今就照你所开列各项名目、数字,奉旨朱笔照会[4]其他相关衙门,从速办理即可。”弘毅回身拿起那本自始至终没有翻看的名册,亲自交还了杜笃祜手中。
“这,贝勒爷,您不再看一眼了?”杜笃祜这次倒是有些拿捏不准了。
“呵呵,杜大人,您的大才我已了然于胸,别说这点差事,就是天下人丁名目,我一样信得过你!不看了,你去忙吧!”说完,弘毅暗自调侃:信任百分百、交情自然来,杜大人,你懂得……
“贝勒爷!……下官……”面对皇二子的绝对信任,杜笃祜实在想不出更为合适的感激话,只好补充一句:“下官这就令人先去请别科托夫佐领过来!”
“哦,这桩小事,我这里倒是有人手可派的。”弘毅伸手制止。
“小功子!”
“奴才在!”
“你去跑一趟景山火器营吧!快去快回!”
“嗻!”梁功心领神会,一个跪安之后,就急匆匆出了皇仆局大堂。
而刚被充分信任的杜笃祜,也不再多言,回身坐回了弘毅的下首,指挥着几个笔帖式开始正式抄卷阿尔巴人佐领的名册了。不过弘毅注意到,杜大人没有完全撒手不管,似乎于紧要指出,还是亲自提笔的——
嗯!有眼光!我看好你!
[1]清代满语“拨什库“(‘催促人‘之意)的汉译名。低总军职。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各佐领下皆有设置,由马甲、闲散内优秀者礼之,每佐领下5人,专司登记档案及支领俸饷诸务。满洲之领催兼於本佐领下识字扩军内挑选。
[2]骁骑校,清代八旗低级军官名。满族社会早期称代子,满语称‘分得拨什库‘,代行者之意。设於佐领之下,正六品。
[3]十七世纪三十年代(1635年),我国东北境内的女真人融合其他民族成份而形成满洲族,即今天的满族。纵阅清代之史籍,满洲又有“旧满洲”与“新满洲”之别。按《吉林外记》:“满洲有佛、伊彻之分。国语旧曰‘佛’,新曰‘伊彻’”。故“旧满洲”与“新满洲”又有“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之称。
[4]清代不相隶属衙门之间互相行文的一种文种,分为朱笔照会和墨笔照会。前者用于上位者衙门对虽然不相隶属,却职级、位置均低于自己的下位者衙门行文。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0234/5581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