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639章 638“兵临城下”

第639章 638“兵临城下”


回到厢房后,小王同学和唐植桐说了杨琳跟自己约稿的事情。

“再等几天吧,现在没灵感,等写出来再给人家。”稿费到手了,人家也把凤芝安排的明明白白,唐植桐懂事,这首歌是要肯定给杨琳的,但不能着急,否则容易给人家留下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急有求必应的印象,万一后面再约稿怎么办?
唐植桐对自个在歌曲方面的“造诣”没多少信心,毕竟能抄的不多。

“行,反正她也没给时间限制。”小王同学对丈夫的决定无条件支持。

“对了,什么样的歌曲?这个总得给个方向吧?”唐植桐想缩短一下搜索范围。

“说是要振奋人心一些,听了能使人充满干劲的那种。”小王同学复述了杨琳的要求。

“呵,什么歌曲也没有粮食管用。”唐植桐听后,摇摇头,心里压抑着的看不惯在外面不能表露,但在家里还是可以稍微给点反应的。

广播口和报刊报道出来的信息跟外面的实际情况差别还是蛮大的。

现实是一个个饿的饥肠辘辘,报刊、广播却还一个劲的唱赞歌、颂增长,不仅脱节,还很魔幻。

外面都浮肿了,四九城这边的主流刊物却还在大力批判农村自由市场,说这是“挖墙脚”的行径。

而且刊物与刊物之间意见也很不一致,像《工商行政通报》就是鼓励农村自由市场的,但主流却不允许。

身在四九城虽然粮食定量比外地要高一些,但像鸡蛋一类的紧俏副食品已经很难从副食品店买到了。

如果家里有产妇、病人,急需鸡蛋补充营养,只能去自由市场花高价买入。

“今天去广播电台,等凤芝的时候,听了几句闲话。有人在单位说了几句老家饥荒的情况,被批评教育了。就像你嘱咐咱妈的那样,在外面得管好嘴,不能胡说。”小王同学认同丈夫的说法,但不代表这事能提,眼下这种情况,只能自扫门前雪,个人顾个人。

“嗯,不说,谁都不如咱家里人重要,我一定谨言慎行。”唐植桐当即表态,大概就在这几年,有人试图通过写信的方式往上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但由于信件收件地址过于显眼,信件在盖戳环节就被拦下了。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口头批评并不算很严重的处罚,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边缘。

对此,当地农民编了个顺口溜:“见钱就要,见物就调,见屋就拆,见粮就挑。”

农民最值钱的、也最重要的就是那点口粮,没了口粮,可不就乱了?

随后,唐植桐给小王同学提了一嘴武爱军给自己来信的事情。

“你看着办就行,我没意见。”小王同学虽然勉强算是高干子女,但也免不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

“成,那就再等等。”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四九城的菜已经凭票了。

粮食少了,今年必定会有大量的菜地改种粮食,青菜的供应会进一步缩减,但自家还有个院子,青菜能比外面充裕一点。

一宿无话,次日是2月17日,星期三,天儿依旧暖和。

邮电学院今儿正式张贴了通知,从现有的有线系、无线系抽调学生培训,为组建无线制造专业和有线制造专业做准备。

所有的学生都很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若真能被选上,培训结束就是老师待遇,一个月最少不得四十块钱?而甲等助学补助全拿到手才十四块五,这里面差大了!
学院没有限定年级,所以有线系593班也有同学在课间很踊跃的去找罗志平报名。

唐植桐在一旁看着,感觉他们有点“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意思。

“唐老师,你报不报?”罗志平统计完名单,走到后面开玩笑似的问道唐植桐。

“我就算了,委培呢。换你你去啊?”唐植桐拒绝的同时,把问题又踢给了罗志平。

“嘿嘿,我学习成绩不够格,若是成绩过关,我还真想试试。大学老师,说出去不光有面子,要是进了知识分子名单,每个月还能有一斤半的补助油呢。”罗志平畅想了一下身为“知识分子”的威风,摇头遗憾道。

“你呀,想法还挺多。在市局不会比大学差。”唐植桐委婉的劝了一句。

罗志平嘴里的补助油是四九城向知识分子发放的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百姓俗称其为“高脑油”,是从54年开始发放的,目前还没有取消。

唐植桐觉得罗志平有些理想化,高脑油是那么好拿的?翻翻对拿高脑油的界定,这玩意带上知识分子有关爱的成分在里面,但也不排除拿他们堵群众悠悠之口的意思。

再说了,高脑油是发给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普通老师没资格吃,还不等罗志平混到那个级别,这项补助就取消了。

何况罗志平有苏庆祥的关系在,在市局肯定是吃不了亏的,进了邮电学院做老师有什么好的?难道是再过几年能去农村采风?
“嘿嘿,我就这么一说。哎,漫苍、卢石,你俩报不报名?”罗志平说完,问道旁边埋头学习的两个舍友。

在罗志平的概念里,这种机会是一定要抓住的,即便选不上也不会有损失,更何况这两位舍友的家庭情况都不好。

“谢谢班长挂念,我就算了。我觉得自己成绩不行,还有很多没有吃透。”谷漫苍笑着摇头,婉拒了,他把放假前唐植桐的话听了进去,打算先沉下自己,把基本功夯扎实再说。

“我也不报了,我对课本上的很多知识点都吃不透,没法教别人。”卢石拒绝的话跟谷漫苍差不多。

“得嘞,那我可把名单报上去了。”罗志平有些惋惜,但也没再多说,将笔记本一合,起身往外走,打算将结果反馈给周正老师。

罗志平去得快,回来的也快,进门就和唐植桐说道:“唐老师,周老师找你。”

“找我?啥事?”唐植桐一愣,随即合上书,起身去周正办公室。

“没说。”罗志平摇头。

“好嘞,谢谢。”唐植桐看了眼手表,马上就上课了,但还是去找周老师更要紧。

“周老师,您找我?”唐植桐进了办公室,看到周正正在看罗志平交给他的名单,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
“嗯。坐。”周正将纸放在桌子上,用手推了推眼镜,指着旁边的椅子说道。

唐植桐拉过椅子,坐的板板正正的,瞅着周老师这次没有捂胃,看来胃病没有再犯。

“是这样,咱们学院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的班级,接一些科研项目。我觉得你不错,打算跟院里推荐你。你这边有没有问题?”周正开门见山道。

“啊?科研项目?我没经验啊。”唐植桐直挠头,本身是不想参加的,现在摸鱼的日子就挺好,但也不好直白的拒绝周老师。

“都没什么经验,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项目,能有成果最好,没成果也不要紧。”周正解释道。

“哦,那需要调整班级吗?”听周正这么一说,唐植桐才稍稍放下心来。

“不用,不耽误这边的学习,那边是业余时间参与。”周正稍稍一顿,补充道:“学院里对这件事还是很重视的,都是各个院系里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你把握好机会。”

“好,谢谢周老师!”话说到这,唐植桐就懂了,这是周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攒人脉呢!先不论啥时候能用上,这份情得领。

“嗯,那就先这样,我回头把你报上去,等有消息了再告诉你。”周正见唐植桐答应,直接挥手赶人。

周正的表达方式直接了点,但唐植桐一点都不反感,读业余中专毕业的时候,周老师就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着想,不仅想着推荐自己读业余本科,还给自己准备了高考复习资料。

人的一生中,能碰到几个这样的老师呢?说知遇之恩一点都不为过。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下午没有课,唐植桐中午是在宿舍吃的饭,学校食堂依旧没有青菜。

有唐植桐带过来的咸菜和两位津门舍友带的蒜蓉辣酱,整个宿舍都没有从食堂买咸菜。

一天三顿就这么凑合着,没有一个人抱怨。

吃完饭,唐植桐就溜了,直奔押运处,已经两天没过去了,得过去应个卯。

处理下这两天的积压工作,马薇意有所指的跟唐植桐聊了会天,聊的内容比较高级,是唐植桐日常生活接触不到那种。

“科长,我有个在外事部门工作的叔叔,昨天去我家了,聊了点他们单位的事情。”马薇起的话头很生硬。

“哦?聊啥了?是我能听的吗?”唐植桐是个合适的捧哏,乐呵呵的回应着。

“能听呀,又不是什么保密的事情,是他们单位发生的事。我这叔叔说,他们单位有位人才,专业水平高,对国内外情况了解,口才好、会外语,每次陪外宾都能宾主尽欢。

人家因为能力摆在这,是很多座谈会的座上宾,但因为工作忙,以前都特别难请。

不过今年就好请了很多,只要有需要,人家就发扬风格,尽可能的到场。”马薇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哦?座谈会管饭?”唐植桐猜测的问道。

“嗯,不光管饭,还管烟酒、水果、点心。这人烟瘾大,桌子上的烟那是一根接一根的抽,等座谈会结束,他会按照惯例,把剩下的烟装口袋里带走。”马薇轻微的摇摇头,人家不是冲着饭去的,是冲着烟去的。

“哦,是不是想提醒我烟不好买了?”唐植桐笑道。

“也不全是,科长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找这位叔叔给你收集一点散着的烟。”马薇笑笑,没有否认。

“嘿,谢谢你,有好事能想着我。过年后我在办公室时间少,你没看出来也正常,我戒烟了。”唐植桐呵呵一笑,能上桌招待外宾的烟,必定都是甲级烟,虽然是好烟,但自己不需要了。

关于烟供应趋紧,唐植桐这次出差武汉的路上听部里的人提起过,春节后,买烟就有了限制,大前门一次只能买一盒,便宜点的暂时还没有管制。

“哎呀,怪不得你身上的烟味淡了很多。”马薇惊讶道。

“嗐,衣服都让烟油子就熏透了,等天再暖和暖和,换身衣服就彻底没味了。”唐植桐呵呵一乐,这年头能有两身棉衣的是极少数,大部分都是一身棉衣穿一冬。

“我这位叔叔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他们单位有出国人员,都会用零用钱购买食品带回国,让家人尝尝国内外的食物有什么不同,批判一下。”马薇稍微一犹豫,说的很直接,也很委婉。

“嘿,人家有这种便利条件,但我对国外的东西不好奇。

我告诉你啊,春天快到了,到时候外面的野菜一发芽,个个嫩得很。

荠菜挖回来洗好,开水一汤,攥干,切碎,调成馅儿,包饺子可好吃了。

不光能包水饺,还能凉拌,荠菜、马齿苋、灰灰菜味道都不错。

再等一阵子,槐花、榆钱上了树,不仅能当零嘴,也能用来蒸窝头,甜滋滋的。

等到了时节,我做点带过来,给你尝尝。”唐植桐听懂了,但说的话却又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也许马薇有让人帮着自己从国外带点食物的意思,但这事不能干。

每个出国的人,零花钱都是有限的,并不能自由汇兑,人家自己吃还不够呢,分给自己得多大的情分?

更何况,昨儿小王同学刚说了有人因为说了几句家乡的情况受到了批评,那这种从国外往国内私自带食品的行为肯定也是不妥当的,早晚会被批评。

春江水暖鸭先知,也许他们的日子还没有很困难,但这么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嘛。

不过能逼着外事人员从国外购买东西往国内带,可见四九城的供应已经紧张到了一定程度,苦难的日子终归还是要来了……

(本章完)


  (https://www.xblqugex.cc/book_10197465/1143337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blquge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xblqugex.cc