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518章 517算计

第518章 517算计


魏之桢想多了,听闻后哭笑不得,说道:“原则上来讲,一人只能买一双,如果你想多要,得等所有班级都统计结束,到时候我看看还有没有余下的。”

    “别,别,谢谢魏老师。我就问一下,回去好跟同学们说。我们不搞特殊,就一人一双,不给魏老师和学院添麻烦。”唐植桐嘿嘿一笑,之所以这么问,确实存了看看能不能多买的心思,毕竟等明年各类货物都会更加短缺,但面上肯定不能承认。

    既然魏之桢这么说,唐植桐就熄了多买的心思,有困难也是明年的,先把今年过好,明年的困难交给明年。

    下了大课,唐植桐招呼有线系593班的同学回到自己的教室,待人齐了以后宣布道:“同学们,学院里为咱们准备的棉鞋到了,我替大家看了,质量很好。”

    有线系593班的同学爆发出一阵欢呼,丝毫没有因为唐植桐替他们看了而不高兴。

    “学院承担棉鞋的大头,咱们每个人只需要出一小部分,每位同学限买一双。由于鞋码大的用料更多,所以鞋码越大,价格也会高一点,但是!同学们,不要为了省几分钱就选小号,棉鞋买大不买小,也尽量别买正好,垫个鞋垫、穿双棉袜就撑起来了。”唐植桐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劝道。

    “也不要为了省这几毛钱,打算跟冬天硬抗而不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四九城的冬天很冷!如果确实有暂时困难,钱不凑手的同学,可以跟我说,我帮他把钱垫上。”

    “下面我将个人承担的那部分费用抄在黑板上,同学们选好自己的鞋码,下午找我交钱、登记。今天又下雪了,咱争取下午就穿上新棉鞋!”唐植桐说完,直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抄了起来。

    鞋码就那么几个,前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抄完了,抄完,唐植桐又补充道:“选好了就去吃饭,下午早点过来交钱。”

    虽然唐植桐说可以借钱给同学,但并没有因为这几毛钱开口的。

    下午,唐植桐拿着花名册,一个个填上鞋码,唐植桐自己也要了一双,当然不是自己穿,而是买给张桂芳的。

    张桂芳勤俭持家,很少给自己置办东西,无论是棉衣、棉鞋,总是把自己放在最后。

    孩子们几乎年年有新鞋穿,像今年,不光自家的几个孩子,连叶志娟、静莹、敬民都有份。

    而张桂芳自己要么缝缝补补穿旧鞋,要么纳个新鞋底配上旧鞋帮,主打一个凑合,橡胶底的鞋子更是舍不得买。

    四九城的冬天总有下雪、化雪的时候,千层底虽然穿起来舒服,但防水性差,出去一趟就能湿透。

    统计好各个鞋码的数量,将钱清点一遍,唐植桐领着几个男生去了后勤处办理领鞋手续。

    魏之桢没二话,确定钱款正确无误后,带着有线系593班的同学去仓库拿鞋,鞋不重,一个人抱个五六双,回到教室又是一阵分发。

    “试试大小,小的话咱再回去调换,只要不是太大,我还是建议不要调换。”唐植桐发完鞋子,开口提醒道。

    一双鞋大概需要穿个三四年,鞋码大一点等以后饿的浮肿了,就不用换鞋了,到时候好歹能穿得下。

    大学生清澈,在唐植桐中午提醒后就留了心。

    不少农村出来的小伙伴从小到大就没买过鞋子,一直穿母亲做的布鞋。

    像谷漫苍从小更是穿草鞋,直到进了大学,发了补助金后,才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双鞋。

    所以,鞋码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有些陌生,但同学们很互助,有帮着同学科普鞋码的,也有更直接的,找出自己的鞋子让同学试穿。

    大家都是年轻人,身高差不多,试个两三双,总能找个一个合适的码。

    尽管唐植桐提示可以换鞋,但大家都选择了不换。

    唐植桐想的是垫鞋垫、穿袜子会占用空间,但不少同学考虑的却是:在学校里比在家吃得好,俗话说二十三,窜一窜,说不定自己还会再长长个,到时候脚也会跟着长,要留出富余的空间……

    办完发鞋的事,唐植桐收拾好个人物品,再次开溜,今儿押运处发煤呢!

    等唐植桐来到押运处后,没有看到排队的情况,只有几个老爷们在装煤、过磅,旁边放着装好的麻袋或者竹筐,竹筐好认,麻袋上人为的做了一些记号,省的被拿错。

    食堂的高立德、后勤科的秦路明赫然在列。

    “高师傅,抽烟。”唐植桐蹬着自行车过去,停下后,先掏出烟来散给同事,一个都没落下。

    “嗐,为同志们服务嘛,节省大家时间。”高立德乐呵呵的说道,今儿其实他可以不来的,但这阵子由于增量法,他夹在中间很难受,尽管大部分职工都能理解,但总有几个犯浑的,打饭时说话夹枪带棒。

    “辛苦,辛苦。”唐植桐跟大家客套着。

    “唐科长,我帮你把麻袋拿下来吧。”秦路明先给其他人点上烟,才开口道。

    “谢谢,我自己来。”东西不重,唐植桐自己解开绳子,把麻袋递给秦路明。

    来了这么长时间,唐植桐已经认识了押运处的所有同事,对家庭背景也略知一二,秦路明会来事,大概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有家里长辈交代的因素在。

    秦路明的父亲是旧社会人员留用,原来是在押运科扛大包的,前两年因身体原因主动退休,把岗位让给了儿子。

    也正是秦路明的会来事,他才能从搬运岗位调动到后勤股,也就是现在的后勤科。

    一众人聊了几句有的没的,抽完一颗烟,唐植桐告辞,打算回财务科。

    刚走出没几步,秦路明赶上来把唐植桐叫住,少见的扭扭捏捏、支支吾吾。

    “啥事?大家都是同事,有啥不好意思开口的?”唐植桐笑眯眯的鼓励道。

    “唐科长,我跟您打听个事,您科里的马薇……有对象吗?”在唐植桐的鼓励下,秦路明红着脸,鼓足了勇气,低声问道。

    “这事啊,还真没问过,我一个已婚的男同志,问这个也不合适,你说对吧?”唐植桐一听这个就懂了,这是秦路明单方面对人家马薇有好感,当即面露难色的回道。

    “您说的有理,谢谢唐科长。”秦路明虽然还有点脸红,但没失了智,在得到唐植桐的回复后,礼貌的点点头,回去继续装煤。

    唐植桐笑笑,不再理会,回了财务科。

    兴许是马薇平日里小资的穿着给了秦路明错觉,可能认为她是资本家家庭出身,所以才仗着自己出身稍微好一点,起了一些心思。

    少年慕艾,人之常情,但从马薇的行事做派及家住的位置来看,唐植桐不愿去招惹,也不愿去探究,更不愿去做媒。

    个人有个人的机缘,都交给命运吧!
    话说秦路明一边装煤一边琢磨唐植桐说的话。    
    从表面来看没啥毛病,一切都中规中矩的,但再往深了想想,难道真的有领导不清楚下属的情况吗?更何况还是这种下属不多的情况。

    这算婉拒?提醒?
    “路明,想啥呢?装袋子外面了。”撑袋子的同事提醒道。

    “哦,哦,对不住,有点走神。”秦路明报之以歉笑,暂时将一切抛之脑后,专心装起煤来,装煤并不是他的专属工作,而是大家轮流来,这会轮到他罢了。

    下班后,唐植桐今天依旧没有往家带玉米,而是将装好的煤绑在后座上,打算带回家。

    话说吕德贤今儿翘班了,下午早走了一会,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东单公园。

    以前的时候,他都是和刘诚志一块上下班,刘诚志没有自行车,不是他带着刘诚志,就是刘诚志带着他,爷俩轮换着来。

    吕德贤今儿在班上没给刘诚志好脸,以后也不打算再走多亲近,就当普通同事处着,至于刘诚志如何上下班,那不是有腿吗?

    天空中飘着细碎的雪花,东单公园人非常少,除了几对不惧寒冷前来约会的青年男女,就只有几个游手好闲的街溜子。

    看着吕德贤推着自行车站在公园门口四处张望,有街溜子主动走向前,低声问道:“爷们,要粮票?”

    吕德贤略微有些紧张,看四下无人,才问道:“什么价?”

    “细粮一块五,粗粮一块。”

    “要的多,便宜点。”吕德贤开始讨价还价。

    “嘿,爷们,不是我诓您,无论您要多少,现在四九城都是一个价。”街溜子摇头,不肯让步。

    吕德贤面带犹豫,挣扎了一会,一咬牙,说道:“行,来二十斤粗粮票。”

    “成,您跟我朝里走走。”街溜子点点头,示意吕德贤跟上,率先往公园里面走去。

    这种天,外面也没有自行车寄存的,吕德贤只能推着自行车往里走,好在没走多远,街溜子在一个四下无人的角落停了下来,跟另外一个同伴比划了一下。

    前后不过半分钟的工夫,那个同伴给了街溜子一沓粮票。

    街溜子拿着粮票,在吕德贤眼皮子底下点了一遍,分毫不差,然后伸手跟吕德贤要钱:“爷们,票正好,钱呢?”

    吕德贤将刚才一切都看在眼里,利索的掏出两张十元递了过去,在街溜子接触到钱后却没松手,而是开口道:“票呢?”

    “嘿,还挺谨慎。”街溜子笑了,把票递了过来。

    两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其实他们平时的交易对象大多是熟客,比划个数量就一手钱一手货,根本不会多言语,打个照面,点根烟的工夫就能完成交易。

    街溜子将钱在手里一摩挲,知道是真币,没等吕德贤点完,就溜之大吉了。

    吕德贤看着街溜子远去,飞快的点完粮票,想着数目不对就喊人,不成想街溜子讲信用,没骗人,数量正正好好。

    吕德贤将粮票装起来,也骑上车走了。

    到家后,吕德贤并没有立即去还粮票,而是在屋里守着炉子暖和。

    吕德贤盘算的很明白,自己做担保,最后替别人还粮票,虽然看上去有点窝囊、吃亏,但这也是一个树立口碑的好机会,说明自个是个爷们,一个唾沫一个钉!

    这种机会得来不易,还特么很肉痛,所以吕德贤不愿悄无声息的办,而是要大张旗鼓的办,要让街坊们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汉子!
    卡着下班的点,吕德贤冒雪站在水站外面等债主,可谓是诚意满满。

    没办法,债主昨天说“后天一早”再要,真要等明天让债主主动上门,那自己不仅落了下乘,还会很被动。

    随着一波波债主回家,在老朱的旁观下,吕德贤丝毫不差的将粮票一一还上,临了还不忘感谢人家赏脸,对自己的信任,绝口不提刘家。

    不少街坊虽然看在吕德贤面子上借给刘家粮票,但借条这玩意并不随身携带,在接过粮票后,往往都会说上一句马上回家拿借条。

    每当这时,吕德贤都笑眯眯的跟人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顺手送过去就行,烧了也行,都是老街坊,我信得过你,再说还有朱老弟在这见证,大家总归认朱老弟面子。

    一句话,既赢得了债主好感,又暗戳戳的抬高了老朱在这片的份量,大家皆大欢喜。

    虽然吕德贤这么说,但街坊们还是非常自觉的回家将借条拿了过来。

    唐植桐走到胡同口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副和谐场面。

    “桉子,来,来,你吕大爷清账呢。”老朱眯着仅剩的一只眼,看到唐植桐后,伸出了热情的手。

    “吆,那感情好。”唐植桐这回听到了,路滑,慢慢刹住车,停了下来。

    “桉子,谢谢你前阵子带头配合我工作,我平日里做工作冲了点,跟你道歉,你多包含。”吕德贤递过粮票,拉下脸来跟唐植桐道歉,态度好得不得了,科长啊,尽管是个副的,那也比自个厂里的车间主任大,更何况眼前的小青年才多大?
    “嗐,吕大爷,您这么说可是打我脸了。牙齿还有碰到舌头的时候呢,大家都是邻居,有点磕绊挺正常,我都没往心里去。”唐植桐很意外吕德贤能如此跟自个说话,起码表面上没有阴阳怪气,看上去挺真诚的。

    唐植桐接了粮票,没等吕德贤回话,一拍口袋,自顾自的说道:“您瞧我这记性,借条忘带了,我回去给您拿。”

    说罢推着自行车,径直先回了家。

    说白了,唐家跟老吕没有很直接的冲突,但由于先入为主的缘故,唐植桐不太乐意跟他多打交道。

    等唐植桐拿着借条回来的时候,水站又多了两三个看热闹的街坊。

    “桉子,我听说外面细粮票一块五一斤,粗粮票一块一斤。你看,我手里有三十多斤细粮票,咱两家换换吧?我也不跟你多要,一斤你给我三毛钱差价,怎么样?”待唐植桐把借条还给吕德贤后,旁边有个街坊凑上前来说道。

    (本章完)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0197465/1143338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